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四川是劳动力输出大省,春节前有大量返乡农民工,农民工专列央视新闻也做了大量跟随式的报道,其中不乏有湖北返乡的人员。对于这些人群,四川省采取了哪些摸排、防控和引导的措施,又有哪些成果?
答: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农民工大省。春节前我们有大批的农民工兄弟姐妹回到家乡来过节团聚。按照近年来的惯例,在春节期间都要组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对农民工及其家庭开展走访和慰问的活动。今年的走访慰问,根据全省疫情防控的要求,重点突出了对人员的核实、排查、调查。
尤其是对从疫区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四川采取了上门登记基本信息、做健康随访调查、跟踪服务的这些措施,指导他们在家居家观察,对有症状的就及时引导他们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如果隔离治疗,对他们的家庭也及时开展慰问和心理疏导。
目前,对于返乡农民工的排查核实工作还在动态持续的进行之中。春节以后,一部分农民工他们将会回到务工地返岗就业,四川也将按照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这些农民工开展进一步的健康检查,并为他们出具健康证明,帮助他们顺利返回岗位上班。
有一部分要留下来在当地重新就业,四川也将在节后陆续开展相关的就业招聘会,但是四川将改变以往的服务方式,不采取集中招聘的方式,改为网上招聘,让农民工既能减少外出聚集,又能够找到他满意的工作岗位。总之,四川将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让我们的农民工朋友留得安心、走得放心。
问:关于目前我们全省的疫情防控是处于关键期,我想知道全省在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上有哪些举措和效果?
答:“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是四川省总体在疫情防控的一个宏观的政策。要做到这一点,大家知道防止一个传染病有三个最重要的环节,一是传染源的控制,第二是传播途径的有效阻断,第三就是易感人群的保护。做好这三方面,需要有一个科学有效、切实能实施的完整的工作体系。四川省有四方面来推进这个工作。
第一是依法依规防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们及时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响应措施方面,我们可以说织起了疫情防控网。
第二是要联防联控。在联防联控方面尤其有三个重点,第一是重点人群,对从重点疫区来的人员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随访、健康监测和后续服务。第二是重点区域,比如流动交通站、关口、边境等等这些方面,设置专门的健康哨点,宣传知识,有效监测疾病的相互扩散。第三是突出公共活动,应对传染病要防止人群在短时间的聚集,在短时间大量人口聚集的活动是造成呼吸道传染病最大危险因素,所以有些聚会的取消,一些活动的推迟,一些公共场所的暂时关闭,是保护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免受疾病危害的有力措施。
第三是群防群控。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响应尤其重要,所以要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让老百姓建立起人人健康、人人自我防护的意识。第二是属地化的责任,基层的组织、团体和志愿队伍,要把基层的防控工作在家家户户中都得到落实。第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一些重点场所和点位广泛开展适当适宜的消杀灭,包括有些场所要戴口罩。
第四是科学防治。在第一时间,我们组织了华西医科大学、四川省疾控中心等为主的有关医疗和公共卫生的专家,对全省的防治工作在科学有效推进方面进行了全程的咨询指导。同时,在这方面的科学防治还表现在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首诊制度的有效完成,实验室检测的安全准确有效,以及疾病治疗的规范,最后就是严格针对密切观察者进行随访到位、医学流行病学观察。
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与其它肺炎有什么区别?我们身体出现了哪些症状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救治?
答:肺炎是指肺部下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其中以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肺炎患者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
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与其它肺炎的区别:
一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接触史,包括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武汉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聚集性集体发病史。
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毒有所区别。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是一类RNA病毒,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后,会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于2020年1月6日被分离出来,属于冠状病毒β属。由于它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属于和SARS、MERS不一样的新分支,所以被称为“新型”。
三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方式不一样。细菌性肺炎要用抗生素,流感肺炎可用达菲。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α-干扰素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死亡率方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死率为1%到5%,2003年SARS病死率为9.6%。美国报道2019年流感肺炎死亡率6.9%,截至今天下午,我们国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是4547例,死亡是106例,它的死亡率我算了一下大概是2.33%,所以它的死亡率也不一样。
第二个问题是出现哪些症状我们就应该就医。我认为一旦出现了发烧,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的咳嗽等症状,同时又有到武汉或者是到武汉去旅行的,或者是来自武汉,或者是同武汉发烧、咳嗽的病人有接触史的这样的病人,或者是有接触发烧病人的历史,应该立即到当地开设了发热门诊的医院去治疗。
为什么是到当地,同时又是要到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去呢?因为我们省每一个发热门诊已经有标准化的预检技术以及流程,一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将有成熟的监测方法进行诊断,并且确诊后的病人能够及时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的冠状病毒一样,均对温度和热比较敏感,也就是在56℃的情况下就会杀灭,在乙醚、乙醇(酒精)或者是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这样的消毒剂均能杀灭,所以就让我们全社会大家都多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同时减少聚会,这是最好的一个预防的措施。
问:我省在疫情防控方面密集出台了系列的部署和措施,其中实施难度比较大的可能是人员排查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想请问如何能确保这项措施在基层落实到位?
