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又到了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间。然而近期,因运动受伤入院的小患者数量不少。
小王和小李是两名刚上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们都是在运动时因为错误的运动方式,导致手臂骨折,被送至萧山中医院治疗。
医生提醒:
体育运动能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但是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和不相适应的运动强度极易造成孩子受伤,需要引起重视。
有学者表示,当前运动损伤发病率约为10%-20%,并且逐年升高。而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更是活跃于运动场上的“主力军”,因此也是容易受伤的群体之一。
//////////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类型呢?
骨折
在跑、跳或者其他全身性运动的时候,一旦摔倒,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就有可能导致骨折,受伤后常有剧烈疼痛、无法正常活动等表现。
韧带损伤
青少年在运动中,脚踝及小腿跟腱处容易出现韧带损伤的情况,常出现肿胀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肌肉拉伤
肌肉是包围在骨关节外层的保护组织,是人类身体构造的支撑组织。据调查统计,肌肉拉伤是青少年损伤率最高的运动损伤类型。损伤修复周期较长,疼痛也较为明显。
关节损伤
青少年无论骨头还是关节处都没有发育完全,运动强度大容易让青少年的膝关节和肘关节出现损伤,尽管痛感没有肌肉损伤强烈,但长期的磨损和伤害会对关节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运动损伤知识缺乏
青少年由于缺乏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运动中的损伤事故时有发生。
运动超出身体素质范围
运动量过大,运动次数过于频繁,肌肉长期紧张,身体无法适应或力量分布不均极易受伤。
准备活动安排不当
未做准备或准备活动不充足就开始运动,准备活动离运动时间太长,准备活动中违反循序渐进原则等均易造成运动损伤。
运动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者休息不好、患病或者伤病初愈阶段以及过度疲劳的状态下参加剧烈运动,就可能因为肌肉力量弱、反应迟钝、注意力减弱、身体协调性差导致运动损伤。
大家要注意:
运动损伤出现后,需要马上进行临场处置,以避免损伤加重或重复受伤。骨折是受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所以对于疑似骨折的情况一律按骨折处理。可用木棍、木板、硬纸板等物品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长度以固定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前臂受伤需固定腕部及肘部)。也可用将伤肢绑在身上的办法:上肢骨折将上肢固定悬于胸前;下肢骨折可与未受伤的肢体固定在一起,随后及时就医。
来源:萧山区中医院、萧山日报、健康萧山
原标题:《【健康密码】当心!近期萧山两名小学生因为这个错误被送进医院!》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器控制柜 http://www2.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