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量子波动速读”

2020-01-20 06:20:12浏览:115评论:0 来源:控制柜   
核心摘要:编者按:近日,一段孩子们蒙眼快速翻书的视频蹿红网络,据说这叫“量子波动速读”。有关培训机构宣称,只要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方

    编者按:近日,一段孩子们蒙眼快速翻书的视频蹿红网络,据说这叫“量子波动速读”。有关培训机构宣称,只要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方法,就能在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的读物,准确复述80%以上内容,“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如此明显的骗局,居然还有不少家长相信,原因是什么?怎么破解?请看以下读者的分析。

    别贩卖教育焦虑

    ■江德斌

    “量子波动速读”违反基本的教育常识。阅读是一个从视觉到理解再到思维的过程,仅仅依靠书中文字在快速翻动中产生的波状影像进入大脑就能完成阅读,简直是天方夜谭。稍微有点科学常识,就不难辨别其性质,吊诡的是,不少家长居然上当了。

    仔细想想,类似现象挺多的,从“超感心像力”提升孩子专注力,到“脑屏成像”增强孩子记忆力,再到“超级感应”激发孩子创作力……一些骗子将专业词汇“包装”“混搭”,随时都能变出一门“超能课程”。这些课程毫无道理,却挡不住家长掏钱。

    骗局之所以横行,部分家长科学素养不高、辨识能力不强是原因之一,但最大的问题是,众多家长面对教育问题时太过焦虑、急功近利,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培训机构天花乱坠的宣传攻势下,即使觉得有问题,也宁可信其有,先试了再说。

    让“量子波动速读”等骗局没有市场,保持基本的教育理性至关重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广大消费者,要有清醒、理性的头脑。不总想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就不会被商家所迷惑。即使真遇到了不懂的事情,也要征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再作出决定,避免上当受骗。

    监管部门去哪了

    ■谢晓刚

    随着媒体深入报道、揭露,加上相关专家的权威解读,“量子波动速读”骗术逐渐浮出水面,诸多深迷其道的家长这才恍然大悟。但细思量一下,“量子波动速读”骗术得逞固然离不开家长助推,但受骗家长如此众多,难道仅仅是家长的“锅”吗?

    只因为家长缺乏应有的科学素养,那么恐怕捧不起一个如此大的江湖骗术。我想问的是,市场监管主体到哪去了?教育主管部门一边喊着给学校减负、给家长减负、给学生减负,一边却放任校外培训机构横行霸道,难道就不存在失察失管之过吗?

    江苏盐城大丰区市场监管局目前回应称,在该分校现场未发现相关内容,但已对培训机构其他不恰当宣传进行拆除,要求其进行自我整改。但在我看来,这应该不只是“宣传不当”的问题,而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一旦有此发现,要坚决关停,追究责任。

    此外,不知道这些培训机构有无办学资质?“全脑开发培训师”有无教育资质?假如没有,培训机构又是如何通过审核的?这也提醒我们,教育部门要加大资质审核力度,对无证办学、非法办学行为坚决打击,做好供给侧的改革,也有助于缓解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

    学习没有捷径走

    ■刘效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读书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可何谓读书?古人有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即要通过用心阅读与作者进行对话,用作者的眼睛观察。

    基于此,读书应当是一个“慢功夫”。尽管有一目十行之“速”,但也有不求甚解的嫌疑,如果一味地求速求快,以至于秒读千字万字,其实与读书的真味相去甚远。

    培训机构称所谓“量子波动速读”,主要原理是改变人类阅读的反映过程,从“看、读、理解”变为“看、理解”,大幅提升阅读速度。在我看来,这恰恰背离了读书之道。如此“速读”无法真正达到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开启心智、升华人生的目标。

    而且,真正的脑力开发是根据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合理开发其大脑能力,以适应社会多变的环境,而不是超越儿童正常生长规律去急于求成。儿童心理专家就指出,家长如果着急焦虑、盲目跟风,其实是违反孩子正常成长的规律,最终只会伤害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学习原本就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只有踏踏实实地遵循规律、刻苦努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有望学有所成。家长们不应该抱有那种毕其功于一役、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总是如此的话,不上当才怪呢!

    主持人:丁建庭 邮箱:nfrbpl@126.com

了解更多请登陆 动力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donglipeidiangui/

(责任编辑:控制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朴泰桓现身世锦赛见证孙杨夺冠 五年前中国队长曾亲自送他蛋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