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近几年,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在持续改善,主要靠“污染源转移”来实现的?
对此,5月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作出最新回应。他认为,因为时间有点短,数据有升有降,属于正常波动。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空气环境质量好了,或者坏了。更不能简单下结论说北京空气质量好了,是把污染企业搬到周边地区去了。
柏仇勇表示,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国空气质量已连续五年持续改善,不仅仅是北京,北京改善幅度更大。这说明我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得力的,成效是显著的。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今年1-4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部分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确实出现反弹,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在改善,其他地方有所弱化。
柏仇勇解释称,就全国而言,2019年1-4月份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9%,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10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5个。PM10、臭氧、二氧化硫浓度较去年同期呈下降态势,PM2.5、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浓度较去年同期持平。
“不过,在部分区域由于污染物排放、区域传输影响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原因,每年年初和年末往往是空气质量最差时段。”柏仇勇介绍,2019年1-4月,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2+26”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8.0、7.8个百分点,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上升2.7、4.7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上升0.1、1.0个百分点。
他说,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这些区域的“好天”同比增多,重污染天也同比有所增多,这两个现象同时存在,因此不能简单的下结论,更不能说北京空气质量好了,把污染企业搬到周边地区去了。
此外,拉长一点时间看,京津冀及其汾渭平原持续在改善,北京改善幅度更大。2018年京津冀、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比2017年分别下降11.8%和10.8%,优良天数比例比2017年分别上升1.2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
柏仇勇认为,总体看,当前中国大气环境质量还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大气污染治理仍在“爬坡过坎”,大气质量改善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认真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目标,让人民群众享受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
了解更多请登陆 开关柜 http://www.bidadiank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