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大黑天鹅,春天夏天秋天它都可以觅到食物,可是冬天是他最难熬的时候,那是冰面啊,它必须有活水。公园给开辟水域很小很小。还是冻在冰上死了, 2017年的冬天也冻死一只,这次是一窝三只。 2018年10月份的时候,生了一只小鹅,也是出生 25天就死了。7号的早晨,这三只当时就有两只死了,有一只还在挣扎,园子的救护队接走了。
刘女士的朋友圈记录下了小天鹅的从出生到冻死的过程/受访者供
市民表示,希望公园能够加强水禽冬季保暖管理, 增加活水区域。
12月底三只可爱的小天鹅刚刚出生/受访者供
颐和园:没有专业人员管护天鹅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联系到了颐和园公园经营管理处,负责鸟类养护的工作人员回复说,养护人员在7号当天把三只受冻小天鹅中, 幸存的一只送到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颐和园经管处:那只小天鹅幸存的那个已经送到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因为首先公园它不具备养还有救助的这个资质, 没有专业的人员去专门弄这个天鹅,有黑天鹅还包括圆明园(也一样)。他们也没有对这个羽毛进行剪羽这种的 ,天鹅都可以随意飞的, 过去黑天鹅数量比较多,弄个小房子, 弄那个泵,就防止这水冻上了,但 这两年他有时候飞走,冰面这个泵就不给他开了。
1月7日早晨,三只小鹅被冻在冰面上/受访者供
工作人员同时表示,接下来加紧监测保护,对于需要开活水的地方加强管理。
1月初,志愿者在冰面上铺了稻草路,出生一周的小天鹅下水/受访者供
送医小天鹅也不幸身亡
另一只小天鹅目前的伤情如何呢?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一位7日当天参与救助的医务人员回复称,剩余一只小天鹅已经 受冻感染严重肝炎,9日下午不治身亡。
医务人员:小天鹅死了。有肝炎,严重的肝炎, 回来第二天就蔫了,然后 转ICU就是重症监护,也不行。
记者:那他们过冬应该注意些啥?
医务人员:候鸟饲养活水,必须得有水。
此前媒体报道颐和园的黑天鹅/来源于北青社区报
迁徙候鸟如何经受严冬考验?
同时医务人员称,目前这一类的半野生动物较难管理,黑天鹅是一种 迁徙候鸟,由于他们已经 没有群体迁徙,所以在各个景区之内冬天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它们是严峻的考验。
颐和园冬天的黑天鹅/来源于网络
据爱鸟的志愿者刘女士反映, 2016年11月出生的五只小天鹅经过了严冬都活下来了, 迁徙到了圆明园水域。北京新闻广播记者也联系到了 圆明园经营管理处,生态科的工作人员回复说。
圆明园生态园林科:我们 圆明园现在用的是这个再生水,中水,全国至少北京最好的,清河再生水厂出的, 中水出水温度高,上游流下来就是化的。到下游中游到中下游就基本上就全都冻结了。只能采取 水泵抽水泵不断的浇,我们有人工鸟居,主要是黑天鹅到哪我们就在那给它安窝,用这个芦苇直接在水里边给他垫起来,就是模仿他野外的这种。
颐和园他们用的是 南水北调的水,水源比我们好,但是他们水源 温度低,我们冬天水源温度高,就是这个区别。
圆明园毛茸茸的小天鹅/来源于网络
人为影响危害大,应尊重自然
同时他也提示,这类半野生动物有自己的习性,有专门的粮食,不能依靠群众游客投喂,投喂还影响水鸟选择食物的路径,容易被吸引到离人群近的地方,而离人群近的地方肯定结冰,就容易导致天鹅受冻。公园需要尽量在增强水域管理的同时,让失去迁徙条件的候鸟有一个更好的过冬环境。
圆明园生态园林科:我们这都是三令五申禁止投喂,我们都是给天鹅从北京市动物园买的这个专用的饲料进行饲喂的,你游客人吃的东西里边还有大量的这个盐不太好,天鹅它要这个适应野外环境的,本来应该是一个候鸟,现在就是可能这个气候也变了,候鸟它 不飞走存活率降低,是一个 很正常的事情, 人为不应该过多干预,它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应该尊重这种大自然的这种自然选择,从生态考虑这么一种观点。
颐和园美丽的黑天鹅/来源于网络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
别让天鹅宝宝冻死的悲剧重演
......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晨光 编辑丨青芮
值班主编丨新元
了解更多请登陆 软启动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ruanqidongkongzhi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