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执法权
文保志愿者眼睁睁看着偷拓者溜走
这个“文物贩子”实质上不是贩文物,而是“靠吃文物赚钱”。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重读南京寻访团”团长李欣告诉记者:“当时我们立即报了警,但由于没有执法权,只能眼睁睁让偷偷拓片的男子溜走。”
从事档案工作的李欣,特别醉心于南京历史文化。作为队员,他也参加了20日的活动。他介绍,萧憺墓石碑是我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南朝碑刻。其碑文楷书3096字。碑文虽有脱落,仍能辨认的尚有2800余字,是书法珍品,全称《梁侍中司徒始兴忠武王碑》,由徐勉(466年-535年)撰文,著名书法家贝义渊书写。康有为称之为“戈戟森然,出锋布势”“尤为异宝”。“当时市文广新局立即通知了栖霞区文物局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因为大家很担心拓片的人再回来。在等待过程中,市文广新局判断铁门上的锁不是文物部门的,应该是拓片男子把原来的锁敲掉后自己装的锁,完全把石碑当成自己家的一样任意拓印。”
李欣说,根据中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重点或者一级文物的拓片绝不允许私人在市场上销售,牟取暴利。他上网查了下,“如果是直接拓下来的拓片,至少能卖到5000元。”
无独有偶
南朝萧融墓成为附近居民的晾衣场
记者昨天在萧憺石碑屋外看到,这里已经被“铁将军”把守,且一看就是一把新锁。原来,9月20日,最终由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郭勇带了把新锁赶至现场锁住铁门,并带走了作案工具。此事警方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无独有偶,文物保护志愿者中,二队、三队在位于南京炼油厂内的南朝梁桂阳简王萧融墓前也发现了不和谐的一幕。桂阳简王萧融墓在炼油厂小学外,成为居民区中一处公共区域。存世的两辟邪,一侧辟邪竟成为居民晾晒衣物被褥的支架,“还有小孩在石刻上爬来爬去,这些行为我建议应早制止,因为对文物保护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