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企业年金,你们单位有吗?

2019-11-14 16:42:36浏览:120评论:0 来源:变频控制柜   
核心摘要:所谓“企业年金”,就是用人的单位统一组织,单位和个人各付出一定比例(可以是100:0,也可以是3:1,或者其他比例,这个一般是单

所谓“企业年金”,就是用人的单位统一组织,单位和个人各付出一定比例(可以是100:0,也可以是3:1,或者其他比例,这个一般是单位制定规则,个人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只能选择“买”或“不买”,就看单位是否愿意为员工承担多少了),交由某个保险公司管理、投资运作,然后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约定条件,给付员工用于补充养老金的不足,以弥补“社保替代率”不足的问题。

出发点,大多数是希望通过增加了“一金”的方式(如,招聘广告里宣导的“六险二金”,“七险二金”等等),增加员工福利待遇,以期获得更好的吸引力,以吸纳更多优质人才。

总的来说,用意是好的;但对于个人来说,年金的使用灵活性,和实际养老补充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有待考量。

聪明人,会在参加年金之前,对年金方案充分研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做出抉择。

以我个人为例,曾经供职的央企,也曾在2014年统一设计了企业年金,并征询员工意见,自愿参保。我当时是对《企业年金方案》做了分析后,谨慎考虑,做出不参加的选择。

这个情况,也曾经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了做了回答(刚工作的年轻人交企业年金有意义么?),当初仅仅是为了回答题主的话题,没想到会得到其他朋友的呼应。随着互动越来越多,现在觉得应该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以供后来者参考。当初的回答,原文如下:

2014年,我当时供职的央企也让员工自愿参保企业年金;

经过了解后,我没有参保;

当时是基于这种考虑:

1、企业年金的作用在于补充退休后养老金的不足,它的提取使用只有在“退休”等情况下才可以本人见到回头钱;当时我31岁,我不想等到65岁以后才能动这笔钱;

2、年金的管理是委托给某家保险公司(当时是由国寿托管的)。我看到的年金管理办法中,没有对于年金收益有保底的约定,那理论上如果当年亏损了,也还是要付管理费用给保险公司的,顶多是连续2年亏损,公司有权换一家机构来托管,但仍然不能保证后续的接盘者不会继续亏损。我不想让别人来掌控我的资金命运!

3、如果我从这家公司离职,那么下家如果有企业年金,我可以将我个人账户里的余额转走(我自己交的那“1%”),但企业的“4%”是会留在原公司的,而且还需要下家也有企业年金制度才能够转走,否则就都暂时留在公司,且无息,待到退休后拿走。

4、即使我在原单位退休,我的账户总额也是分批给我的,假如我挂的早,剩下的余额虽然可以给我的继承人,但是时间成本损失了。

综上,我得出的结论是“唯有我一直在此单位供职至退休,且退休后长命百岁,我才有赚的可能”

那么,我为何不能自己来掌控我的钱呢,自己买个商业的养老年金就好啦,如有需要可以随时领钱,合同文字约定了保底收益,提取无费用,不受那么多限制。


问题截图如下:

企业年金,你们单位有吗?


我的回答引起了多方意见,

有的表示认同,因为他们的企业年金也类似我所说,引起了共鸣,表示“早知道,我当初就不买了”;

也有人不认同的,因为他们的企业年金设计的对员工更有利,甚至员工自己可以不必付钱,全部由单位买单。对于这类说法,如果真的有单位买单,我只想说“你们单位真好,还要人不?”不过,愿意花更多的钱给员工全额买单的,那会不会本身工资水平就比较低呢?只是把本来就应该发的钱,错后发也未知噢;如果并不是单位真的全部买单,有可能是他们自己没有看清楚企业年金方案,那只是替他们遗憾,自求多福吧。

总之,就我个人而言,我倾向于自己来掌控自己的钱,不想受制约于单位;如果单位的养老补充不够令我满意,那我就考虑自己通过购买商业年金的方式来解决

但这仅代表我个人的选择,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按这个模式来。如果你也认同这种方式,恭喜我们有共鸣;如果你不认同,无所谓啊,自己选择你认同的方式就好。

 


(责任编辑:变频控制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历下区配电箱品牌 哪些配电箱耐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