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发稿,最新数据显示电影《夺冠》预售票房不理想,排名第五不敌《囧妈》《唐探3》成为最有争议的现象。本以为可以称霸春节档掀起观影热潮,结果却因为更名让很多粉丝感到疑惑。

电影《中国女排》突然更名《夺冠》犯大忌,从预售票房遇冷就足以证明。预售12小时才破400万,电影《中国女排》更名《夺冠》后口碑遇冷。对《夺冠》误以新电影。还有一周就要上映了却在电影名字上玩起了文章,显然成了春节档尴尬一幕,显然电影《中国女排》突然更名这一招营销不够聪明。以往电影都是玩撤档、改档、跳档、延档或者是像《阿修罗》一样上映后逃档。

因为突然更名造成了很多物料浪费,这中间也有更多无奈,谁也不想临时改名,实际上电影内容中讲到的更多是一种中国女排精神并不是输赢,所以大家不妨到电影院看看再说。事实上只有当我们更强大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关心输赢,或者把输赢当成唯一衡量价值的标准。你们对这一次的更名是满意还是感到疑惑。从热搜话题来看是成功的,但从评论留言来看存在争议,两极分化。

看完网友的想法不难看出,其实是不喜欢更名的,叫《中国女排》更彰显中国女排而非要夺冠。不过这部电影亮点很多,下面就来个盘点,如今让易烊千玺唱推广曲《不分昼夜》也成了惊喜。徐峥电影《囧妈》也邀请王一博演唱主题曲,这么如出一辙的操作是不是很眼熟?真的好使吗?

第一、巩俐黄渤王牌对王牌正面交锋飙戏。影片讲述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在电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景是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征程,这也是为何要突然更名叫《夺冠》的原因。既然是女排那就少不了郎平,让巩俐扮演简直就是相当正确。


能给巩俐飙戏的是黄渤,这个组合有点意外,因为黄渤是演喜剧的,突然和巩俐飙戏演中国女排实在是惊喜。黄渤和陈可辛在《亲爱的》有过合作,陈可辛知道黄渤的演技,这一次让黄渤配合郎平是最完美的搭档。王牌对王牌终于可以看到一流的演技,预售票房只是开始还没最终证实。


第二、白浪演青年郎平,彭昱畅演青年陈忠和。值得一提的是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成员几乎全员出动,朱婷、惠若琪、徐云丽、张常宁、袁心玥、丁霞、林莉、龚翔宇、刘晓彤、颜妮都出现在电影里扮演自己。那么还需要更名吗?之所以说更名不聪明,是因为没有更名的必要原因。
不管是营销策略还是电影内容都没有更名的理由,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是实话,但是没听说临阵换将的,换了旗帜是不是说明电影不够自信,难道目前预售遇冷就是因为更名后导致的结果吗?



第三、中国女排电影唤醒并点燃了很多球迷的回忆热情。见证过郎平时代的老观众对《中国女排》电影很期待,因为可以重现当年的辉煌。年轻的观众也喜欢中国女排,因为可以看到自己的偶像,同时国家也在提倡和发扬中国女排精神,尤其是在春节过年全家人都可以找到共同语言。


第四、陈可辛电影是品质的保证。我们看过陈可辛拍摄的很多电影,从演员选择到剧情设计,从动作考究到整体质量,都是品质的保证。所以特别喜欢陈可辛导演作品,这也是个电影加分的。


第五、《中国女排》更名《夺冠》显然是借东风,之前《我和我的祖国》徐峥导演短片的片名就是《夺冠》这是合力在营销。叫《中国女排》知道是关于中国女排的电影,而叫《夺冠》的话很难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成功是多个短片努力的结果,懂了吗?



第六、官方海报显示,电影时长为135分钟。此次改名前,电影《中国女排》就定档在大年初一上映,改名后上映的时间并没有改变。其实《中国女排》不一定非要在大年初一上映,选择一个女排夺冠后的档期也挺好的,国庆档也挺好的,非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结果预期不理想怪谁呢?

然而目前的结果是排片率12%说明《中国女排》还需要继续努力,不然更名成了《夺冠》但是票房没有“夺冠”是不是很打脸呢?点燃热搜不算啥,像《战狼2》一样点燃观影热潮才最厉害。

希望更名后的《夺冠》能在大年初一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柜 http://www.bida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