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事件愈演愈烈,NBA很可能就到此为止了,整个NBA最让人怀念的就是姚明。姚明的运动战传接球问题非常大,也导致了他和整个球队有脱节感。当所有队员进行掩护跑位把调动球的节奏提起来以后,球员是不太愿意传给姚明球的,原因很简单,他运动中接球终结能力比较差,或者咱们不客气点说,是非常差。

在姚明跑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能把球传给他,失误率很高,即便不失误,他接到球也不能流畅的衔接带球进攻动作,他在跑动中接到球,是一定要停一下,调整好了,才能再做进攻动作。我一开始以为这是身体欠缺敏捷性的影响,但观察了易建联以后我发现,这是他们共同的缺点,而易建联任何动作都不欠缺速度敏捷,只是和姚明一样衔接很差,接球都需要停球调整。这或许是他们的技术习惯,或许是运动天赋的阿克琉斯之踵,这影响很大,会让对手更及时的形成夹击,而不能以最短的时间攻击篮筐。

其次拿到球以后如果他尝试运球,对方夹击一上来,他不能最及时又准确地把球传出去,还是同样的问题,也是要收球停一下,然后再能做传球动作。这就会总慢一拍,这会给强侧协防过来的球员截断传球路线的机会。运动中传接球能力差,就直接导致了姚明在手里没球的时候起不到足够的作用,因为你不能把球直接给他,他就直接参与进攻。

那也不可能放着姚明不用,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后卫和前锋都转移到另一侧,给他制造弱侧,留一个有三分球威胁的球员在弱侧把球传给他,让他站住接球,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一打一。这成了姚明参与进攻中最依赖的方式了,也是为数不多的办法之一。但还有一个潜在问题,前面说了姚明运动中传接球能力差,导致队友传给他球时,对方可以看姚明下球时马上过来夹击,此时姚明就必须先收球。再准备传球,他还得格外小心不被破坏传球路线,这就让他出球速度变得更慢,来夹击他的球员可以在从容地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上,等他卡位再做好接球单打准备,对手可以再循环以上操作。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想说什么呢?很简单,姚明的运动战传接球能力差直接导致了姚明单打之前必须要全队为他制造一次弱侧接球单打的机会,然后大家最好全都拉开看姚明单打这球,进了就进了,没进就没进,这球完全是他自己的事;而大家在快速转移球,寻找对手防守薄弱环节时,姚明参与度又异常的低。结果就是:队友打他们的,姚明打自己的,他和其他四个人是脱节的。

我喜欢大卫斯特恩领导的NBA,自从肖华上台之后一系列改动就觉得很不舒服。而且NBA在美国国内,人气是几大体育赛事中垫底的,很多是靠中国球迷撑起来的。现在更是放着好好地球不打,来涉及政治问题。中国球迷可以不看NBA,但你NBA不能没有中国球迷的支持。而且当年是大卫斯特恩来求中国转播NBA的,不是中国求NBA给转播权的。十几年前我就认为欧洲篮球才是适合中国的,可是篮协的高层和CBA的发展却总是向NBA看齐,现在学的四不像,要技术没技术,要身体没身体,世界杯落的这个下场。美职篮虽好,但永远不适合本土运动员。只有欧洲篮球才适应本土篮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