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坦利·布鲁希纳
奖项: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获得者: 史坦利·布鲁希纳
成就: 肯定布鲁希纳教授在研究引起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痴呆的古兹菲德-雅各氏病病原体的贡献
简介: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Stanley Prusiner)教授。这项殊荣是肯定布鲁希纳教授在研究引起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痴呆的古兹菲德-雅各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病原体的贡献。发现了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与CJD相类似的疾病还有人类的古鲁症(Kuru)、GSS 氏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disease)、山羊和绵羊的羊搔痒病(scraple)以及牛群中的狂牛病(mad cow disease)。它们都是由类似病原体所引起脑神经退化,而产生的疾病。普鲁西纳认为,将来可以发展安定正常病原素的构造的药,预防病原素病,阻止它变形;或者干脆把病原素的基因剔除。他已经在动物身上初步证明,剔除掉这基因,并不影响动物的健康,但这还得长期而谨慎的观察。
自1987年以来,布鲁希纳是继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之後单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过去五十年也只有十人享有单人获得医学奖的殊荣,这更显示出布鲁希纳卓越的贡献。
布鲁希纳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授,从事生化、神经和病毒的研究工作。当1972年,他的一个病人死于古兹菲德雅-各氏病而束手无策时,他便利致力于找出这种病原体的工作。
专题: 诺贝尔奖2006 谁将戴上智慧王冠?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综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