2013年双11淘宝总销售额350.18亿元,相比2012年双十一销售额几乎翻了一番。对于网购认识正确的是
A.网购促进了商品流通,方便人们生活
B.网购可以减少现金的流通量,防止通货膨胀
C.网购的盛行使得货币的基本职能发生变化
D.网购商品较为便宜实惠,因而商品价值较高

A
【解析】通过网络购物,可以提高购物效率,所以促进了商品流通,方便人们生活,选A;B错误,网络购物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是不能防止通货膨胀;C错误,网购不能改变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依然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D错误,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购物方式无关。
考点:商品流通
【方法技巧】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
nclick="changeVC();" id="img_vc" title="点击重新生成"/>
复制答案

货币
(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
商品 |
货币 |
纸币 |
|
区别 |
表现形式 |
多种多样 |
金、银 |
纸 |
产生时间 |
先 |
后 |
最后 |
|
本质 |
价值 |
一般等价物 |
货币符号 |
|
是否有价值 |
有 |
有 |
无 |
|
联系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
(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
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
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 别:
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
(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漫画作茧自缚体现了税收具有
A.无偿性 B.固定性
C.惩罚性 D.强制性
查看答案
201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复苏乏力,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却迅猛增长,各类并购金额不断刷新纪录。其中,对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东盟的投资分别实现685%、232.2%、109.3%、89.9%、35.3%的高速增长。这充分说明中国
A.投资环境优化,对外商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B.积极“走出去”,步伐日益稳健
C.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外来投资者充满信心
D.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2013年热播的大型亲子类真人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让爸爸和萌娃人气大增,也让节目录制的外景地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据悉,一般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就有许多游客去拍摄地打算租住明星嘉宾住过的房子,带领自己的孩子体验别样生活。一些当地的旅游部门也表示,已经做好准备,迎接“爸爸们”带来的旅游热潮。对上述材料中游客的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
②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
③游客的消费行为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④游客的消费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A.①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2012年某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80元,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同一时期,流通领域货币流通速度增加10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
A.75元 B.150元 C.300元 D.350元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文化领域的深度结合,让网络文化成为正在崛起、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
2006年1月7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网博会展览分为“双创”主题馆及“网文”主题馆,其中“双创”主题馆努力展现展现动漫、游戏、视频,技术、硬件及终端等网络文化的各个分支于细项,呈现产业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样态:“网文”主题馆坚持“互联网文化”,融合新行业、公共文化、数字图书、数字博物馆等多元文化元素,提升和重塑网络文化产业的平台经济。
我国网络文化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一些网站钻政策法规的空子,以多种形式发布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甚至下流的信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1)网络文化正在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有人认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能就能净化网络环境”,请从联系的特点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净化网络环境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了解更多请登陆 风机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fengjikongzhi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