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上映在即,电影《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为何争议骤起?

2020-01-27 01:52:22浏览:1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电影中国女排#文|冷丝栏目|影视文化上映在即,争议骤起,电影《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关于此次争议的起源,作为中国女排

#电影中国女排#

文|冷丝

栏目|影视文化

上映在即,争议骤起,电影《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

关于此次争议的起源,作为中国女排前主教练和电影角色原型之一,陈忠和斥责电影《中国女排》不顾事实,故意把他塑造成搞笑的“丑角”,歪曲中国女排的历史,这就是争议的焦点。

冷丝不想讨论本次争议,也不想讨论争议背后的是非,因为,本人也非常喜欢中国女排,也尊重每位力挺中国女排的人。

我们还是将镜头打向2019年9月29日,这一天,中国女排以3∶0战胜阿根廷队,从而以11连胜的全胜战绩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完美“收官”。这是继2015年之后再度夺得这项赛事的冠军,为祖国70华诞献上了一份大礼。

冷丝虽然出生于新世纪,但是懂得这样的历史性画面:

每一个从80年代过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1981年11月6日的那个晚上,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

在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一瞬间,在女排姑娘的笑脸上、泪花里,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以成熟、自信的形象走向了世界。

从此,中国多了一份精神,那就是“女排精神”。

在1984年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以后,国内主流媒体明显加强了对女排精神宣传的力度。

《人民日报》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成为当时社会的口号。1981年,《当代》杂志第5期刊登了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一文,首次使用“女排精神”一词,该文高度赞扬了中国女排为祖国荣誉而拼搏、坚韧不拔、奋力登攀的精神意志。

中国女排精神开始在全国传播,“女排精神”成为了一面旗帜,鼓舞着数不清的人顽强拼搏、奋力争先、自强不息。

进入2001年,中国女排先后经历了雅典奥运周期、北京奥运周期、伦敦奥运周期、里约奥运周期四个周期。中国女排传承和创新发展女排精神,先后夺取4次世界冠军。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女排精神, 主教练陈忠和曾这样回忆:我和每个队员心中都有着共同的约定,“只争朝夕做好每一天, 为达成奥运冠军不懈努力”。

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排在国际排坛的地位多有沉浮,在世界大赛上的名次也出现过反复。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女排精神”总能在一代又一代的姑娘们身上得以体现,在世界大赛的赛场上,无论对手是谁,无论场上形势如何严峻,女排姑娘们总是一拼到底,永远保持向上奋斗的姿态。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中国女排对阵俄罗斯队的惊天大逆转;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从绝处杀出一条生路……

无论如何,“女排精神”凝聚了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力量,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激励和鼓舞着国人顽强拼搏、奋力争先、自强不息。至今,它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回到定档大年初一的电影《中国女排》,冷丝认为,原定名的《中国女排》之所以引起争议,也并非什么新鲜事,也不是难事,只要出于对女排的热爱,一切都可以接受,更何况只是一个“更名”。

无论怎样更名,“女排精神”不会更改,人们也期待能够从银幕上看到中国女排姑娘的身姿,从艺术的角度重温“女排精神”。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春节大年初一高速堵车吗?1月25日安徽省高速公路实时路况信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