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四
本是万家团聚
享受亲情、友情的日子
以救死扶伤为初心和使命的
这样一行人
他们放弃休息
告别家人
带上松江人民的重托与关爱
选择向武汉逆行挺进
他们就是由
19名医务人员组成的
松江医疗队
致敬!最美逆行者
↓↓↓点击视频,感受最美逆行者的力量
1月28日中午,松江16名医护人员肩负使命奔赴“武汉防疫一线”,加上昨晚提前出发的3名医护人员,松江共派出19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3岁,年龄最小的26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区委书记程向民在为队员们送行时指出,你们在关键时期积极支援武汉疫情救治防控工作,表现出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共克时艰的使命担当,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希望大家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不负上海人民、松江人民的厚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程向民叮嘱队员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科学部署、严格执行,切实做好各项医疗保护措施,并表示将在后方全力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当好前线队员们的坚强后盾,期待大家平安凯旋。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谦等前来送行。
最美逆行者
他们是年长父母的儿女,他们是年幼孩童的父母,他们更是可敬可爱、舍小我为大我的医务工作者。无论是17年前“非典”时冲锋在前的“老兵”,还是首次背着行囊赶赴战场“新兵”,大家都有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做好防护,不辱使命,战胜病毒,平安回来。”
据了解,按照上海市卫健委统一部署,上海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医疗队,主要来自区级二级医疗机构,松江自愿参加支援的19名医务人员来自区中心医院、方塔中医医院、泗泾医院、九亭医院和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他们均为医院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的骨干力量。作为上海市援鄂第二批第五组普通患者救治医疗队成员,奔赴武汉后,他们将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注入“新鲜血液”。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涕泪沾襟
待到疫情控制时,就是“勇士”归来时。27日19时许,松江区3名医护人员登上了开往武汉疫区的Z257次列车。19时04分,送行人员从上海南站发来了一张三人合影,照片是在Z257次列车上拍的,戴着口罩的护理人员比起了必胜的手势,即便隔着口罩,也不难看见她们的自信的微笑。
因为是临时通知,着急赶往上海南站和大部队会合的她们都没来得及吃晚饭。绍兴姑娘于文杰是泗泾医院呼吸科的一名普通护士,今年春节,父母也留在松江陪她“值班”。晚上5时许,接到出发电话时,父母已经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爸妈,等我从武汉回来再吃!”这位1993年出生的姑娘在出发前,急匆匆地跟父母告了别。
“前几天就知道随时都可能出发了。”九亭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黄晓莉说,大年三十晚上报名后便回家收拾好了行李。从那时起,丈夫便和她一起“待命”了。27日下午,她还在岗位上忙碌,接到出发通知后,丈夫便从家里赶到九亭医院送她前往上海南站。说起此次前往武汉,今年43岁的她坦言最怕读初三的儿子分心,为了不让15岁的儿子担心,她甚至没有告诉暂时不在身边的儿子。
李春花也是九亭医院的一名护士,去年年底她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三十晚上接到单位电话后,她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此前一直瞒着家人的她上了火车之后犹豫再三,才把去武汉支援的事情告诉远在山西太原的亲人。提起家人,她几度哽咽:“父母早些年就去世了,如果他们知道这个情况,也一定会支持我的。”
疫情就是命令,出发的号令一到,顾不上一一告别,她们便立即奔赴“战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涕泪沾襟,只有令人感动的实际行动。因为有她们的存在,武汉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便多了一份希望。
“随时都可能出发,手机音量调到了最大”
“知道随时都可能出发,手机声音特地调到了最大,生怕不能及时接到通知。”“行李几天前就打包好了,今天总算要出发了。”今天早上9时许,便有医护人员陆续赶到松江区卫健委集合了,不少家属赶来送别。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是义不容辞的。”今年45岁的柴丽莉是松江医疗队队长,她是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感染科的一名“老兵”。17年前“非典”疫情时,年纪尚轻的她自愿报名投身防疫隔离一线;17年后,面对武汉疫情,她依然冲锋在前。1月23日晚,刚刚脱下白大褂的她听闻上海正在征集第二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成员,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是感染科医生,我去!”1月23日晚上近12点,小松致电采访时,她正在收拾行李:“我跟家里人都讲好了,随时准备出发。”言语中满满的自信,在传染科历练多年的她早已身经百战,对于即将到来的“寒战”她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说起家人,她特别提到了在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丈夫:“都是医务工作者,我爱人特别理解我、支持我,家里有他我放心!”
除了老将,也有新兵。松江区中心医院主管护师顾瑞莲是一名6岁孩子的妈妈,昨晚自愿报名参加支援后,她便将孩子托付给了自己的母亲:“别担心,照顾好孩子,我会平安回来的。”母亲则反过来安慰她说:“你放心去,孩子有我呢!”泗泾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唐彩芳也是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临行前一天,她还在医院忙碌。今年32岁的她说:“没有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家人都很支持,孩子有老人帮忙照顾。”同样是母亲的刘双园来自泗泾医院,提起家人,看上去一脸稚气的她忍不住流下泪水:“本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结果今天早上出发时年幼的女儿哭得让人心疼。”
为了国家 放弃小家
武汉疫情牵动人心。1月21日,区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生高得勇退掉了回老家山东的高铁票,他对妻子说:“今年医院肯定很多事,我就不回老家陪爸妈过年了,你和女儿一起回去吧。”一听说上海要选派医生支援武汉,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此去武汉疫区,他只告诉了妻子和长兄,还特地叮嘱他们不要告诉75岁的父亲:“爸爸年纪大了,不要让他为我担心。”
方塔中医医院呼吸科护士邢丽莎老家也是山东的,尽管家中孩子还小,同事眼中踏实肯干的她这次也毅然报名去武汉支援。报名后,她也没有告诉远在山东的父母。远亲尚可隐瞒,但日日生活在一起的儿子必然会惦记妈妈,她跟年仅3岁的儿子说:“妈妈要到外地去工作一段时间,你在家要乖一点哦。”当儿子问他为什么要去外地时,她笑着说:“因为外地有很多人生病了,那边的医生阿姨忙不过来啊!”
区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盛春风生在湖北洪湖,在武汉大学读书8年,得知有机会回乡支援,她非常高兴,就像圆梦一般。其实,即使她回到了故乡,也可能进不了家门。
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群被称为“战士”的白衣天使,也会害怕、也有牵挂,但是面对疫情,他们不仅没有退缩,很多人报名前甚至都没来得及跟家里人商量。祝福他们平安归来,祝福武汉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群逆行英雄
期待她们平安凯旋!
医师
柴丽莉
盛春风
高得勇
朱嗣伟
杜明
宋海峰
吴俊楠
护士
顾瑞莲
赵小燕
姚晖
邢丽莎
吴海燕
王叶琴
唐彩芳
刘双园
叶海燕
黄晓莉
李春花
于文杰
▲19名医护人员
文字:王梅、王颖斐
摄影:秦天、张哲伦
视频:秦天
原标题:《疫情就是命令!松江19名医护人员出征驰援武汉》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