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84年前的今天,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

2019-11-20 18:02:35浏览:81评论:0 来源:控制柜   
核心摘要:蒋介石对大渡河围堵红军的作用十分看重,并决计在此消灭红军。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经会理、德昌、泸沽向大渡河挺进。此处只有

蒋介石对大渡河围堵红军的作用十分看重,并决计在此消灭红军。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经会理、德昌、泸沽向大渡河挺进。此处只有这一条道可走,左为天险雅砻江和大雪山山脉,右为地势更为复杂、无法补充给养的彝区大凉山。蒋介石认为此时全歼中央红军时机已到,遂调动近20万军队,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

红军开始选择的渡河地点在安顺场。红军到达大渡河南岸安顺场虽然占领了渡口,但危机并没有因此解除。由于安顺场水深流急,无法架设浮桥,而红军仅找到4只小船,大部队难以迅速过河。5月26日,毛泽东同周恩来、朱德到达安顺场,听取刘伯承、聂荣臻的汇报后,决定中央红军主力火速抢占距离安顺场160公里的泸定桥。由林彪率红一军团第二师和红五军团为左纵队,沿大渡河右岸前进;由刘伯承、聂荣臻率红一军团第一师为右纵队,沿大渡河左岸前进,互相策应,限期夺取泸定桥。在后有追兵的危急情势下,能否夺取大渡河唯一的这座桥梁——泸定桥,就成为红军是否能够胜利渡河、脱离险境的关键。

◆飞夺泸定桥要“能飞”和“敢夺”

飞夺泸定桥首先要“能飞”。红军不但要行军,同时还要与阻击的敌军作战。泸定桥距安顺场160公里,全是山路,一面是悬崖陡壁,一面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河边是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从安顺场到泸定桥,作为左纵队前锋的红二师四团27日早上从安顺场出发,一面行军,一面打仗,头一天行程仅80余里。次日凌晨,朱德命令左、右两纵队之先头部队,要他们29日赶到泸定桥。这样余下的240里要在一天时间走完,何况当时还下着大雨,其困难可想有多大。在红四团向泸定桥急行军的时候,对岸川军刘文辉的部队向泸定桥增援。后来对岸敌人累得不行宿营了,红四团战士还在拼命往前赶,最后硬是创造了一天一夜急行军240里的奇迹,于29日清晨抢占了泸定桥的西桥头。红军行军的速度远远出乎蒋介石的意料。5月29日泸定城被红军攻下时,刘文辉才向蒋介石报告安顺场战事。30日,蒋介石对红军夺取泸定桥一事还一无所知。

飞夺泸定桥不但要“能飞”,还要“敢夺”。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碗口粗的铁索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桥下湍急的大渡河水在陡峭狭窄的缝隙中奔腾。红军赶到时,桥上只剩下光溜溜的几根铁索,上面的木板被拆得七零八落。这样一座铁索桥,别说要在枪林弹雨中夺过来,就是走过去也让人不寒而栗。因此,有人质疑,凭借泸定桥这样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有备之敌为什么会战败?这是因为,红军没有退路,夺占泸定桥是唯一选项。

▲飞夺泸定桥。(沈尧伊 作)

◆真刀真枪的拼搏

当部队选拔突击手时,唐进新马上就报了名,但是没被选上。他与所在的4连的战友们被安排负责往桥上递木板。

唐进新生前回忆:“2连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织的突击梯队,踏索夺桥。3连跟着,边冲边铺木板。1连打掩护。”

“总攻在下午4点开始。团长和我在桥头指挥战斗。”杨成武生前回忆,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

当廖大珠率突击队接近东桥头时,刚刚还得意洋洋的桥头守敌乱了阵脚,狗急跳墙地使出了最后一招——火烧桥头。霎时,东桥头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挡住了去路。“冲呀!”廖大珠高喊着第一个跃起冲进火海,帽子被烧着了,眉毛也烧没了,他一把甩掉帽子,继续往前冲。

面对困难,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义无反顾,22位勇士组织成突击梯队,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其他部队跟在后面,边冲锋边铺木板。

