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故云南有“植物王国”、“香料之乡”、“天然花园”、“药物宝库”等美称。云南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1万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其中许多种类为云南所特有,如云南樟、四数木、云南肉豆蔻、望天树、龙血树、铁力木等。可供利用的资源植物在千种以上,而经济价值较高并能直接开发利用的有900种以上。此外,云南还拥有许多在遗传育种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农林园艺植物的野生种质资源,以及蕨类植物(占全国一半)、裸子植物等古老植物。云南8万平方公里左右的热区,具备不同类型热带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建国后,已从30多个国家引进了1200种热带植物,大多数生长良好,有的已广为栽培,其中最成功的是巴西三叶橡胶。云南是中草药的宝库,全省生长着2000多种中草药,有些种类是云南独有的。有供中医配方和制造中成药的原料400多种,其中如三七、天麻、云木香、云黄连、云茯苓、虫草等质地优良,在传统中药材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过去依靠进口后来引种在云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砂仁、沉香、毕拨、胡黄连等"南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云南常用草药达1250种。民族药是云南的一大特色,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草药,种类很多,是开发新药的广阔领域。
云南香料植物种类之多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计有69科,约400种。在香料植物中,一是辛香调味品种齐全,二是香花类资源众多,三是可以提炼香精的香料植物很多。桉叶油、香叶油、树苔和橡苔、黄樟油、香茅油、依兰香、薰衣草等都是云南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香料产品;从素馨花中提取的精油,香味独特,是配制高级花香类香精的珍贵原料。此外,多年来又从国外引进名贵香料品种,形成了新的香料基地。
云南拥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植物在1500种以上,不少是珍奇种类和特产植物,堪称为珍树、奇花、异草的花卉王国。仅杜鹃花就有约300个品种,茶花也有上百个品种。山茶花、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百合花、木兰花、兰花、绿绒蒿被誉为八大名花,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花卉过去仅在公园庭院中栽培供人观赏,现在已香飘万里,成为全省的一宗出口创汇商品。
1、轻木:
原产于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62年引种于西双版纳,长势良好,是世界最轻的木材,每立方米仅有115公斤,10米长的树干一人就可抬走,烘干后比重为0.1-0.2,不易变形,导热系数较低,是极好的绝缘、隔音和制作浮标、救生衣、塑料贴面垫底的材料。轻木也是云南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之一。
2、见血封喉树——箭毒木:
桑科见血封喉植物。是毒性最大的树,生长在西双版纳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林中,有的高达30米,树干、树枝具有乳汁,有剧毒,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当地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将见血封喉的枝叶、树皮等捣烂取其汁液涂在箭头,射猎野兽。据说,凡被射中的野兽,上坡的跑七步,下坡的跑八步,平路的跑九步的就必死无疑,当地人成为“七上八下九不活”。当地民族用此乳汁涂于箭头,或把箭头插入树干上,取之射兽,兽中箭后数步之内立即死亡,人被射中也会立即死亡,故得其名。据分析,见血封喉植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血液输出量的功能,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
3、董棕:
可制糖和淀粉的树,长于我省南部和西南部亚热带地区,其肉穗花序中的汁液可以制糖,树干的髓可以制淀粉,树干外壳特别坚韧可做渡槽。
4、斯叶黑:
