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汇川技术:2018中报净利润4.96亿 同比增长15.72%

2019-07-01 13:04:26浏览: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数据四舍五入,查看更多财务数据>>二、主营业务构成分析三、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四、分红送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数据四舍五入,查看更多财务数据>>

二、主营业务构成分析

三、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四、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不分配不转增

五、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概述

  一、概述
  2018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一轴一网一生态”战略,持续打造“小业务、强平台”的核心能力。公司以电力电子技术、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为立足点,坚持技术营销、行业营销以及进口替代的经营策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72,708,273.7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6%;实现营业利润552,875,941.3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6%;实现利润总额554,417,325.5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6,117,938.0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2%;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工作如下:
  1、通用自动化业务:包括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HMI、高性能电机、编码器、视觉系统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抓住制造业结构性增长的机会,深耕行业应用工艺,持续优化行业线运作,公司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系统、PLC等产品在传统设备制造业、新兴设备制造业、终端用户(EU)项目端都取得了较快增长。
  在传统设备制造行业,比如空压机、纺织、机床、起重、塑料机械、空调制冷、煤矿、金属制品、线缆、木工等,公司通过行业专机与多产品解决方案,使得公司在传统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行业占有率持续提升。在新兴设备制造行业,如手机制造、锂电、TP、硅晶&半导体、机械手等,公司以伺服系统为核心,打造具有工艺特色的多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已经成为行业进口替代的领军企业。在EU项目端,如冶金、化工、电力、港口、造纸等,公司以高效、绿色为突破口,把握行业升级改造机会,持续为客户提供基于工艺的变频传动解决方案。
  为了提升公司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及整体运营效率,公司对研发、市场、供应链等组织模式进行了调整,对人才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平台产品、核心技术、产品易用性等进行了提升。
  通过坚持“行业营销+技术营销+品牌营销”,公司通用自动化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2018年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81亿元,同比增长29%。
  2、电梯一体化业务:包括各种电梯一体化控制器、门机系统、控制柜、电梯互联网、各种附件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电梯行业自2015年就进入了平台发展期,电梯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发展局面。由于竞争加剧,电梯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在下降。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电梯一体化控制企业,不断调整与优化电梯一体化业务经营策略,以适应电梯行业的变化。
  报告期内,事业部围绕“①以跨国企业为中心,立足国内,辐射全球;
  ②以控制及驱动产品为核心,向系统级解决方案产品延伸;
  ③打造智慧电梯,贯穿电梯后市场,探索立体停车领域”的经营策略,聚焦资源投入,固本开源,提升公司在跨国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占有率,打造公司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公司在后服务市场及立体停车市场的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电梯一体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8.57%。公司在电梯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3、电液伺服业务:包括注塑机控制系统、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通用液压注塑机、油压机、压铸机行业,培育全电注塑机、折弯机、立式机行业,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电液、混电、全电系统解决方案。在通用液压注塑机行业,聚焦大客户,提升电机配套率,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在全电注塑机、油压机行业,聚焦行业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快增长。
  报告期内,电液伺服事业部+伊士通团队合计完成销售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20%。
  4、工业机器人业务:包括机器人专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高精密丝杠、SCARA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等核心部件、整机及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经营策略,积极推进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部件的开发工作。在产品开发方面,SCARA机器人基本完成系列化,可以满足负载3kg、6kg、10kg、20kg,臂长300mm-1200mm的应用场合;定位引导类视觉产品开始推向市场,锁螺丝、点胶等工艺解决方案也取得进展。在市场拓展方面,持续聚焦五大行业,深挖应用工艺,加强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视觉的深度耦合。
  5、新能源汽车业务:包括新能源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的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高性能电机、DC/DC电源、动力总成系统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2018年2月13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新的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调整优化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降低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补贴标准,且规定2018年6月11日前为过渡期,该补贴政策对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新能源客车领域,公司聚焦战略客户和优质项目,加快新一代集成式控制器的开发,加强成本控制,以应对行业补贴力度不断下降带来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销售收入同比取得快速增长。
  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公司围绕行业技术变化趋势及物流运营生态链特点,积极探索新能源物流车的商业模式,打造高性价比、集成化、轻量化、网络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高速单减平台项目实现批量销售,T-BOX产品在国内标杆运营商实现批量装车。报告期内由于补贴政策调整原因,公司的新能源物流车业务销售收入低于预期,但同比也取得较快增长。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随着补贴政策的调整,国内市场的持续放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针对国内乘用车客户,公司以电控、电源、动力总成产品为切入点,聚焦核心客户和有价值的项目,争取定点和实现批量销售。针对国际乘用车客户,以电源、电控电机部件为突破口,利用中国供应链与快速响应优势,寻找项目机会。在产品开发方面,搭建新一代的电控、电机、减速机、电源等技术与产品平台;正在开发第三代动力总成产品,预计年底会推向市场。报告期内,由于部分定点车型实现批量销售,新能源乘用车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96%。
  6、轨道交通业务:包括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高压箱、牵引电机和TCMS等牵引与控制系统。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走出苏州”的战略目标在2017年得到实现后,2018年上半年公司围绕产品平台、运营管理、团队建设持续打造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经纬轨道参与了多个项目投标,并在苏州地铁、贵阳地铁项目、北京亦庄有轨电机项目上取得了进展。经纬轨道中标苏州5号线工程车辆牵引采购项目,订单金额为4.197亿元;中标北京亦庄有轨电车项目,订单金额约为5800万元;中标贵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车辆牵引系统采购项目,预计订单金额约为2.54亿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相关合同尚未签署。
