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南京95后消防员把氧气让给被困人员 自己晕倒▅◥

2020-01-22 09:49:54浏览:5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原标题:“放心,跟我走!”张凯晕过去的一幕感动无数网友稍有恢复后,张凯又投入救援中所幸大火很快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张凯
        
原标题:“放心,跟我走!”

    

    张凯晕过去的一幕感动无数网友

    

    稍有恢复后,张凯又投入救援中

    

    所幸大火很快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张凯和他的伙伴们在救援  视频截图 消防提供

    他曾是一名学设计的大学生,他也是一名1995年出生的年轻消防员。

    面对熊熊大火,他在救援中将仅有的氧气留给了被困人员,而自己却因吸入大量浓烟晕倒。他,就是南京消防救援支队鼓楼中队的消防员张凯。这令人感动的一幕被发到网上后,无数网友为其点赞,称他是“最美逆行者”。

    感动

    火灾现场

    他将剩余的氧气留给被困人员

    今年1月16日下午,南京鼓楼区四条巷居民楼发生一起火灾。当时,火灾发生在二楼,消防救援人员接到报警赶到现场时,二楼窗户正往外吐着火苗,这幢楼的一侧几乎要烧通了。而此时,楼上不少居民被困家中无法逃生。

    见此情形,消防人员迅速展开扑救,身为火场救援组队员的张凯,负责对被困人员进行疏散。由于楼道内浓烟密布,张凯带着两个人从单元门冲入火场。此时一楼火很大,他立即请求支援,增设水枪对一楼明火进行控制。冲上三楼时,发现楼道内竟然还装有一扇铁门,他当即用工具对铁门进行破拆,此时居民楼的顶部已经被烧透,不停有火星往下掉。

    当敲门至401房时,门被打开一条缝,屋内有父女两人,父亲还算镇静,可20多岁的女孩显然情绪有些激动,一直在哭泣。当时两人已经做了简单的防护,用毛巾捂住了口鼻。张凯当即打算先带女孩离开,并通过电台呼叫队友前来救援女孩的父亲。

    正在此时,张凯背上的氧气瓶突然发出了报警声,这意味着瓶内氧气剩余不足,如果5分钟内不撤离火场,生命可能有危险。“当时第一反应是氧气不多了,但情况紧急,也没时间多想。”张凯说,他立即将自己的供气管停了,从身上取出一个他救面罩,接在氧气瓶上,把面罩递给了女孩,说了句“没事,放心,跟我走”。而他自己头上则只戴了个阻燃头套,捂住鼻子和嘴后,他扶住女孩就往楼下冲。

    在下楼途中,张凯吸入大量浓烟,再加上体力消耗过大,刚走出单元门就晕了过去。尽管如此,在经过现场救护人员简单救治后,稍有恢复的他再次投入救援中,扑救残火,防止死灰复燃。

    张凯晕过去的一幕,被拍下来发到网上,虽然画质非常模糊,却感动无数网友。

    梦想

    大二在读入伍

    原本想毕业后当一名设计师

    如果没有入伍成为消防员,张凯现在或许会是一名设计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是扬州人,1995年出生,今年24岁,2015年9月入伍。而在入伍前,他是湖南理工大学一名大二在读生,读的是艺术与设计专业。

    为什么会选择入伍?张凯告诉记者,消防员,这3个字让他觉得热血沸腾,大二时得知可以应征入伍,他当即就选择了报名。

    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曾经表示过反对,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成天与火打交道,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只要不出任务,张凯每天晚上抽空和父母视频聊天。

    火灾救援,与其他工作不同,要求消防员们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无论白昼还是深夜,只要警铃声一响,就得立即登上消防车,赶往火灾现场。“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些不适应,也挣扎过,辛苦的时候,也抱怨过自己。”张凯说,“可是每当把被困人员从火场救出的时候,职业给你带来的使命感、责任感,都会让我觉得特别自豪。”

    据了解,鼓楼消防中队是南京消防救援支队火警最多的中队。从事消防员工作3年多的时间里,张凯曾进入大大小小火场千余次。

    “会害怕吗?每次救援的时候,会担心回不去了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凯说,参加火灾的次数多了,也积累了不少救援经验,虽然每次火情都不一样,但心里多少有点底了。就像这次把面罩给被困人员,他说:“我当时想,应该能挺过去的。”

    经历

    最危险时

    周围漆黑一片,半个身子陷在楼板里

    张凯至今记得,第一次出警时,是一家医院的病房着火了。因为第一次参与救火,张凯心里挺紧张,当时有老消防员带着,告诉他应该怎么扑救,如何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别人。

    两三个月后的一天凌晨两点多,睡梦中,他听到警铃声,立即赶往火灾现场。途中听说现场有很大的明火,张凯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心里确实有些害怕。到达现场后,火光冲天,是居民楼家用电器引发火灾,“因为新人没经验,也不让往火场靠,主要工作是铺设水带,现场浓烟滚滚,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明火。”张凯说。

    实践中,张凯逐渐积累了经验。一年后他开始进入火场开展救援,从生手逐渐成为熟手。出入火场千余次,他也碰到过危险时刻。

    2016年,南京一幢高层建筑失火,消防车赶到现场时,发现是空调外机着火,但因为在高空,给扑救带来不小的难度。当时起火楼层内用复合木板增设了一个小阁楼,大火燃烧后从外观看不出问题,其实里面已经烧空了。楼里漆黑一片,突然,正在扑救的张凯半个身子跌落,直接卡在了木板里。

    因为发生得太突然,一瞬间他的心里确实有些慌了,“周围漆黑一片,大家都在忙着扑救。”张凯说,幸运的是,身边正好有同伴经过,及时将他拉了出来,他赶紧通过电台提醒队友注意危险。“那是我碰到的最危险的一次,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一旦氧气用完,可能我就会被浓烟呛死。”

    信念

    那些暖心的掌声和感激

    支撑着他坚持干下去

    工作辛苦,时刻可能面临危险,是什么一直支撑着这个95后小伙?张凯说,至今他还记得,2016年前往盐城阜宁参加龙卷风救援时的场景。

    “到达时,那里一片废墟,我们第一时间就开展了搜救工作。”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有一名60多岁的老大爷找到中队求助,称自家的稻子可能是被龙卷风刮没了,自己之前一捆一捆码好的,现在都不见了,但那是他全年的收入来源。得知这一情况,中队立即开展搜查,最终发现稻子并没有丢,而是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了下面。“找到后,老人当场要给我们下跪感谢,我们赶紧把他扶了起来,老人流着泪,我们眼眶也湿了。”张凯说,当时的场景他始终难以忘怀。

    还有2018年年底的时候,一天晚上10点多,南京中山北路附近,一辆公交车撞上了一名喝了酒的男子。幸运的是,男子并无生命危险,但卡在公交车两个前轮之间,衣服全部被扯烂了,肚子也破皮流血。“因为天气寒冷,因此我们立即用车内备用的工作服将男子身体全部裹了起来。”随后,张凯和队友一起爬进车底,用两个千斤顶将车辆顶了起来,把男子救出。

    就在男子从车底被救出的一刻,周围不少围观市民拿出手机拍摄视频,还纷纷鼓掌,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觉得心里特别暖。”张凯说,面对危险,他会尽量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受伤。而那些暖心的掌声,以及眼含热泪的感激,是支撑他坚持干下去的信念。 (王瑞)

        
        
(责编:唐璐璐、张妍)
      

了解更多请登陆 路灯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ludengkongzhixiang/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2018中国金球奖颁奖典礼举行 武磊王霜隔空喊话☉∞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