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了5G时代,关于4G网速下降这一话题铺天盖地的袭来。有人认为是5G的到来导致4G网速有所下降;也有人认为是运营商降低或限制4G网络速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网速下降?今天工信部通过中国政府网正式做出回应。
工信部回应全文:
关于“老百姓”反映的4G网络速率下降情况,我们综合分析了多个渠道的监测数据,包括国内第三方测速平台宽带发展联盟、国际测速机构speedtest、三家电信运营企业监测系统等。例如,宽带发展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全国4G平均下载速率为24Mbps,二季度为23.6Mbps;speedtest数据显示,10月全国4G平均下载速率为48.8Mbps,9月为45.3Mbps。 总体来看,近期全国4G网速整体保持稳定,但可能存在个别区域、某些时段下降的情况。主要原因是:4G用户流量增长和网络支撑能力提升还不完全匹配。据统计,2019年10月当月的DOU(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8.5GB,前10个月总流量同比增长超过83%,这给4G网络带来较大压力。同时,4G网速受用户聚集程度影响比较明显,如大型场馆举办演出、交通枢纽人流高峰期等时段会造成4G网速下降。
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电信企业监管和指导,做好网络建设和优化,保障服务质量。同时,我们将组织第三方机构持续开展全国网速监测, 并在对学校、医院、地铁线路和高铁站等重点区域4G网络质量监测发布的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的4G网络质量监测,不断提升网络体验。
早在8月22日工信部通信司司长闻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工信部之前从未、将来也不会要求运营商降低或限制4G网络速率。未来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对运营企业监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END
来源:中国政府网
责编/版式:王禹蓉
校对/审核:申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