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今年夏天,與龔綬二哥通話。二哥告之,世平兄有篇關於龔先生的文章發在『天津日報』,便中可看看。网上搜得。
二十多年前,龔先生教我給世平兄送信。世平兄是陳(雋如)二爺的哲嗣。他供職宗教局,在渤海大樓辦公。自那時起至今,未與世平兄相見。只是偶爾從新毅兄處聽到其音訊。世平兄文中提到的劉兆奎兄,亦有十八年未見面。兆奎兄寫字畫畫之餘,亦精裝裱,我曾代朋友托其裝裱字畫。那時,他供養兩位世兄上學,生活拮据。可他厚道,裝裱物件,索價極低。王煥庭兄,寫字之餘,善治雞穎。某年,他將治得的雞穎呈龔先生。王兄走後,先生試筆寫“心志澹泊,操守堅貞”對聯,並贊許王兄治筆之精。此幅對聯,先生賜給我。龔先生教我給王兄之弟王煥立治印,計有,白文:王煥立印、樹三堂,朱文:樹三。煥立兄送我一對大理石鎮紙,我請龔先生題:弘毅、豁達,刊治。後送與志剛兄。
龚望先生授课记
陈世平
1963年,天津乡贤钟士铭先生在家中办书法班,招集亲友子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延龚望先生为教师。钟士铭(1879-1965)天津市人,天津北洋大学堂毕业后获官费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拟学工程,因清政府急于立宪,命令改学法政,获法政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赐进士。北洋政府期间,曾任财政部次长,兼盐务总署署长。1932年,协助李廷玉先生创办国学研究社,任副社长。1937年7月底,国学研究社停办,先生不与日伪合作,隐居不出。日本投降后,天津北洋大学复校,担任北洋大学训导长,代校长。
书法班于9月开课,两月后增加古文课程。逢周日上午为书法课,下午讲授古文。课堂内设置大桌两张,小桌一张,呈品字形分布。龚望先生居中坐于教席,十余名学生围桌依次而坐。当年先生年届五十,白面微须,神性儒雅,谈吐谦和,风度超然。
书法课上,先生收发和讲评学生作业约一小时,观摩和评论法书名帖半小时,学生会写两小时。凡学生会写时,先生徘徊巡视,加以点拨,或亲自挥毫示范。凡新来弟子,必看其所书之字,根据其情趣笔意,选择合适之帖。先生诸体多能,尤工汉隶,但要求学生不拘一格,不限一体。认为书法艺术,情趣为要,只要取法乎上,从规矩而入,又能从规矩而出,自会有成。切忌教者习颜,满堂皆颜,教者习柳,满堂皆柳,他要求学书戒习近人字,强调学书不可无法,书法艺术自有其源流,探本溯源,可得妙理。同学刘兆奎素喜清人王梦楼字,已摹写有时,先生让他改写龙门造像,并讲:近人字妍媚者多,虽悦目,易流于甜俗。古人法书质而不华,择其精者可为书法极则。
书法应有外在之美,尤重内涵之美,兼有动人风采和生动气韵的作品,方为上品,多读书可潜移默化地改变气质。人品修养尤不可缺,文征明有言:“人品不高,落笔无法。”只有人品高,艺术才会高。苏东坡认为:“古之论书者,兼论人之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先生谦恭谨慎,从不炫己抑人。如有评骘,必客观公正,令人折服。得知同学姜学祥家住老城厢,与王坚白先生邻近,嘱咐他说:坚白先生人品才学均高,素使我敬重,书法功力颇深,堪称大家。你可经常登门请教,定会大有裨益。
每周所收作业,先生都要包裹好带回家批阅。作业上有总批、旁注,些小进步,给予鼓励,不足之处,提出改正办法,让人一目了然。期年以后,同学书艺大进,模范作品悬于课堂壁间。张裕国临《始公平造像》,张长勇临《夏承碑》四条屏,齐仁泽临《九成宫》四条屏,姜学祥临《张迁碑》,王万中临《爨宝子》、《礼器碑》,刘兆奎临《杨大眼》,王焕庭临《麻姑坛》等,让观者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古文教学分四个单元。一、古文,以《古文观止》为教材;二、诗词,选讲历代名篇佳作;三、诗词格律;四、楹联和作诗。先生讲解一文一诗必先介绍作者生平、经历,作品产生时代背景和写作特点。课后,要求学生背诵。讲授诗词时,先用古法吟诵,音调抑扬参差,声情并茂,使习惯于听普通话朗读的学生感到新奇。至今还清楚记得,先生吟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场景,并把李白沉醉于神奇而又恍惚的仙境,使内心的苦闷和烦恼得到暂时释放的情感讲得波澜起伏,逸兴湍飞。
先生主张学习旧体诗应遵古法,无视格律音韵难以成诗。要求学生习《诗韵》,平声韵因使用得多,尤须多记。将楹联创作视为作诗之台阶,讲解名联佳句之妙处,强调对联立意要高,还应灵动、自然、贴切。对联和诗词写作练习,由先生命题,大家据题构思成文,先生再作点评。
1965年下半年,书法班停办。当年腊月,钟士铭先生因病遽返道山。白驹过隙,岁月不居,倏忽五十年过去了。龚望先生已作古多年,同学皆成白发翁。然而,前辈的恩泽依然记心,教诲言犹在耳。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bianpinkongzhi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