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安徽医科大学了解到,经过治疗,安徽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1月20日,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因“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低热为主,伴有轻度畏寒,无寒战,伴咳嗽”来到安徽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就诊。
因该患者有武汉居住史,结合病史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新型肺炎防治工作预案,组成医疗救治组,上报巢湖市疾控中心,采样患者咽拭子及血标本,送至合肥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同时,给予患者单间隔离治疗,实施抗感染、补液等对症处理。

1月22日下午,该患者确诊为安徽省第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疫情就是命令!该院积极应对,以实际行动护卫人民健康。
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职工取消外出休假,随时待命,24小时排班值守。病魔来了,他们不躲不推,群策群力,奋勇战斗。

因诊疗方案科学有效,目前患者无发热,生命体征平稳。
1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张志愿书格外引人注目,百余名医护人员集体签名,请求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队伍,希望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

志愿书中写道:“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形势严峻,不断攀升的数字让人揪心、痛心。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执业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我深知这场战役的艰巨性。秉承治病救人的初心,经过慎重考虑,我请求加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医疗队伍,与广大一线医务同仁一道,共同赢得这场疫情攻坚战的胜利,恳请组织批准。”


“我,有经验,我志愿参加!”马寒香是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她参加过非典防治,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请缨疫情防控一线,其他医护人员也纷纷报名加入队伍。
我们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们,放弃春节假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致敬逆行医者!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1月23日,记者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获悉,该院已将徽州大道与繁华大道交叉口的感染病院住院病区全部清空,为此次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医院成立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防控专家组,分管领导牵头,呼吸与危重症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急救医学、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医院感染等相关学科、部门的近60位专家组成强大的院内MDT专家组。

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严格按照《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做好发热病人的登记、报告工作。严格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及时识别可疑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格按照要求,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救治情况按照有关要求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不误报、不漏报。

多学科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组织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针对确诊病例全力施救,尽最大可能减少重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全院有近两千名医务工作者放弃春节,正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合肥市滨湖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市级定点医院。早上八点,王锁柱和杨文俊站在门诊大厅入口,用红外线体温仪筛查每一位入院患者。程宏芬在门诊的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为发热患者测量体温,筛查重点病人。汪春燕在急诊科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这里24小时排班,经初步筛查后,需要进一步就诊的患者将从这里送往感染科。

医院发热门诊诊室里,医生为患者诊疗,坚定的目光透出打赢新型肺炎疫情攻坚战的信心。隔离观察病房里,有医护人员的守护,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如果复测为阴性,将解除隔离。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1月23日早八点到次日早八点,内科医生周香莲在发热门诊坐诊。孙霞是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科的一名护士,正为发热病人量体温。与周香莲搭档,她这一班的工作时长也是24小时。测好体温,她要对每个病人进行详细的信息登记。泌尿外科护士马慧云志愿放弃出行计划,主动请缨冲在前线。这只是万千“一院人”中的一员……
面对疫情,医护人员全力以赴,致敬逆行者!给你们加油!为你们祈福!愿平安!
来源:合肥晚报 新华网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