据红4团政委杨成武生前回忆,战士魏小三最早牺牲,从桥上脱手落入河中。接着,中了弹的刘大贵也趴在铁索不动了。紧跟着,刘大贵落入水中。不料对岸燃起火来,铁索烧得发烫,冲在前面的刘金山始终抓着铁链,手臂下的疤痕,正是匍匐在铁索上烫下的伤痕。

“子弹打得铁索叮当响,有两名突击队员掉下去了……我站在西桥头,不停地把手中木板递给3连的战友。”唐进新生前回忆。

突击队员们跟着廖连长一直穿过大火,冲进城去,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巷战。随后,王友才率3连及时赶到,齐心协力,迅速占领了东桥头,打通了铁索桥。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县城守敌大部被歼,剩下的人四处逃窜。当天黄昏,红四团占领了泸定城,牢牢控制了泸定桥。

当红4团英勇地夺下泸定桥后,中央红军主力也顺利地渡过了大渡河。

◆红军能夺桥不是靠“默契”

有人认为,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飞夺泸定桥,是因为与川军达成了某种“默契”,守桥的刘文辉部队才没有炸掉铁索桥。事实是这样的吗?

中央红军行至四川后,与其作战的四川军阀部队主要是刘湘和刘文辉部。为阻中央红军入川,川军在与红军作战中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并不弱于蒋介石的中央军。

红军抢占安顺场后,刘文辉命令袁国瑞率第4旅火速增援泸定桥。蒋介石曾令刘文辉炸桥。刘文辉之所以未炸,是因为泸定桥是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把桥炸了会激起民愤,而且自己的部队也没有了退路,何况炸桥之后重修代价太大。为应付蒋介石,他提出了另一替代办法:如守不住就用煤油烧桥,事实上其部队在泸定桥也是这么做的。

因此,红军能夺下泸定桥,并不是靠川军的所谓“默契”,而是靠出色的战役指挥和各部队的密切配合,靠红军指战员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用聂荣臻的话说:“我们和国民党的斗争,常常是棋高一着,出敌意外。这是因为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有敌人根本不能和我们相比的政治素质和机动灵活的战术素养,特别是我军指挥员那种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中国革命的伟大的牺牲精神,所以有时能绝处逢生,再开得胜之旗,重结必胜之果。”

▲泸定桥纪念馆内的雕塑。

◆“飞夺泸定桥”的幕后英雄

“飞夺泸定桥”经典一役,让人们记住了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的勇士,殊不知,这也离不开二师侦察兵们对地形与敌情的精准侦察。

“‘飞夺泸定桥’前夕,作为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第二师的侦察连,我们要先期而动。我有一双新布鞋,一直舍不得穿,可连长说,这次路途远,革命的双脚要保护好,我就把布鞋穿上了。” 飞夺泸定桥时当侦察兵的陈云忠回忆说。

就这样,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陈云忠和战友沿着曲折的羊肠小路强行军50多公里后,来到一条夺取泸定桥的必经之路。路很陡,山顶和隘口上都筑了碉堡,约有一个营的敌人把守。通过仔细侦察,陈云忠发现,爬到左面的悬崖上,可抄到敌人的侧背,前后夹击方能取胜。

后来在增援部队的配合下,红军一部分部队在前面佯攻,一部分从左边爬上悬崖,前后夹击,敌人一看这架势,很多都跑了。“那次我们活捉了100多人,当时我还想弄一双俘虏的鞋,真皮做的咧,可时间来不及了,因为我们要火速赶往泸定桥去侦察。”

“当侦察兵比较辛苦,部队在前面需要你侦察敌情时,你要去;后面需要你断后打掩护时,你就得留下来。”陈老说,打掩护就是阻止敌人的追兵,但不能恋战,只要大部队转移了,他们也要赶紧去找自己的部队。

“当了一年的侦察兵,练就了一双‘飞毛腿’,草鞋不知道磨破多少双,那时候就想,要是能骑马该有多好。” (资料来源:新华网 梅世雄/文、《军报记者》吴亮超/文、《人民周刊》于兴卫/文、《人民文摘》刘银艳 谢祝安 刘骄男/文)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器控制柜 http://www2.bidadk.com/

(责任编辑:控制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尿检官证词引发大反转,他想出庭作证!孙杨质问:为什么不让他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