是傈僳语,意为会出面粉的树,长于怒江峡谷的腊竹底和独龙江峡谷的马库,树高可达10米,径粗够一合抱,叶宽约1米,叶长3米多,相似巴焦叶。每年七八月份,将成树砍来,用木棒或斧头敲打,淀粉会一团团地抖落下来,晒干后成细粉状,可烙饼吃,也可加糖用开水调拌而食,味美可口,食用这种“面粉”还能止泻。
5、树上植物园:
在热带雨林中的许多大树或藤蔓上,附生着很多,有时一棵大树上附生植物达数十种,当花开季节,这些附生植物鲜花怒放,绚丽多彩,特别是到了四五月,有一串串一簇簇悬垂附生在树干枝头盛开的金钗石斛、金石斛、虎头兰、流苏贝兰、桂叶万兰等,有粉红色、腊黄色、淡紫色……的花朵开满树杆树头,散发出宜人的馨香,放眼四望,犹如一座美丽“空中花园”。人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是热带雨林中特有的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6、奇迹树――团花: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栽培的团花树,也叫奇迹树,它是一种挺拔秀丽的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0米,树干笔直,直径80-120厘米,树冠圆形叶片大而光滑,侧枝成水平伸展,自然整枝良好。它有金黄色的美丽树干,均匀细密的纹理结构,木材质量坚硬,抗虫腐,不翘裂。生长速度最快,每年平均长高3-3.5米,长粗3-4厘米,8-10年即长到30-40米高,单株材积1.5立方米左右,是全国罕见的速生长用材树种。而且有耐干热、瘠薄的惊人能力,是建筑、家俱、工艺美术雕刻的优良木材。在世界上被誉为“奇迹树”或称“宝石树”。
团花树生命力很强,极易栽种。除了丰富的种子可以作天然更新外,伐桩也有较强的萌发力,砍伐一年后伐桩上又萌发出新的植株,高1-2米,直径2-3厘米,第二代次生株比实生林见效快5倍以上,即使热带雨林植被遭天灾为祸破坏,其它树种濒于灭绝之后,团花的后代仍然挺拔而立,遮天蔽日。
7、热带雨林中的巨人——望天树:
望天树是常绿高大乔木,它为了在热带雨林中出人头地,显示自己“鹤立鸡群”的气概,以夺得更多的阳光雨露,就与其他植物竞争生长,望天树一般高70米,直径2米多(有的高达93米),是云南最高的树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产于勐腊、屏边、河口、马关等县,海拔700-1100米的河谷坡地,是热带雨林中的上乘优势树种,由于它高于众树之顶,故名望天树,并被列为全国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它昂首挺胸,直指蓝天,就象一把遮日的巨伞。傣家人称其为“伞把树”。在勐腊县原始森林区,有上百棵40-70多米高的望天树林区,当地政府用钢绳和锁链直接捆绑在大树上架设了一条2.5公里长的“空中走廊”。四周有绳索保护,高20多米,走廊底部是木板,游人可以在上面观赏原始森林美景和野生动物。
8、独树成林的榕树:
在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有一棵大椿树,其树身奇大无比,数十人也合抱不下。其主干上布满了块状根系,如山脉、峡谷,千沟万壑;树杆上抛撒出一束束气根,如一条条巨蟒把头深深地扎进泥土之中,像是要把地上的水分全部吸干一样。整棵树枝连枝、根连根,构成一个整体,给人"独树成林"的奇观,是云南一绝,被人们称作"椿树王"。被国家列为旅游风景名胜区。据专家测算和考证,这棵树树冠覆盖面积达5.5亩,气根人土后长成的新树干达108根,这是云南省最大的一棵树,到现在已有近300年的树龄。旅游者到此观看,无不称奇。在热带雨林中,榕树奇景令人惊叹,榕树是一种常绿高大乔木,树高约30米以上,宽大的树冠,郁郁葱葱,置身数下有遮天蔽日之感,是一个理想的天然休息场所,有的大榕树遮蔽面积可达5亩土地,作千余人休息场所。这巨大的榕树是靠众多的气生根来支撑它的身躯的,榕树的分枝长到10米至20米时,就长出许许多多的气生根,最初这些气生根只有细铁丝一般大小,随风飘荡,一但接触到地面,就入土生根,上部变成柽,逐渐长高变粗,配合主干支撑着庞大的树冠,这些气生根的树干,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成千根,直径最大的1米多,小的也有20-30厘米,主干胸围大的可达6-7米,形成树叶茂盛、互相连接的榕树群落。因而榕树有了“独树成林”的美称,这种奇物的景观使到过热带雨林的人大饱眼福。
9、跳舞草
又叫风流草,是豆科的草本植物。它们的植物体内某些部位(例如叶柄细胞)的细胞内压强不一致,当你在跳舞草旁边唱美丽动听的歌曲或播放音乐时,随着声波震动空气的频率传递到跳舞草叶柄,引起叶柄细胞压强变化,随之叶片上下摇摆,恰似翩翩起舞;含羞科的含羞草同样是这个原因。只要你用手或其它物体碰触它们的枝叶,它们伸展的羽状复叶的小叶片在瞬间就能合拢。
10、龙血树
1971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发现于西双版纳,从而填补了我国中药材资源上的一项空白。龙血树是珍贵的药用植物,是配制活血良药“血竭”的主要原料。血竭曾被李时珍推崇为“活血圣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收敛止血、生肌敛疤的功能。历史上是从“大食诸国”(今中东及阿拉伯各国)沿丝绸之路进入我国的。
