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1月11日来厦港看“送王船”[海西晨报 2012.10.22]

2019-11-12 16:05:54浏览:107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晨报讯(记者 林君 通讯员 黄承彬)厦门岛内老城区惟一的送王船传统民俗活动厦港送王船,将于11月11日举行,届时盛况空前,市民

    晨报讯(记者 林君 通讯员 黄承彬)厦门岛内老城区惟一的“送王船”传统民俗活动———厦港“送王船”,将于11月11日举行,届时盛况空前,市民们可不要错过这次一饱眼福的好机会哦!

  “送王船”,也称“送王”、“烧王船”,在厦门地区俗称“做好事”,是长期流行于闽台渔港渔村的民间习俗,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厦门的 “送王船”习俗于2006年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厦港“送王船”均由龙珠殿牵头主办,每逢农历闰年进行,具体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九月二十四到二十八之间。自从1995年恢复中断多年的此项习俗以来,到今年已经举行第七届了。

  11月11日活动当天,从早上8点开始,将会在位于厦港街道大学路中华儿女美术馆旁的龙珠殿举行系列前期仪式,包括祀王、请神、祭祀、普度等。仪式结束后,“送王船”队伍开始出巡,直至被送到曾厝垵圣妈宫旁海边化火焚烧,厦港渔民借此祈求平安富裕。

  “送王船”精彩亮点提前看

  作为厦门岛内罕见的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活动,“送王船”观赏性很强。为了让市民们能更好地欣赏这项民俗活动,近日记者探秘“送王船”主办团队,为您揭秘“送王船”的三大精彩看点。

  1.看“王船”盛装打扮

  阮和进是厦港老渔民,也是“送王船”活动的参与者之一。记者在龙珠殿见到他时,他正跟其他老渔民一起,为殿里的“王船”值班。龙珠殿正厅大门两边已经牵起红绳,不允许任何人进入。记者看到,大殿里一艘木船已经建好,船底放置木块,将其撑离地面。

  “建‘王船’,一般选在农历八月十六进行,请专门的造船师傅建造。”阮和进说,从开始建船那天起,龙珠殿大厅就只允许造船师傅和管理人员身穿红衣进入,其余人员一般不得入内,女人更是只能远观不可进入。

  据阮和进介绍,到了活动举行当天,“王船”会被“盛装打扮”:船头正面装着一个狮子头,左右各插 “青龙”、“白虎”旗,船尾正面画着龙,船上前后还要竖上“代天巡狩池府千岁”的红色号旗,天将、水手等约60个纸人会被固定在船上……整个“王船”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很值得观看。  

  2.看出巡队伍声势浩大

  11月11日下午3时左右,“王船”开始出巡,将沿大学路、海洋三所、白城一带,巡行约两小时,然后“王船”将被送到曾厝垵圣妈宫旁海边化火。

  “出巡的过程也很有看头。”阮和进介绍,届时将会有舞狮、舞龙、凤凰点将大鼓钹、大鼓凉伞舞蹈、扮“八仙”等9个表演队伍在一路上表演,近300多人、绵延200多米长的队伍为“王船”开道引路。现场还会有一把长约2米的大唢呐配合打鼓奏乐,爱热闹的市民一定不要错过。

  3.看奉牲化火祈求平安

  “王船”化火是活动的高潮,主办方为此还准备了猪头、猪肚、鸡、鸭、鱼等“猪头五牲”祭品进行祭拜。阮和进告诉记者,届时数百份祭品都会用红袋子包裹着,等到仪式开始时,就一袋袋拿出来投入海中。在场的渔民、信众此时多会虔诚地跪在海边祈求平安。随后,点燃“王船”,化火过程近3个小时,等到船桅倒下,全船烧尽成灰后,正好海水涨潮,将船灰淹走,祭品也就全部送给了祭祀对象。

  (晨报记者 林君)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一用一备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yiyongyibeikongzhixiang/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11月11日的淘宝销售额超过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