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华报:“全国哀悼日”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

2019-12-28 19:32:27浏览:102评论:0 来源:控制柜   
核心摘要: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华文报摘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华报:“全国哀悼日”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中国网 china.com.cn 
rame id="index_top" name="index_top" src="http://www.china.com.cn/overseas/node_7035098.htm" width="949" scrolling="no"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onload="adjustIframeHeight(this)">rame>
rame id="index_daohang" src="http://www.china.com.cn/overseas/node_7035019.htm" height="28" width="949" scrolling="no"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rame>
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华文报摘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华报:“全国哀悼日”凝聚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5-19  发表评论>>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rc="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0519/00114320db81099b5e8a11.jpg" style="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WIDTH: 500px; HEIGHT: 333px; BORDER-RIGHT-WIDTH: 1px" title=""/>

5月19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下半旗,哀悼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中新社发 张宇 摄

中国侨网消息:《日本新华侨报》5月19日刊文指出,中华民族正在用全民族的涟涟眼泪,悼念汶川大地震的死难者以及在救灾中的牺牲者。这种全民族的眼泪,彰显出全民族的情感,凸现出全民族的意志——给生命以尊严,给牺牲以敬意。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国务院发布过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此时此刻,连日来为赈灾奔走的海外华侨华人与此同哀、同悲、同悼。

海外华侨华人大都知道,这次的“全国哀悼日”,是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央政府第一次为大规模自然灾害举行全国性的悼念活动,也是新中国第一次从制度上为在自然灾害中死难的庶民百姓全土降半旗致哀。

海外华侨华人能够感受到,这次的“全国哀悼日”,能够进一步凝聚民族的情感,汇聚民族的认同。地震发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自发捐款,街头募捐,建言献策,组织烛光晚会悼念死者。海外华侨华人从未像现在这样,无需动员,不用组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救人而全体行动起来。现在,这种国家行为,这种在驻外使领馆也将开设灵堂吊唁地震死难者的行为,势必高扬起中华民族在这次灾难的共同情感。

海外华侨华人更可以认识到,这次的“全国哀悼日”,是中国高层执掌权柄者对民众呼声积极而正面的回应。灾难发生后,海内外华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呼声,介绍国外发生自然灾害时当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悼念行为,希望中国也能够有举国参与的国事行为,明确制定国家哀悼日,为普普通通的苍生泣血致哀。现在,中央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其积极的响应不仅体现出“以人为本”保护公民生命的基本尊严,肯定海内外华人爱的权利,更显示出一种对国际社会普世理念的认同,显示出一种与国际社会的融合。

当国旗徐徐降下,当警报连连鸣起,当奥运圣火传递也暂停3天的时刻里,海外华侨华人一定会和国内全体民众一起在这个持续3天的“全国哀悼日”中,眼泪为死难者默默流淌,汗水为那些生命的奇迹者继续流淌,尽最大的努力,奉献爱心,帮助祖(藉)国的地震灾区重建家园。(简言之)

文章来源: 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 许玉燕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相关新闻
-日本华报:汶川震难多个“第一次”折射国家情怀
-世界华人血脉相连 四川地震牵动所有华侨华人心
-华报:同舟共济 地震废墟中站起大写的"中国人"
-马来西亚华报发表评论:中国政府行动敏捷 救灾得力
-泰国华媒发表评论:任何重大灾难压不倒中华民族
-华文媒体:中国的明天仍然还会是那么美好
-资深华媒人士:四川地震灾害新闻处理已达国际水平
-众志成城 共度震灾难关 海外华文媒体同声共济
-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代表致信慰问地震灾区
-法国华文媒体:地震天灾面前总是同胞爱与骨肉情
-美国《侨报》:汶川地震,在天灾中塑造坚毅民族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昵 称 匿名
area name="content" style="border: 1px solid #CCCCCC;width:275px;height:100px;">area>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rame id="index_wangyou" name="index_wangyou" src="http://www.china.com.cn/news/node_7026440.htm" width="240" scrolling="no"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 onload="adjustIframeHeight(this)">rame>
rame id="index_right" name="index_right" src="http://www.china.com.cn/overseas/node_7035078.htm" height="2250" width="344" scrolling="no" marginheight="0" frameborder="0">rame>
关于我们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刊登广告 联系方式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表箱 http://www.bidadiankong.com/

(责任编辑:控制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两部门:不得在用户办理ETC业务时强制搭售其他服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