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熊猫金银纪念币正式发行,航天纪念币、纪念钞11月5日开始接受预约
说说金银币投资那些事
2015年11月04日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对于金银币投资者而言,今年的收成应该还不错。
“我于去年底到今年投资的几种金银纪念币平均收益都不错,遗憾的是抗战金银币入太少了,我已经预订了新版熊猫金银币。”热衷邮币卡投资的黄先生口中所说的新版熊猫金银币,是指央行10月28日发行的2016版熊猫金银纪念币。跟往年的熊猫金银币不同,2016版熊猫金银币有两个最大的特点:缩量发行以及首次将计量单位全部由盎司变为克、千克,这引起了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记者昨天了解到,航天纪念币、纪念钞将于11月5日起线上、线下同步接受预约,一人可购纸币10张(百元面值)、硬币3枚(10元面值)。
过去5年熊猫金币升值30%
10月底,中信银行嘉兴分行在财富管理中心举办了以“品鉴国宝文化、乐享收藏人生”为主题的熊猫金币鉴赏会,鉴赏会特邀资深熊猫金币鉴赏专家段牧含进行现场讲解。
鉴赏会现场展示了熊猫金币30年(1982年至2011年)大全套、1/10盎司30年大全套、1/20盎司30年大全套、2015版熊猫1公斤银币等。第一次亲眼看到价值162万元的30年大全套,中信银行的客户纷纷表示大饱了眼福。
鉴赏会第一部分由中信银行嘉兴分行资深财富顾问潘东明主持,他首先讲到目前利率下行、理财收益下降、股市变成涨两天跌三天的猴市、全球实体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家庭财富管理该怎么做,资产该配置哪些产品,接着将过去5年金价下跌近40%与熊猫金币升值30%作对比,引出熊猫金币在逆市行情中的稳增值,以及在财私客户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地位。
鉴赏会第二部分由段牧含老师对1982年以来每一年的熊猫金币进行详细阐述,并从熊猫金币的权威出身、工艺品质、封装鉴定以及投资与收藏鉴赏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专业的讲解。段老师的讲解多次引起现场客户的共鸣。
新版熊猫币首次不以盎司为单位
据央行公告,全套的2016版熊猫金银纪念币包含金质纪念币9枚、银质纪念币3枚。其中,最轻的金币仅重1克,最重的金币为1公斤。发行量最大的是重30克的银币,为800万枚;而发行量最小的是重1公斤的金币,仅发行约500枚。同时,2016版熊猫金银币的规格比去年增加2枚,分别是50克和100克的金币。
自1982年熊猫金银币发行以来,主要以国际黄金通用单位盎司计量,而2016版熊猫金银币,首次全面改为克、千克作为计量单位。
“总体来说,2016版熊猫金银币有两个卖点,一是发行量缩小了,这是最直白的利好,物以稀为贵;二是首次不以盎司为计量单位,这样的调整可能会获得收藏界的青睐,有人来炒它们。”收藏品市场的王先生说。
熊猫金银币历来是纪念币市场上的抗跌品种之一,整体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其中也有“几匹”引人关注的“黑马”。据悉,熊猫银币中值钱的有1983年、1984年、1985年这3年的套装,最贵时卖到了2万多元一套,而其他时期10元面额的熊猫银币价格多为几百元一枚;至于熊猫金币,其成交价和重量不一定直接挂钩,比如2002年1/10盎司的熊猫金币,最贵时被炒到了2万多元一枚,跟1盎司熊猫金币可堪比肩。
金银币价格走高
今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国际金价依然震荡,但国内黄金市场已出现回暖迹象。新发金银币、金银章出现热销现象,其中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在9月至10月价格上涨近120%。不过,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审慎评估创新产品发行方风险、T+D类产品操作风险与国际金价“熊市”风险,坚持逢低买入、长线投资的原则,不能盲目入市;年底时间段,无论是纸黄金还是T+D,都适宜轻仓“做多”操作,间或“做空”。
由于自用型的投资、收藏需求有所提升,且金银币产品的发行量均较往年变小,钱币市场出现了名副其实的回暖,市场交易较2013年、2014年同期更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本属于钱币流通市场中比较冷门的产品,却在9月至10月走出了意外行情,上市之后受人追捧,价格一路向上涨,每套从上市时的4000多元走高到近9000元,是过往3年时间里上市后涨价最快的产品。
“目前贵金属产品中最热的是钱币产品,其次就是各类创新产品,普通市民的投资意愿还是很强的,他们还在忌惮股市波动风险,对于黄金仍青睐。”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追爆炒题材一定要慎重
除了发行没多久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币套装,去年底发行的10元面额羊年纪念币涨幅更加惊人。“原来10元面额,如今已涨到90元!”收藏品市场的一位经营户告诉记者。10月12日发行的1元面额抗战纪念币,现今涨到7元至8元,光以涨幅来论,也还可以。
看到纪念币喜人的收益,或许一些投资者已经心动,但邮币卡的收藏老手还是很谨慎的。要知道,一些邮币卡的收益保障跟某些资金爆炒有关,而一旦投资者没跟上节拍,在价位较高的时候追涨,那么很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价格售出。而金银币的售价除了与其题材、发行量有关之外,跟国际金银市场的价格走向也保持着密切联系,“所以投资金银币并非十拿九稳。刚入市的投资者不要砸重金去追某些爆炒题材,建议购买由权威发行机构,如央行发行的发行量小、重量轻的金银币。”
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热衷金融创新与市民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年底市场上创新类黄金产品数量也日益增多,比如有金融机构或投资公司发行的黄金投资方向的基金类产品,类似于信托产品,或者由本土企业发起的,投资或寄存购买黄金后委托企业代为租赁,1年后获得实物金回报的,另外还有“上门回购”、“上门售金”类型的便民黄金服务等。
近期股市波动,央行降息,各种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低,投资者深感投资渠道少,进入“资产配置荒”时代,继而转战金银币收藏市场。但新手一定要慎重,尤其对于爆炒题材,切勿重金追高。
onmouseover="outsideShow('show', 'outside');return false;" onmouseout="outsideShow('hidden', 'outside');return false;" style="position:absolute;left:0;top:0;">
|
来源:
嘉兴在线-南湖晚报 作者: 晚报记者 李舟英 通讯员 钟信 道秀 编辑: 沈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