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第一个集齐了世锦赛和奥运会200米到1500米个人自由泳项目所有金牌的选手,孙杨在很多人心里是世界泳坛绝对C位,但冠军光环下的坚持与拼搏却鲜少为人所知。在最近上线的网易公开课上,孙杨分享了自己游泳生涯的经历,22年艰苦训练成就50米泳池王者,正如他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在泳池里花的时间,决定了你在颁奖台上站的位置,C位不是天生的,是奋斗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孙杨网易公开课的"课堂"选在了吉利义乌动力基地。除了分享自己的故事,孙杨还与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院长王瑞平女士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既向大家展示了孙杨与吉利的精神内核共通性,也揭开了吉利在研发、制造那些"看不见"的努力。
作为吉利汽车品牌形象大使,首次来到吉利义乌动力基地的孙杨明显十分好奇。在这座占地78万平方米、相当于110个足球场的基地里,来自ABB、ATLAS、蔡司、马尔、埃迪科等世界顶级供应商的先进智能设备随处可见。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井然有序的工业机器人、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无不彰显着世界顶级高端动力总成智能制造基地的风范。
相比义乌动力基地的先进生产设备,王瑞平院长和孙杨聊得更多的是世界级技术标准。很容易理解,毕竟在以"高精尖"著称的汽车动力制造领域,硬件设施只是辅助,先进技术才是核心。"这里也为称为微米工厂。"她告诉孙杨,微米代表着非常高的制造精度。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0,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米工厂能够将制造精度控制在0-5微米之间,远远高出传统动力制造标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精度越高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定性越好。"
也许大家很难想象,发动机里一根曲轴存在1微米的误差,会给我们开车带来怎样的影响。但吉利这份精益求精的态度,却是对用户负责的表现。王瑞平院长与孙杨分享了一个关于0.01毫米的小故事。为了消除发动机一个很常见的微小噪音,技术团队做了大量的分析,发现与发动机内部一个配合间隙有关。通过对供应商零部件30多道生产工序一道一道研究,最终将工差压缩10倍、将间隙压缩到0.01毫米以下才解决了噪音问题。
除了在技术上的坚持,还有对于品质的执著。王瑞平院长还向大家介绍了一群特别的吉利人——反候鸟工程师。夏天去吐鲁番,在气温超过40℃、地表温度达80-90℃环境里进行高温测试;冬天去漠河,在零下20℃、30℃的环境里进行高寒测试;去格尔木海拔4000米到4500米的环境里进行高于按测试。此外,还会去到德国、澳大利亚、瑞典、南非等国际和地区进行不同类型的产品测试。这群反候鸟工程师在极限工况环境下对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试炼,覆盖用户可能遭遇的各种用车环境和用车挑战。这种挑战产品极限的"魔鬼式开发",挑战工程师人体极限的"自找苦吃",在王瑞平院长看来,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放心的产品,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吉利在制造、测试上的努力和付出,普通消费者可能都看不到,但创造的产品价值,用户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
就以微米工厂生产的智擎T动产品为例:智擎1.0TD发动机是目前全球最省油的发动机,搭载的缤瑞用户实测百公里油耗仅3.5L;智擎1.5TD发动机+7DCT变速箱的黄金动力组合,在NVH、可靠性、经济性等多个方面全面领先日韩系、欧美系黄金排量发动机,助力缤越成就"中国钢炮"之名;智擎2.0TD发动机拥有沃德全球十佳发动机、全球最可靠发动机的强大性能,搭载的星越百公里加速仅6.8秒。
近十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总投入累计近1000亿元。2018年研发投入超210亿人民币,研发占销售总收入比例为6.4%,这一比例与国际一流汽车集团基本一致。在王瑞平院长看来,正是因为吉利不断在技术上打基础、练内功,才实现了产品快速迭代和实力飞速升级,收获了近900万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努力、拼搏是运动员通向冠军的最佳路径,同样也是车企赢得市场的最佳路径。2019年吉利累计销量136万辆,连续三年问鼎中国品牌汽车销冠,就是最好的佐证。2020年已经来到,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相信坚定自己道路的吉利与孙杨都会越走越好。
了解更多资讯请下载易车APP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