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第60届IEEE计算机科学基础年度研讨会(FOCS 2019)上,他不仅一口气发表了3篇论文,还获得了最佳学生论文奖。他正是MIT博士生、姚班学霸陈立杰,他也是2016年清华特奖得住之一。
新一年的特奖又要开评了,近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9 年清华本科生特奖答辩入围名单,一共15名候选人入围。包括电子系成大立、计算机系高天宇、自动化系赵文亮、软件学院游凯超等。学霸们各有各的优秀,网友评价称:神仙打架!
据悉,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于1989年设立,是学校授予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每年奖励表现最突出的二十名在校学生,其中本科生十名,研究生十名。把清华园本科生特等奖评选看作是学霸们的尖峰对决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总结来看,本届特奖重要看点有:
1.GPA比往年都高的亮眼,三年都拿年级第一的有很多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2. 计算机科学方向的科研成果逐渐增多,一届本科生中有两个人为三篇顶会一作。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科研越来越热,大家投身于AI方向的人也越来越多。传统工科方面比较有特点的是有候选人以第二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
根据“清华小五爷园”报道,经学生申请、院系资格审查、院系内初评和学校第一轮评选,共 15 名候选人入围 2019 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本科生)答辩会,他们是: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子系成大立、计算机系高天宇、自动化系赵文亮以及软件学院游凯超四位同学。

成大立 电子系年级第一,“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
GPA: 1/287 推研成绩 3.89 ,前三年推研成绩年级第一,“星火计划”第十二期学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参加剑桥大学INFOS 2019国际会议,以第三作者、第四作者身份分别在ACS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期刊上发表论文。以第四作者身份获得清华大学第37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10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入选斯坦福大学UGVR暑期研修项目。
曾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会生活权益部部长、清华大学学生企业文化协会会长,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会主席。曾以正副支队长身份带领社会实践支队,队伍分别获评 2017 年电子工程系学生社会实践银奖支队、2018 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银奖支队。曾获清华大学 2019 年招生工作 “优秀招生志愿者” 称号。曾获蒋南翔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高通奖学金、新生一等奖学金、第 34 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 A 类特等奖。
成大立以2016 年陕西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在清华最大的系——电子工程系获得年级第一的成绩。成大立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生,“我一直比较喜欢物理,又想学工科,因此希望能选择一个能够结合理想和现实的专业,最终决定报考电子系。”成大立曾说,“我始终认为,我更愿意选择工科,为社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高天宇 AAAI、EMNLP一作3篇,共同开发神经网络工具包
高天宇目前大三,隶属于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THUNLP),由刘知远教授指导。高天宇在科研上相当高产,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在计算机领域的国际会议AAAI和EMNLP上发表/被录用3篇学术论文,与实验室学长一起开发了开放的神经网络关系抽取工具包OpenNRE,在GitHub上获得近1700星标。入选2019年清华大学学生“未来学者”计划。曾获第十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学生二作),计算机系学术新星奖。

高天宇论文列表
他的研究兴趣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交叉。参与了OpenNRE、FewRel等深度学习项目:
OpenNRE:一个用于抽取神经网络关系的开源工具包
NREPapers:关于神经网络关系抽取的论文列表
FewRel: FewRel数据集、工具包和基线模型
高天宇的GitHub贡献:

赵文亮 自动化系年级第一 ,“智能魔方” 获挑战杯一等奖
GPA:1/173 推研成绩 3.77,前三年推研成绩年级第一,“星火计划”第十二期学员。参与的“智能魔方”项目获得清华大学第三十六届“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曾任自动化系学生科协副主席、自动化系学生科协挑战杯部部长、自 64 班学习委员。曾获蒋南翔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高通奖学金、综合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智能魔方:

旨在实现魔方转动的检测,并与客户端通信,进而可以完成自动计时、智能复盘、辅助教学、魔方闹钟等一系列功能。智能魔方将给魔方玩家带来极大的便利,并通过其交互式的功能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到魔方这种智力运动中,使魔方能够更加普及。

游凯超 CVPR、ICML一作三篇 AAAI/CVPR/ICLR/TIP的审稿人
“清华是一个舞台,但我不能只当一个观众。”
大一成绩、大二成绩、前三年推研成绩均为软件学院年级前三。参与了三项SRT、两项学推计划,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VPR论文两篇、ICML论文一篇,是AAAI/CVPR/ICLR/TIP等期刊会议的审稿人。曾前往伯克利跟随Michael Jordan进行暑研,获得“闯世界”计划A评级。曾任软件 61 班党课小组长、软件学院团委副书记 (主管调研与志愿)等职务。曾获一二·九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高通奖学金,获评软件学院科研科创年度人。
在知乎“如何看待 2019 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评选?今年各位候选人都有哪些亮眼的表现?”这个话题中,游凯超同学坦然地做出了回复,“不要沉迷别人的故事,做好手头上的事情更重要”,他本人也一直如此践行。“我清楚地记得大一的充实而忙碌的生活,那一年我瘦了 20 斤。我就读的是软件学院,但是我没有编程基础,我就把 K&R/C primer / C++ primer plus/python 学习手册 等大部头 / 经典书籍啃了个遍。第一个学期的专业课,别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做不出来。之后学期的专业课,我的平均绩点 3.99/4.00,能够给学习吃力的同学办辅导讲堂。忘不了,寒假回家,我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别再看书了”。我无意在这里兜售励志的心灵鸡汤,但是必定会有很多学弟学妹能找到这个答案。我想说的是,希望你们不要沉迷别人的故事,做好手头上的事情更重要。我的一句座右铭送给大家:“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他对2019 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评选候选人补充说明道:
1.有一些实力很强的人没有申请特奖,包括但不限于:姚班的金策同学(陈立杰老师的水平),计算机系的杜政晓、翁家翌等同学。
2. 今年对于申请材料的审核确实严格了很多,准备材料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很长。部分同学因为忙于申请,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来申请特奖。
3.候选人名单上也不乏实力强大的,比如化工系的王力铖同学,有6篇SCI论文在手。
曾经的那些“牛人”你还记得吗?

2013 年本科特奖得主,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吴佳俊,本科即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世界顶级会议与期刊,被姚期智称赞 “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媲美博士生”;后到MIT攻读机器学习,即将于2020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

2016 年本科特奖得主陈立杰,姚班出身,16岁保送清华,18岁拿下IOI世界冠军,24岁,拿下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顶级会议STOC 2019 DannyLewin最佳学生论文奖,名声大振;在最近第60届IEEE计算机科学基础年度研讨会(FOCS 2019)上,他不仅一口气发表了3篇论文,还获得了最佳学生论文奖。目前陈立杰在 MIT 读博,研究方向为计算复杂性理论和细粒度复杂度理论,理想是“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2017年本科特奖得主乔明达,姚班出身,本科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五篇,有 2 篇发表于国际机器学习理论领域最顶尖的会议 COLT17,目前斯坦福大学读博,理想是“愿用机器学习理论推动世界改变”。

2017年本科特奖得主沈天成,2015年转系到计算机系,他实现从班级30到前三的逆袭。他首次将迁移学习与健康计算结合,基于网络数据为用户的精神健康提供主动关怀。他希望结合网络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中国网民的精神健康做深入工作。现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

2018年本科特奖得主自动化系的田毅,在大二与计算机视觉结缘,田毅的第一个项目即在2017IEEE ICIP上发表二作论文。随后他在人体骨架行为识别课题中作为共同一作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2018IEEE CVPR上发表论文。他说,“我想成为的科学家应具有走向全球的胸襟。”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器控制柜 http://www2.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