11、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是以云南为中心分布区的地方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北海拔2000-3500米的亚热带山地。红豆杉是云南省级珍贵树种。树皮含紫杉醇,三尖杉酯碱等成分。科学家近年发现,红豆杉的有关成分是治疗多种癌症的有效药物;红豆杉又是传统中药材,其种籽入药,种籽含淀粉和糖,假种皮可食用。
12、铁力木
铁力木是木质最坚硬的一种树,是云南特有的珍贵阔叶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属于金丝桃科铁力木属,常绿乔木,高30米,树干端直,树冠塔形,产于景洪、勐腊、勐海、耿马、瑞丽、潞西等县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坡地,性喜湿热,是当地群众喜爱的用材树种,可供军工、造船、建筑、特殊机器零件和制作乐器、工艺美术品之用。铁力木种子含油量达74%,可用于制作肥皂。
13、云南山茶花
云南山茶花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山茶花花大、色艳、品种繁多,居云南八大名花之首。中国是山茶的起源与分布中心。1000多年前的唐代,云南南诏国时期山茶花已经在寺庙和宫廷种植,经过历代培育,形成恨天高、童子面、大理茶、宝珠茶、松子鳞等等名扬中外的优良品种。
14、勐仑王莲
云南最大的浮莲是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水池中的王莲。王莲成熟的叶片呈圆盆状,浮力大,可乘坐体重20公斤的小孩。王莲花大而美丽,露出水面,直径25-30厘米,初开为黄色,后变为玫瑰色。其种子含淀粉,可食用,称为“水中米”。王莲属多年生浮叶水生植物,原产巴西亚马逊河流域,1963年引种于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
15、黑节草
在云南曲靖地区的师宗、罗平、文山州的丘北、广南等地有一种草,它生长在阔叶林中,附生在枥树皮上,植株高约10-20厘米,多节,节间黑褐色,所以叫黑节草。黑节草具有清嗓、润喉、消炎等功能,对治疗声音嘶哑有特效,深受演员和歌唱家喜爱。用黑节草加工制成的“龙头凤尾”(又名“西风斗”)饮料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3000多美元,出口一公斤可换回12吨小麦。因此,黑节草便成了云南省价格最昂贵的草本植物。黑节草经多年采集,现资源逐年减少。
动物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物王国”。云南拥有脊推动物1737,占全国种类的58.9%;国内见于名录的昆虫2.5万种,云南有1万多种。在脊椎动物中,兽类有300种,占全国种数的51.1%;鸟类有793种,占63.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淡水鱼类366种,占45.7%。
西部横断山区自中生代以来,地质运动相对稳定,基本上无大面积冰川覆盖,成为许多动物的“避难所”,使一些古老的原始种类和孑遗物种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物物种基因库”。许多野生动物为云南所仅有,如鱼类中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特有。野牛、野象、印支虎、滇金丝猴、蜂、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犀鸟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熊猴、灰叶、小熊猫、蟒、穿山甲、麝、绿孔雀等154种。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种类。云南野生动物种类虽多,但由于自然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野生动物赖以栖息的范围越来越小,一些人的乱捕滥杀又加剧了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这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1、孔雀:
孔雀是驰名中外的观赏动物,西双版纳是“孔雀的故乡”。孔雀,属鸟纲,雉科,云南产的是绿孔雀,雄孔雀体长约2.2米(包括尾羽长约1.5米),羽色绚丽,多带光泽。雌孔雀无尾屏,羽色稍逊。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孔雀开始发情,雄孔雀追随于雌孔雀周围,并把鲜艳夺目而具有眼状的尾羽展开如扇状,不断抖动,互相摩擦而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其尾羽光彩夺目,这就是“孔雀开屏”。难怪人们说:“孔雀美,多在尾”。但其胆毒人立死。
