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2.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3.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4.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5.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和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6.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或畜禽。


发布会要点整理如下:
全国确诊增至440例,死亡9例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绍,截至21日24时,收到国内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440例,报告死亡病例累计9例,新增3例,全部为湖北病例。报告新增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3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目前,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219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病毒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存在变异可能
李斌介绍,专家研判认为,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疫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着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当前,正值春运,人员流动性激增,客观上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绝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警惕。
还没有证据显示出现“超级传播者”
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还没有证据说出现“超级传播者”,但我们会密切关注。“超级传播者”是指一名具有极高传染性的带病者,其比正常带病者更容易传染他人,而导致疫情大规模暴发。
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野生动物,对儿童、年轻人不易感
高福说,病毒和人类的关系就像“猫鼠游戏”。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从野生动物及被污染的环境中来,一开始是动物传人,但病毒在适应突变。目前证据确实显示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
提倡口罩文明,及时寻求正确诊疗帮助
对于老百姓来说,大家都非常关注怎么能够不得这样的肺炎。
“首先在这时候大家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要保持室内定期通风的习惯。出现了发热或者咳嗽症状时,建议一定要戴口罩,我们提倡口罩文明,打喷嚏要用手绢或者纸捂住口鼻。另外要勤洗手,不要打完喷嚏之后揉眼睛或者接触黏膜的部位。要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的卫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负责人焦雅辉说。
当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时候,比如出现咳嗽、发烧症状时,焦雅辉建议,不要自己先去吃药,不去医院。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寻求医生的正确诊疗帮助。
那么
到底什么是懂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什么是懂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症状?
戴口罩有没有用?
又该怎么预防?
更多信息
一起来了解一下
▼▼
冠状病毒是什么
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是怎样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难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甚至死亡。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月20日晚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了《新闻1+1》采访,要点在这里——
一、确认可人传人 有医务人员被感染
钟南山表示,从目前疫情的地理分布、感染人群来看,跟武汉海鲜市场关系很密切。海鲜市场关闭以后,陆续又出现了有感染的病例。同时,在全国四五个省市以及国外出现的病例,几乎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或者从武汉来。在广东有2例肯定是传染,因为这两个人没有去过武汉,但家人得病以后回来以后传给他。此外还有医务人员的感染,这证实了疫情可以人传人。
二、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
钟南山表示,此次疫情集中在武汉的两个区,这两个区都有比较大的海鲜市场。说是海鲜市场,这里相当多的不是海鲜,而是野味,初步经过流行病学分析,通过野生动物传染给人有比较大的可能。
三、病毒感染正在爬坡阶段 相比SARS传染性较弱
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病毒相比,尽管有很多的同源性,但是是平行的,完全不同的病毒,只是某些方面有近似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但是相比SARS传染性没那么强。
四、戴口罩预防很重要 不一定非要N95口罩
钟南山表示,预防时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

普通人应该怎么预防
钟南山表示,它的传染性,现在已经存在人传人,同时医务人员也有传染,要提高警惕了。关键的几条:一个就是预防,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不舒服或者感冒,应该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去看,必要的时候进行排查。不舒服的话是要戴口罩,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因为这些病毒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飞沫里。一般的外科口罩还是能够阻挡大部分的,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12日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指南意在给临床医生提供相关诊治建议。为加深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解答市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困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专家,对世卫组织官方推荐的内容进行整理,以此帮助市民进一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做好预防措施。
1、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2、人类可以感染动物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吗?
根据既往详细调查发现,SARS-CoV在2002年从中国的果子狸传播给人类,而MERS-CoV在2012年从单峰骆驼传播到沙特阿拉伯人。另外有几种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流行,但尚未感染人类的。随着世界范围内监视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冠状病毒。
3、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症状取决于感染病毒的种类,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
4、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是的,某些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与被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之后,例如在家庭工作场所或医疗中心。此次中国武汉的2019-nCoV被证实可能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5、目前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
新发疾病需要时间才能研发出接种的疫苗,而开发新疫苗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6、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吗?
对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许多症状都可以治疗,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支持治疗可能非常有效。
7、医护人员会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吗?
是的,因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频率比一般公众高,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威胁,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卫生保健工作者始终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8、我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
减少疾病暴露和传播,建议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卫健委提醒病毒性肺炎防控事项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也是病毒性肺炎高发时期。武汉卫健委提醒:
①注意防寒保暖、室内通风和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清淡饮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②咳嗽、喷嚏时戴口罩或用纸巾衣物遮挡减少病菌传播。
③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症状及时就近就医。
口罩如何选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月19日凌晨发布公告,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及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病例有关情况。
不少网友表示很迷茫……药店里五花八门的口罩该如何选择?出门是不是一定要佩戴“网红”N95口罩?对此,武汉疾控专家给出了答案。
为防止冬春季常见呼吸道疾病,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梁建生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选择与佩戴口罩的正确方式。
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
1.医用外科口罩
2.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3.普通棉纱口罩

梁建生介绍,市民如果是去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病人,则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戳视频
▼
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曾光表示,从专家的角度,我们希望春节人口流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希望人群因素,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这是我们做的贡献。我可以说,这不是官方的号召,是我们专家一些建议,专家组的一些建议。
密切关注,
积极预防!
原标题:《当寒假遇上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该怎么预防? | 埇桥区疾控中心发布预防须知!》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