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向家长借8000多元后老师失联了…… 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目前已报警处理,将为学生垫付钱款↓╭

2020-01-25 18:58:41浏览:9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撰文信息时报记者罗阳辉实习记者晏文龙如果老师向家长借钱,借还是不借?从去年10月开始,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张老师陆续向学生


□撰文信息时报记者罗阳辉实习记者晏文龙

如果老师向家长借钱,借还是不借?从去年10月开始,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张老师陆续向学生家长借钱,理由各式各样,但一直没还钱。前段时间,家长们发现张老师失联了。昨日,校方回应称,该老师去年12月就离职了,学校已经到派出所备案,并对此事制定了处理办法。

蹊跷

新班主任不断向家长借钱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其中一名学生家长陈先生。陈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儿子在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上学,班上换了好几个班主任,张老师是去年9月担任班主任的。去年10月,张老师突然通过班级微信群单独加了他微信。“开始我以为是我儿子在学校犯事了,他说你儿子在学校表现很好,然后就开始向我借钱,说亲人生病花了十几万,能不能借1000块给他急用,发工资了就还。”

班主任借钱,到底借还是不借?陈先生很犹豫。若不借,他担心老师会对儿子有偏见,给孩子“穿小鞋”。思量再三,陈先生向张老师转了1000元。“我想这1000块就当请老师吃饭,没打算他还。后来张老师把钱还我了,我就问,你手头紧的话,晚点还也行,他就说确实紧,又让我把钱转给他了……”

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此后张老师开始陆续向他借钱,先后4次借了4000多元。第二次,张老师说亲人去世了,能不能借2000元给他。“我觉得遇到这种事挺不容易的,就借了。”陈先生说,到了临近过年时,张老师又开口向他借了1000元,说回家没路费。春节的时候,张老师又说要走亲戚,再向他借了500元。

无奈

找老师还钱才发现失联了

陈先生后来才知道,张老师原来不止向学生家长借钱,甚至还向学生借钱,金额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据陈先生所知,张老师向学生家长借的钱就有8000多元。

学生家长陈女士说,开始张老师向她借钱的时候,她以为陈老师是被盗号了。“张老师一直没还钱,我们也不好意思催他,毕竟是孩子的班主任,是学校的老师,我们选择相信他。”直到前段时间,陈先生打电话给张老师,电话却一直打不通,微信也不回。问了儿子后,才知道张老师已经不在这所学校了。

6月18日,几名借钱的家长向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投诉张老师借钱不还。然而学校却称,借钱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事,与学校无关,但会尽力帮助家长去追欠款。

据了解,有媒体记者联系上了张老师的妻子,但她表示并不知道丈夫借钱的事,自己目前也联系不上他。对此,陈先生表示,现在他们还没报警。但他只是一名工人,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并不容易,希望张老师尽快还钱。

校方回应:

为学生垫付被骗钱款,配合家长报警处理

昨日上午,记者就此事致电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招生办许老师表示,涉事老师事发前已经被学校开除,其行为属于被解聘之后的行为,“他是被开除之后,才以班主任的名义去做那些事情的。”目前,学校就此事制定了处理办法。

许老师介绍,学生被骗的钱款将由学校垫付;而家长被骗的钱款,“我们将积极配合家长通过报警、司法手段处理。”许老师表示,学生反映了事件后,学校即刻前往派出所进行了备案。随后到张老师家找人却没找到,打电话也被拉黑了。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许老师说:“我们将此事作为反面案例告诫全体教职工,明文禁止(教师的)借贷行为。”

律师建议:

难以认定诈骗行为,可起诉将其列为黑名单

张老师的行为算不算诈骗?广东红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少武认为,从目前的描述的情况来说,很难认定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借钱的人在外欠了很多钱,明知道还不了,还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办法去借钱不还,法院才会认定为诈骗。”

张少武表示,目前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借钱不还,最终会被列入信用黑名单。“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以后做很多事情都会受影响,此后借钱的一方就会主动还钱。”

案例:老师借钱不还被判刑12年

2002年,北京某中学班主任周某以“母亲病重,急需住院”为由向家长借钱。半年时间过去了,周某迟迟没有还钱。家长一气之下将其告上法院。最终,法院以诈骗罪终审判决周红有期徒刑12年,罚金3万元。

办理此案的法官说,警察,不应借侦查的机会向犯罪嫌疑人借钱;法官,不应因为审案向诉讼当事人借钱,同样道理,教师也不应利用自己相对于学生的“优势地位”,向学生及家长借钱。法官呼吁,“教师守则”应加强对这方面的补充修订,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市民热议:

老师向家长借钱,借还是不借?

观望

市民刘先生:作为一位老师,向家长借钱的行为有些不当,难道就不能向亲戚朋友借钱吗?

网友奔跑:如果遇到老师借钱这事儿,我也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借了万一不还,又不好意思开口要;如果不借,她可是孩子的老师,她在学校会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呢。

反对

网友lee说:不借,不能惯着老师,借一次就有第二次,金额会一次比一次多。如果不借她敢对我孩子怎么样,我绝对举报她,举报到学校、教育局,老师也会被处罚。



            

            
(责任编辑:董云龙 )


            



了解更多请登陆 动力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donglipeidianxiang/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清理库存能否拯救李宁々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