以后直至现在,又产生了模拟孔雀各种动作的孔雀舞。孔雀舞不仅飞向全国,也飞向了世界。傣族刀美兰和自小在傣乡长大的白族姑娘杨丽萍。由于她们的出色演技,表演时那又富于孔雀神态的眼睛,细碎的抖肩,低头饮水的姿态,梳理翅膀的表情……,确像一只活灵灵的真孔雀。她们曾到数十个国家演出,获得了一致好评和赞赏。
2、长臂猿:
长臂猿生活在西双版纳密林中的长臂猿和人类有着亲缘的关系,它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比较接近于人类。长臂猿身材窈窕,两臂修长,动作灵巧,穿林过树如同鸟飞,即使两树相隔10多米远,它也能闪电般地腾空掠过,动作自如、轻松、优美,被称为动物中的“杂技演员”。长臂猿又是最重感情的动物,当猿群中有受伤、生病或死亡者时,在相当的时间里,它们就不再歌唱和嬉闹,是云南动物中“感情最丰富”的动物了。长臂猿和人类有着亲缘关系,它的形态构造、生机能和生活习性比较接近于人类。据资料记载距今一二千万年前,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类人猿,它们是现代人和现代人猿的祖先,后来由于地壳和气候的变化,使古代类人猿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长臂猿是原始森林和热带雨林中的“高音歌唱家”,它们的歌声是求偶的信息,也是警告的信号和联终的号角。长臂猿又是多情的动物,当猿群中有受伤、生病或死亡者时,在相当的时间里,它们就不再歌唱和嬉闹,用沉默来寄托对同伴的同情和哀思,那情景实在感人。
3、懒猴:
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中,有一种低等猴类――懒猴,又名蜂猴,它的眼睛特大,行动缓慢,生性畏光怕热,白天常在茂密的树冠或树洞中酣睡,就是在人们抓到它时,也不肯抬起头来看一看是否有什么大祸临头,故称其为"懒猴"。它白天休息,夜间才出来觅食,喜欢吃热带水果和昆虫,其皮骨可作药,治疗风湿有功效,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
4、猴子捞青苔:
热带雨林中的猿猴,种类繁多,数量也多,它们三五成群组合一个家庭,那种团结互助,先它后己觅食的精神,实在令人叹服。猴群从树上一个衔着一个尾巴掉下来,捞取河中石上的青苔,依次传上去,从头到末一个个吃饱后,最后才轮到捞者吃,观看其景,别有情趣。
5、钟情鸟――犀鸟:
犀鸟非常重感情,每年冬季成群活动觅食,喜食果实,也食老鼠、蛙类和蛇、晰蜴及各种昆虫。春末夏初配偶,雌雄犀鸟结对后,总是一对对相亲相爱地一起觅食、栖息。
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决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必将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故被人们称为“钟情鸟”。
关于钟情鸟的传说,在西双版纳还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热带雨林之旁,居住着一对相亲相爱的年轻夫妇。妻子贤惠美丽,丈夫勤劳勇敢,他们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丈夫为了避免妻子遭到意外,
当外出打猎时,总把心爱的妻子关在屋内,锁上门直到回归。一次,为追捕一只美丽的小鹿献给妻子,他追啊追,等捉住小鹿从迷途返回家时,妻子已饿死在火糖边,极度的悲伤使他再也不愿活在人间,便绝食而死。死后与妻子变成了一对形影不离,同飞同栖的犀鸟,人们都称其为"钟情鸟"之誉,真当之无愧。
6、野象:
大象被誉为“森林之王”,系哺乳动物,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云南的野象,为亚洲象,成年象体重一般在3400公斤以上,薄扇一般的大耳朵,2米左右长的圆筒形的鼻子,伸卷自如,是大象觅食、开路,进行战斗的强大武器,一对长长的门牙伸出口外,显得威武雄壮。野象也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有同伴病倒在地,其他象都会围在病象身边,尽力用鼻子将病象扶起,如果有因老生病或被击毙而死者,它们就会悲伤流泪,整个象群都会用各自的牙齿挖洞,把尸体掩埋,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野象一般不对人或其他兽类主动攻击。当您碰见野象时,只要不动声色,悄悄离去,就会安然无事。如果惊吓激怒了它们,即使这个人爬上大树,它们也会想办法把树弄倒,把人整死后才会罢休。
7、亚洲象
亚洲象是亚洲大陆现存最大的动物,一般身高约3.2米,重可超5吨。现分布于北纬24.6度以南的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的动物,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我国境内现仅存300余头。
