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生活安宁入隐私权,物联网技术或可帮助监测

2019-12-28 22:42:52浏览:148评论:0 来源:控制柜   
核心摘要: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在此过程中,人格权编草案完善了隐私定义,将“私人生活安宁”纳

2019年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在此过程中,人格权编草案完善了隐私定义,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四审稿也同时修改了隐私的定义,内容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这则法案很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拒绝骚扰,安宁生活”才是生活的本质,而针对这一点,可以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一个“安宁”监测平台系统就可以监控、消除生活中的“骚扰”。

就拿生活中的场景来举例。

1、手机现在是人手必备的工具,骚扰电话想必是很多朋友都为之头疼的东西,但是如果将“安宁”监测平台来进行“过滤”,设置好判定“安宁”等级的拨出频率,再由系统分析接入电话的拨出频率来判断是否为“高频拨出骚扰电话”,从而将此类来电自动屏蔽,这样对人们使用手机造成了极大的便利。

2、邻里环境是大家切身相关的,而在小区、街道等地方经常会有“噪音污染”,打扰了生活的安宁。而面对这种情况,“安宁”监测平台系统也可以根据造诣等级来划分是否为扰民,邻里生活安宁多了个维权抓手。类似噪音、狗叫、广场舞等扰民行为,除了报警,还可依据民法典安宁权的规定诉请法院,要求判决侵权方承担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在内的法律责任。

如此一来,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生活安宁起到重要作用。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kongzhigui/

(责任编辑:控制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遭遇跟踪骚扰该怎么办?能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