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周东旭)1月27日,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
截至1月26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423例,重症病例221例,危重症病例69例,死亡病例76例,出院病例44例。确诊病例中,武汉市698例;死亡病例中,武汉市63例;出院病例中,武汉市42例。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394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291人,尚有9103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截至27日18时,共有26支医疗队3100余名医生、医疗队员在湖北省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目前还有4支医疗队300多人正在前往湖北武汉的路上。
马国强:红十字会接受捐赠时收取6%手续费不属实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在接受捐赠时要收取6%的手续费,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回应称,这种情况不属实。
对于如何解决捐赠物资公开透明的问题,马国强称,强调所有捐赠物资一定要通过红十字会,目的是要让捐赠者、捐赠的东西能够及时准确登记在案,捐赠的物资、资金的使用能够登记在案。
湖北省要通过省红十字会,武汉市通过武汉市红十字会接受捐赠。马国强说,明确只有这一条通道,可能有些不方便,在此我也抱歉,这么做就是为了统一归口,避免现在疫情防治的过程中由于混乱,被某些人钻空子。
对于发热门诊超负荷运转情况,马国强说,疫情发生以来,发热门诊逐日增多。按照往年情况,这个季节武汉市的发热门诊全市大体上在3000例左右。在过去几天,高峰时段到发热门诊去就诊的人数超过1.5万人,在瞬时增加的情况下,发热门诊确实是在超负荷运转,即使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大量人员排队的问题。
马国强说,要通过逐渐的引导,类似于发热门诊预约一样,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就诊,通过工作,最近两三天发热门诊外面大量排队的现象有所缓解。
对于武汉市医护人员和医院的物资短缺问题,比如防护服,马国强称,困难之一就是需要专家来及时研究欧标、美标的防护标准能不能转换成国标的防护标准,哪一类的欧标防护标准可以转换成哪一类国标的防护标准。
护目镜也出现了阶段性短缺。马国强称,目前为止,也是一个紧平衡。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这么紧张的、这么珍贵的、这么稀缺的这些资源,要用得恰到好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分配的过程中、使用的过程中,不能造成浪费。
关于口罩,马国强说,疫情出现以后,武汉也号召市民戴口罩,在这个过程中宣传不够,指导不够,导致医务工作者都希望用最好的口罩,都希望用医用口罩,这导致阶段性的口罩紧张。
马国强说,从生产能力上,从长期的供求平衡上来看,可能反映最紧张的、能力上不太容易组织的还是防护服。
杨云彦:患者无须承担任何医疗费用
除了武汉市,湖北其他市州也发生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而且形势也很严峻。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说,首先是全面强化基层主要是发热门诊和肺炎防控方面的力量。根据现有的物资供应情况,参照各地的确诊人数,其中收治的病人数,还有留观人数和发热门诊等等一些数量,测算各个县市的需求,全省统筹,保重点守底线,支持全省各个市、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满足运行的需要。
同时,通过其他途径,包括改建,新建,以及征用现有医疗卫生机构,比如一些民营医院。除武汉之外,其他市州新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70多家,预计将新增床位8000余张。
对口帮扶方面,杨云彦说,前一阶段,全国各地的医疗力量大多集中支援武汉市。下一步将视各地救治情况,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
另外,全面加强基层防控和救治力度,要求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预检分诊台或者预检分诊点,这对于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能力至关重要,也是一个瓶颈。比如,有的乡镇卫生院在门前广场新搭建简易的预检分诊棚,可以更好地满足发热门诊的需要。
杨云彦还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地方政府统筹解决,患者无须承担任何费用,因抢救治疗使用的药品和诊疗项目不受医保相关政策限制。对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再执行异地就医支付比例条件规定。
此文限时免费阅读。感谢热心读者订阅财新通,支持新闻人一线探求真相!成为财新通会员,畅读财新网!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武汉肺炎防疫全纪录(实时更新中)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东莞配电箱 http://dongguan.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