亚洲象生活在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但是它常常在密林里穿行。亚洲象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所以象经常集群搬家,以获得食物来源。为了生存,象群每天要奔走18到20个小时,只睡2小时到4小时。亚洲象喜欢人烟稀少、温暖湿润的森林、沼泽地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在西双版纳勐养保护区的三岔河热带森林公园内的野象谷中,还生活着300多头大象。这也要归功于近年来人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才能使这些珍稀动物得以生存。
8、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属世界珍稀动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和西藏,生长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带。滇金丝猴终年生活冰川雪地附近的针叶林带种,偶至针阔叶混交林中活动觅食,活动范围广,活动量大,行动迅速敏捷,主食以松萝、苔藓、地衣、禾本科和沙草科的青草为主,随着季节不同采食的植物种类也有一定变化。滇金丝猴的生存环境恶劣,是生活海拔最高、最耐寒的猴类,所以其身披长毛、身体肥胖。滇金丝猴喜群居生活,通常数十只或百余只成群,由多个一夫多妻家庭组成,每个家庭由一只雄猴和幼仔组成。雄猴体重20余公斤,健康粗壮,雌猴则显得温顺,苗条娇美,存在着明显的性二型。滇金丝猴背披黑毛,臀部、腹部和胸部为白毛,面部粉白有致,嘴唇宽厚,红艳,一双杏眼,上翘的鼻子,煞是好看。幼仔灰白色,憨态可掬,极具观赏价值。据调查,滇金丝猴现在尚存13个自然种群,约1500只,数量稀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把金丝猴的保护与研究列为亚洲灵长类的研究重点。国际野生生物基金会、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和日本京都灵长类研究所等国际机构都对有关金丝猴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我国政府有关机构也认识到金丝猴研究的特殊意义及其濒危的严重性,1977年把金丝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继大熊猫后,金丝猴被列为第二国宝。
9、飞蜥
蜥蜴是一种陆地生活的动物,不会飞。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蜥蜴,却与世界各地的蜥蜴不同,因为它是一种会飞的陆地怪动物。西双版纳密林中的蜥蜴,其身体两侧有翼膜,蜥蜴凭借这翼膜,可以在树林之间自由地滑翔飞行,故称飞蜥。
10、黑颈鹤
在云南迪庆、昭通、会泽县一带,生活着一种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颈鹤,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禽。据统计,目前约有2000只,由于数量稀少,“国际鹤类收集库”一直渴望得到黑颈鹤有生命的卵,以便完成“人工孵化”的研究工作。因此,它的价值可与国宝大熊猫相比,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舞姿”翩翩飘逸,体态幽雅。据说人们可以根据其早晨的叫声变化辨别出天气的阴晴,所以深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神鸟”。
11、犀鸟
犀鸟非常重感情,每年冬季成群活动觅食,喜食果食,也食老鼠、蛙类、蛇、蜥蜴及各种昆虫。犀鸟春末夏初交配,它们选择在天然大树洞里孵卵,当雌鸟产完卵后,就卧在树洞里孵卵,雄鸟衔泥将洞口封闭,只留一个投食的小孔,在雌鸟卧巢孵卵期间,全由雄鸟衔食从小孔中给雌乌喂食,直到孵出的雏鸟羽毛长齐。雄鸟每天远寻近觅,劳碌奔波于森林与"家庭"之间,把获得的食物喂进雌鸟和雏鸟的嘴里。雄鸟白天忙过,夜晚还要栖息在洞外树上,站岗放哨,警惕妻儿受到敌人的侵害。待幼鸟羽毛丰满,雌雄鸟才破洞团聚,并共同带领小鸟练飞觅食,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故被人誉为“钟情鸟”。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一用一备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yiyongyibeikongzhi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