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媒体:和“武汉人”在一起 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武汉人〇①

2020-02-01 04:09:28浏览:0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  原标题:我们怎样和“武汉人”在一起?  宋馥李/文  写下这个标题,内心略有悲怆。  连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疫情防控
                

  原标题:我们怎样和“武汉人”在一起?

  宋馥李/文 

  写下这个标题,内心略有悲怆。

  连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疫情防控全民动员,已经席卷中国大地。

  几天前,我们还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知之甚少,不以为然。直到武汉“封城”,举国震惊。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真正对源自于武汉的疫情,有了足够的重视,开始意识到:那不是别人的事儿,那不仅是国家的事儿,那也是自己的事儿。

  从足够重视,到补课相关知识、到主动做出防护、到劝说身边人,我们大致经历了这样的认知提升过程。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过一丝恐慌:如果疫情肆意蔓延,真如洪水猛兽般破门而入,我们如何让自己大难不死?如何保护家人免受侵袭?这句不一定说出口的话,或许都在我们的心里搅动过、翻腾过。

  连日来,我们看到了各地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驰援武汉,看到了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捐款捐物,看到了武汉市民组织车队提供保障,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

  但在一片昂扬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混乱和异样,一些地方歧视武汉车辆和武汉籍游客,一些地方采取封堵的方式画地为牢,大量“武汉人”的信息在社交媒体被群发滥发。

  这里的“武汉人”当然不是指武汉籍,他们或许在这个城市生活和工作,或许只是短暂的旅行和经过,却在一场突发的疫情中,被人为定义成一个群体。

  和“武汉人”在一起!不应该只是政治上的表态,不应该只是精神上的鼓舞,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

  善待“武汉人”,这像是一句废话,却是我们当下的一道选择题。面对危机,怎样选择都可以理解,可以被允许,但选择真心善待,却是公民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法制社会的应守之法,也是现代社会的应循之伦。

  选择善待“武汉人”,不应该在他们无家可归的时候选择禁入,因为这种拒绝,本身违反法律,违反常识,也违反世道人心。

  因种种原因离开武汉的人,就像被“封”在武汉的人一样,都曾是和你我一样、手足无措的同胞,不应该让他们遭受歧视和困厄。

  选择善待“武汉人”,不应该在他们的个人信息泄露时,还动手转发,大肆传播,将他们归为异类,并示众你的朋友圈。

  为了防控疫情所做的溯源调查,他们的信息应该被严格保密并妥善存放,不应该恶意传播,造成另一种恐慌。

  选择善待“武汉人”,不应该当湖北牌照的车辆经过时,横加阻挡和拦截,他们可能恰恰需要提供便利,参与疫情处置。

  控制疫情传播,绝非等同于阻断一切交通联系,交通管制一定要配套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选择了画地为牢,也就选择了自私和偏狭。

  上述的种种乱象,其实大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有例可循,有法可依,这昭示我们,越是紧迫,越要清醒;越是群情激昂,越要谨小慎微。

  眼下,全国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涉及人口超13亿,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全民动员,全民抗战。

  紧急状态下,为了防控疫情而采取的手段,相信我们都可以理解并配合。但紧急状态,并非可以滥用权力的真空时段,无论公权还是私权。殷鉴不远,很多肆意违法之事,就是假公共利益的外衣,才得以横行无忌。

  公权力当然不可滥用,但私权同样不可滥用,怎样和“武汉人”在一起,怎样善待“武汉人”,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各地的社会治理能力,也照出了你我的“真善”与“伪善”。

                                 
        
点击进入专题:
    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责任编辑:张玉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NBA那些扯淡言论:武圣称浓眉强邓肯10倍,你来之前我们已是冠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