  7、其他管理方面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推进采购体系变革,推行精益生产体系,持续导入自动化生产线,完成部分信息化中控中心建设和新MES切入。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拟定多元化激励方案,推行廉洁诚信活动,建设高管下基层机制,优化新晋干部培养计划。在基建工程方面,苏州工厂三期工程、深圳总部基地的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2020年底前启用。松山湖研发中心工程项目处于待签署基建总包合同阶段。
  8、产业并购基金进展
  公司作为LP参与设立的深圳前海晶瑞中欧并购基金投资企业于2016年2月成立。2018年4月,公司的认缴规模增加至8亿元人民币。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实际缴纳出资4.4亿元人民币。前海中欧基金自设立以来已成功投资一家企业,已达成投资意向的企业有两家,这些企业主要是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型企业。
  公司作为LP参与设立的佛山市招科创新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公司认缴出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实际缴纳出资6,812.68万元。已经通过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同意投资的项目合计5个,投资标的主要为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企业。
  总体而言,这些项目在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
  公司产品所服务的下游行业主要为电梯、注塑机、机床、空压机、纺织、起重、金属制品、电线电缆、印刷包装、建材、冶金、石油、化工、电子设备等,这些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政策密切相关。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这些行业势必会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
  公司将持续提升核心技术,缩短与国外主流竞争对手的差距,继续坚持行业营销、技术营销、进口替代的经营策略,为行业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深度解决方案,提升公司在进口替代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2)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电梯行业需求下滑的风险
  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房价下滑的预期,对房地产市场需求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公司电梯行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时,公司在电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将受到较大影响。
  公司将不断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通用自动化业务、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拓展力度,以降低公司对电梯行业的依赖程度。
  (3)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及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但因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格局尚未定型,产业政策仍需完善与调整。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出现了较大调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盈利水平也出现下降。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一步调整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则会进一步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经营质量。
  公司将密切关注产业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4)核心技术和人才不足导致公司竞争优势下降的风险
  虽然公司在一些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并在部分细分行业形成领先优势,但总体上看,公司在电机控制算法、总线技术、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上,仍然落后于外资主流品牌。随着公司技术创新的深入,技术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将会更加困难。
  这一方面需要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公司对高端、综合型技术人才需求。如果公司现有的盈利不能保证公司未来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不能吸引和培养更加优秀的技术人才,将会削弱公司的竞争力,从而影响进口替代经营策略的实施。公司目前拥有一支掌握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核心技术团队,对推动公司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公司会持续进行薪酬变革,搭建个性化激励体系;不断引进核心技术人才,完善多层次人才结构,以促进公司在核心技术方面缩小与外资主流品牌厂商之间的差距。
  (5)竞争加剧及业务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目前公司在许多行业主要与外资品牌相竞争。在与外资品牌的竞争过程中,公司依靠差异化的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本土化的服务、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并使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但如果外资品牌调整经营策略、加大本土化经营力度,则公司面临的竞争势必加剧,从而导致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下降。如果其他内资品牌在技术、产品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全面跟进,则公司会面临内资品牌的全面竞争,从而也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下滑。
  另外,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国际化客户的增多、低毛利产品比重的增加,也会对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
  公司要继续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不断坚持产品、经营模式和管理创新,持续推出高毛利率新产品以及行业深度解决方案,以保持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的稳定。
  (6)应收账款不断增加,有形成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高压变频器等产品销售规模逐渐增大,由其行业特点导致的应收账款也会逐渐加大。
  公司会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和客户,将资金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7)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司面临的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从新业务的经营模式到人员效率,无不给公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公司不断优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并且持续引进人才,努力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但随着经营规模扩大,仍然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
  公司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并积极引进高端管理人才,以满足公司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需求。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十年多的积累,公司整体实力与品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公司的研发、销售、供应链及管理等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报告期内,核心技术人员团队保持稳定,经营方式、盈利模式没有发生重要变化,也没有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核心技术人员辞职、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发格FAGOR伺服驱动器维修保养心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