答:在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里边,对重点人员的管控是重中之重。如果管人管不住,那么就没有办法有效切断传染源。所以围绕着重点人群的排查工作,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总的要求就是“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
这几天四川加大了对各个地区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尤其是管人方面的措施等情况的督查检查。
第一条,靠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第二条,要善于运用属地化、网格化、信息化这样的现代治理手段;第三条,就是靠我们广大一线的党员干部、专业人员、志愿者,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这样我们看似冷冰冰的管控措施就能既严肃认真,又充满情感和温度,这就有利于在政府、社会和群众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防控措施的落地。
问:现在一说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就担心自己和亲友被隔离,请问在具体的什么情况下会被隔离?
答:隔离是我们控制传染病流行非常重要的手段,隔离简单讲就是把传染源或可疑传染源与健康人群分开,尽可能减少暴露,减少疾病的传播,这是它的主要作用。哪些人群需要隔离呢?病人、疑似病人需要在医院集中救治隔离,还有密切接触者也需要隔离。
密切接触者为什么需要隔离呢?因为密切接触者和病人有近距离接触,这些人当中可能有隐性感染者,有轻症病例,他可能作为传染源,如果不隔离的话,他会让疾病在人群中传播。
哪些是密切接触者呢?包括有这几类人:第一是与病人共同居住、工作、学习或者与其他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第二是诊疗、护理、探视、陪伴的人群,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或者是与病人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群;第三是与病人同乘公共交通工具,而且有近距离交流接触的这些人群。这些人群都需要隔离。我们对密切接触者采取了集中、单间隔离,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减少疾病的传播。
为了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减少疾病的传播,所以说我们对密切接触者要单间隔离14天。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又正值春节期间,建议大家少出门,这也是给你最好的保护措施、预防措施。
问:现在四川省设立了多少个发热门诊?多少个定点医院?救治床位和隔离治疗区的情况是如何的?还有我们医药耗材目前短缺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如何补充?
答:现在四川省在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集中观察医院方面做了比较全面周到比较预前的整体安排。发热门诊方面,我们已经在第一时间有2011家医疗机构开放了发热门诊,这么多天来数万名医务人员日以继夜在发热门诊开展工作,目前已经有7.5万诊疗量。绝大部分人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个别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也在发热门诊得到第一时间的发现、第一时间的隔离、第一时间转到定点医院治疗。
定点医院方面,我省共设置了27家省市级和187家县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共紧急开放床位2273张,负责集中收治确诊患者,到目前整个全省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总共是228例,只用了定点医院10%左右的床位,所以床位足够可以用,还有很大的收治空间预留好了。
定点医院方面的主要治疗策略,四川是“四集中、一远程”,四集中就是定点医院一定是传染病医院一定要在就近设置,远程转运容易造成转运过程的污染、传染和病人救治的耽误,所以我们是好的医生、好的设施、好的设备都集中在病人就近发现地方的定点医院,来保证他就近得到集中治疗。四川省已经启动了远程会诊系统,确保在每个定点医院救治的患者都得到一致的高水平救治。
除了现在医院的调度和安排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我们还准备了30家后备定点医院。如确诊患者持续增加,我们将及时启动后备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确诊患者,全力保障全省医疗救治有力有序。
有很多密切观察者被及时排查出来,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也为了那些密切接触者能在第一时间,因为密切接触者一般发病在四五天,甚至有的在10天以后才发病,为了及时让两方面人员都得到保护,我们把密切接触者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集中隔离的观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清
原标题:四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