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跑道”养鳜鱼可亩产5.7万斤?!一文揭开“跑道养鱼”神秘面纱

2019-07-01 14:58:43浏览:4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整理报道,此前,本平台发布了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引进室外循环水的技术,在循环流水养殖槽内养殖鳜鱼的报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整理报道,此前,本平台发布了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引进室外循环水的技术,在循环流水养殖槽内养殖鳜鱼的报道,许多读者对此表示深感兴趣。(详情请点击往期文章:高!89m2鱼塘养1万多尾“跑道”鳜鱼,产量翻6倍、产值翻10倍!内附视频)

  89m2产7688斤“跑道”鳜鱼,每m2产值2580元

  据宝应县水产局发布消息,随着最后一网的捕捞,江苏水仙实业公司的89平方米循环流水养殖槽内鳜鱼产量定格在7688斤,每平方米产量达86斤,折合成亩产量达到57362斤,是传统池塘养殖产量的50倍,鳜鱼养殖大获成功。

  据了解,2016年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在市水产站和宝应县水产局的协助下兴建了3条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水槽,前两年以养殖草鱼为主,但受市场价格影响,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效益不佳。

  为提高水槽养殖效益,探索水槽适宜养殖新品种,2018年6月初,该公司在一条水槽内投入8厘米的鳜鱼苗10450尾,采取全人工驯化的方式,经过4个月左右的养殖,鳜鱼成活率83%,饵料系数5.1,出池平均规格472克/尾,塘口交易价30元/斤,每平方米实现产值2580元,单条水槽实现纯利润13.4万元,水槽养殖“高密度、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得到彰显。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跑道”养鱼充满了好奇,下面让小编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跑道养鱼”?

  水库水塘养鱼司空见惯,但是“跑道养鱼”想来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听说。那么什么是“跑道养鱼”呢?为了了解其中奥秘,我们专门拜访了一位资深的养鱼大户——王家井镇沿江新村的周恩平,带大家一起看看何为“跑道养鱼”。


  为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有着30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周恩平多次前往萧山、余杭以及安徽、江苏等地考察相关先进养殖经验,并一次性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绍兴地区第一个“跑道养鱼”实验基地。据周恩平介绍:“这种养殖模式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通过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引进,学名叫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也叫‘跑道养鱼’。”

  “跑道”施工期间

  所谓 “跑道”,其实是由304不锈钢构成的5个养殖水槽,每个水槽长28米、宽5米、深3米。在传统的养鱼模式中,一般水塘或者小型水库中的水是相对静止,鱼在水中自由活动,而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颠覆了传统,一字排开的养殖水槽两头装着拦鱼栅,前面的“推水增氧”装置使两边塘水24小时循环流动,后面的吸污装置则时刻收集鱼粪残饵。把鱼限制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而让流动的水不间断地在“跑道”内流过,带来氧气、食物,带走粪便、残渣。

  位于“跑道”前方的增氧水泵房

  推水增氧让一塘静水动起来,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残存的饲料,顺着循环水流进入吸污水道,约80%可以被回收制成有机肥,剩下20%,则由已经建成的鱼塘底排污系统收集利用,整个过程零水体外排。外围鱼塘里饲养了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还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水质。

  五条养殖“跑道”

  “跑道养鱼”三大优势

  那么,“跑道”养鱼相比传统池塘养殖究竟具有哪些优势呢?

  1、提高了养殖效率:5条“跑道”=50亩鱼塘

  据周恩平介绍,在700平方米的跑道中,今年一次性投入了鲈鱼17万尾,鳊鱼4万尾,平均一个“跑道”内有4万尾以上的鱼,水槽里的鱼儿争先恐后地顶着水流不断摆尾,哗哗作响的水面上,满是鱼群密密匝匝黑黢黢的脊背和鱼尾甩起的耀眼水花。而这还没有达到每条“跑道”的满负荷。

  5条“跑道”相当于传统养殖方式的50亩鱼塘的养殖量,而存活率比传统养殖模式要高30%以上。且因为鱼相对固定在一处,使得饲料只需集中投放,饲料利用率提高20%左右,鱼可以长得更快,可以比其他养殖户更早捕捞上市,获得更高的利润。

  位于“跑道”后方的吸污水道

  2、减少了养殖成本:人工、鱼药、“清淤”等费用大大减少

  以往在投料、施药、捕捞过程中,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50亩左右的鱼塘,在捕捞季,需要雇佣十几人进行拉网式捕鱼,效率不高且成本巨大。而新型的养殖模式下,投料、施药均只要一人就可以轻松操作,捕捞时也只需两名工人即可胜任。且鱼药的使用大大减少,周恩平笑着说:“整个夏天都没用过鱼药,鱼照样活蹦乱跳。”

  应急氧气设备

  传统的养殖模式下最大的成本就要属3-4年一次的“清淤”了,“清淤”是指在3-4年左右的饲养周期后,每个鱼塘需要将水抽干,然后将塘底的淤泥翻开,把更深位置的土壤翻上来将淤泥盖下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如果不及时清除,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低、水层变薄、溶氧量下降、鱼病大规模爆发等重大问题。

  而“跑道养鱼”的新模式能及时通过吸污水道的抽水机,将鱼类排泄物和一部分饲料残渣及时的排往集污区。不但可以跳过“清淤”的这个高成本步骤,而且集污区所收集的废弃沉淀物更是不可多得的肥料。

  3、提高了水产品质:“跑道鱼”长势快,品质高

  “小水体养鱼,大水体养水”的概念,使得鱼类有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丰富的氧气,极少的鱼药投放使得“跑道”中的鱼不仅长势喜人,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年5月投放的第一批鲈鱼苗,最快可在10月底之前捕捞,预计第一批捕捞的鲈鱼个体将在8两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要。

  尝到新模式养鱼的“甜头”的周恩平格外重视水体的保护。他还在一部分水塘区域种植多种水草及荷花等植物,建立科学又美观的生态清污体系,在落实五水共治的同时,打造一个风景秀丽的高效水产养殖基地。

  集污区

  有利亦有弊,“跑道”养鱼你怎么看?

  近年来,业内不断有人尝试循环水“跑道”养殖鳜鱼,同时有不少养殖成功的案例涌出。当然,这种养殖模式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如启动成本相对较高;管理精细化程度高,对养殖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除养殖技术外还必须精通其他的技术,如排除一些水电等设备故障等;必须有稳定电源供应,不能断电等。

  因此,大多数人对于循环水“跑道”养鱼的看法不一。对于循环水“跑道”养鱼,你如何看待?(请投票)

  循环水“跑道”养鳜鱼,你怎么看?(单选)

  a、​想尝试

  b、继续观望

  c、没兴趣

  有其他看法,请在文末留言

  本文综合整理自【宝应县水产局 、王家井镇】

  【关键字】:  跑道 鳜鱼 跑道养鱼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风存美妙滋味 TCL推出首款国家新一级风冷双变频冰箱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