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壁垒高 国内龙头领先全球〓≡

2020-02-01 02:53:05浏览:0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作者| 毕然 编辑:白露 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类,目前以碳材料为主。其中市场应用程度比较高的是碳材料中的石墨

?作者| 毕然 编辑:白露

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类,目前以碳材料为主。其中市场应用程度比较高的是碳材料中的石墨类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占据较大份额。同时各大负极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未来新型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是目前看来最有可能在未来大规模应用的新型负极材料之一。

据最新报道,美国新奥尔良初创公司Advano近日研发出含硅纳米颗粒的碳基体,可应用于不同浓度的石墨负极。浓度越高,存储容量越大。为了增加电池容量,生产商可以在负极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硅纳米颗粒。该硅碳基体有效解决了充电过程中,传统硅负极膨胀破坏电池内部结构电的棘手问题。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智能装备产业蓬勃发展,但电池容量导致的续航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新型电池商业化仍遥遥无期,对于时下商业化量产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材料方面的改良是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业内专家称,如果将石墨负极换成硅负极,电池容量可以提高大约10倍。而且目前锂硅电池技术已成熟至接近商业化应用。预计未来几年内,锂硅电池将大量应用,大幅提高手机、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的续航能力。

近年,工信部发布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版),在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除占据电池负极材料主流地位的石墨材料之外,硅碳负极材料亦被列入其中。目前,国内包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以及杉杉、贝特瑞、翔丰华等负极企业,均在积极开展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市场预计到2020年,国内硅碳负极材料市场空间将达50亿元。

按照工信部提出的行业技术发展目标,到2020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业内普遍认为,采用石墨负极材料已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而目前已成功达到这一能量密度的三家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力神电池均采用的是硅碳负极方案。其中,国轩高科制备的高镍NCM811三元软包样品,已于近期通过科技部的中期检查,在能量密度达到302Wh/kg的基础上,循环寿命也实现了1500周的突破。

受益的公司:璞泰来(江西紫宸)、杉杉股份、中科电气(星城石墨)、中国宝安(贝特瑞)

1、璞泰来:格局好,产能、客户优质,在新一轮周期中有望获得更高份额。

2、杉杉股份:人工负极材料龙头,加速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

3、中科电气(星城石墨):客户结构优化,成长潜力大。

4、中国宝安(贝特瑞):天然石墨龙头,企业客户优质,新型负极材料量产。

来源:巨丰投顾

作者:毕然 执业证书:A0680618110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小米第一次直播发布会,来看看“雷布斯”演讲功力如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