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4月16日电(张建新 朱芸)15日至19日,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抗癌协会、天津市健康教育中心将联合举办“第2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2019年天津市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癌路上,你我同赢”。
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王平教授介绍,近十年来,随着人们防癌治癌意识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得以通过体检和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我国的恶性肿瘤生存率比十年前提高了10%左右。本次宣传周活动期间,天津市肿瘤医院也将正式启动第三轮常见恶性肿瘤筛查项目,为天津市民免费开展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的基础筛查,探索符合天津市的肿瘤早诊早治模式。
肿瘤生存率十年上升10%
最新数据显示,10多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在天津市居民全死因顺位中,恶性肿瘤也已超过脑血管疾病升至第二位。最新癌谱表明,本市居民前五位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和胃癌。
“早期发现,早期进行规范治疗,是决定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王平院长介绍,得益于癌症早期筛查的不断普及和先进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技术,如今肿瘤在临床上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凶险”和可怕,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目前约为40.5%,与10年前的相比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在于早诊率偏低,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现已处于中晚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已经发生肿瘤转移,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幸运的是,通过主动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至少3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30%的肿瘤患者是能够做到早期发现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自己的高危因素、定期进行预防咨询、30岁以后每年做个体化防癌体检都是肿瘤得以积极防控、提高早诊率的有效途径。比如天津市排名前五的肿瘤,均是可以通过改善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做到有效预防的肿瘤:戒烟或拒绝二手烟有助于降低肺癌发病风险,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能够预防大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注射乙肝疫苗是能够有效阻断肝癌发病的途径之一,定期进行健康查体有助于尽早发现乳腺疾病。
肿瘤筛查助力提升早诊率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积极预防措施,并尽早进行规范化治疗,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在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以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的肺癌为例,肺癌也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吸烟越多,吸烟史越长,发病可能性越高,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不足20%。但如果40岁以上、常年吸烟、有肿瘤家族史的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及时掌握自身健康情况,得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
得益于近年来人们健康查体意识的提高,得以早期治疗的肿瘤患者不断增多。10年前,天津市肿瘤医院外科手术的肺癌患者中大部分都是中期及局部晚期,而现在70%是早期患者,其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都得以大幅度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前该院肺部肿瘤科七成以上是以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有机会接受这种微创手术的都是早期发现的患者。
王平院长提示,由于多数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开展疾病筛查是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目前能提高肿瘤防治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除肺癌之外,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天津市居民排名前五位的恶性肿瘤,都是能够通过相关影像学检查得以早期发现的病种。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东莞配电箱 http://dongguan.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