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无论从球迷角度还是从商业角度,世俱杯都被看作是一个鸡肋的赛事,虽然是国际足联为了拉近各大洲联赛球队的距离所举办的赛事,但从赛制及举办时间来说都难以平衡不同开打时间的各大洲联赛,导致各队状态和应战态度等都差次不齐。

有鉴于此,国际足联正计划一个新赛事代替世俱杯,即将在2021年推出,而中国更有望成为首届赛事的主办国,这项赛事将与现在的世界杯类似,都是每四年举办一届在6月举行,将有24支俱乐部球队参加,其中包括12支欧洲球队.两支亚洲球队.5支美洲球队和2支非洲队伍。球队将分成8个小组,每小组第一获得晋级淘汰。

而参赛名额的诞生,理论上先是从各大洲的冠军联赛球队产生,东道主的联赛冠军将占其中一个名额,因此假如比赛真的在中国进行,恒大或上港等强队很可能代表亚洲出战,当然已经有了两次世惧杯比赛经验的恒大,参加这类赛事也一度不会陌生。

从种种情况来看,国际足联这做法都算比较妥当,第一改变了现有的参赛球队有限的尴尬,让比赛更具规模与影响力,第二其实最近中国一直有举办世俱杯的意愿,假如改革后的第一届赛事就能落户在中国,无论从市场影响力还是商业营销等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商机。

但对于东道主中国来说,也将有不少考验,因为虽然现时国内有很多大规模的体育场,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草坪状况就绝对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由于长期对此的忽视,中国在草坪种植技术以及维护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去年来中国打国际冠军杯的尤文甚至将自家养殖的草坪都带过来比赛,而曼城也曾派出草坪养殖当面的专家到鸟巢进行草坪维护,试问一个当今世界其中一个最大影响力的竟连草坪都维护不好,这绝对是一件贻笑大方的事。
除了基本设施之外选举办地同样重要,像一些中超球市较发达的地方有时候反而没有好的效果,之前的多支豪门都曾到广州上海等地打国际冠军杯,可是上座率都非常惨淡,也许球迷们看多了,就会觉得没什么新鲜感,去一些内陆的地区可能更有市场。像今年年初在广西举办的中国杯就是最好的例子,以二队出战的国足同样有好的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