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LD换了工作,总是闹手上的电脑不好用,想买个电脑提高工作效率,美其名曰,"这样能每天少加会儿班,多些时间陪儿子"。
正巧3月份有两个分剁的小弟都要出门,一个去日本出差,一个去香港旅游,作为大妈哏都的剁主,以超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们,走之前都答应帮我看看,考察对象是Surface Pro 6和MacBook Air,主要考虑LD的工作性质,这两款完全可以胜任,具体就看哪款更划算了。
中间过程不提了,最后是去香港的小弟帮我买的MacBook Air。
他买完我就想,得把港版的充电器换了,一是丑,二是个头大,外出还要带着转换插头,太麻烦了。
「链接」
手上有一款之前买的Anker 30W PD充电器,跟LD一说就被拒绝了,理由是黑色太不搭了……
说来也巧,机器到手没两天,Anker GaN 30W PD充电器就发售了,而且是白色的,立马入手。
也一起入了一同发布的USB-C to Lightning数据线
把我手头上支持PD快充的设备都拿出来了。Anker这款GaN PD充电器仍然延续Anker产品一贯的包装风格,白底天蓝色点缀,十分简洁。
去繁从简,就不搞什么开箱了。把手头的三个PD充电器放在一起对比一下,立马见分晓。
三者都是30W充电器,个头上Anker GaN PD充电器毫无悬念的最小,黑色的Anker PD充电器次之,港版MBA的充电器我不想评论了……
设计上黑色的Anker 30w PD充电器插脚可折叠,另外两款都不可以。
以上是外观和设计上的差异。
重量也是跟个头成正比的,没悬念的港版MBA充电器最重130g,Anker 黑色30W PD充106g,Anker GaN PD充电器仅 55g。
经过这两项对比,反正外出我肯定是更愿意带着Anker GaN PD充电器的。
再来个插上的效果对比,因为MacBook Air的充电器需要转换头,所以直接不带它玩了。Anker GaN充电器的宽度要更大一些,而且通过对比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它没有充电状态指示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体积上的考虑砍掉了状态指示灯,如果不是的话,还是希望能有的,要确实是因为体积原因,我想我会选更小的体积。
对比完了差异,再单独看看细节。Anker GaN PD 充电器的尺寸为35*38*41mm,我能想到的跟这个尺寸比较接近的充电器,只有苹果那个经典的"5V1A"了,但是那个5W这个30W……
外观上整体为白色,左侧为Anker logo。与苹果原厂充电器全亮面设计不同,Anker GaN PD 充电器的表面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形式,侧面及底面采用了哑光处理,抗划痕能力比较强。
底部是一些产品信息和参数,因为产品本身已经比较小了,再容纳这么多信息,通过图片可能不太容易看清,大家比较关心的输出参数如下,支持5V/3A、9V/3A、15V/2A、20V/1.5A输出。
Anker GaN PD 充电器顶面为亮面设计,而且顶面采用了微微拱起的弧形设计,相比较方方正正的样子而言,更加圆润,个人认为设计上更加讨喜一些。充电器的USB-C接口并没有设计在顶面的中心位置,而是位于偏下接近底边处,这样感觉没有破坏顶面的整体性,光滑的弧形的顶面摸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相信看到这,大家也会跟我有同样的疑惑,为什么Anker这款充电器能做到这么小,它名字里的GaN到底是什么?
GaN啊,我也不懂,惊不惊喜~但是我特意研究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做个初步的了解,更欢迎专业领域的大神前来科普!
GaN,中文氮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首先,GaN具备高开关频率的特点,这是决定这款充电器体积和重量的关键。高开关频率可减小和的体积,进而使充电器的体积和重量大幅减小。另外,GaN还具备低损耗特性,可降低导阻带来的发热,在我理解,既然损耗降低了,那么效率就相应提高了。
原理的东西说多了就枯燥了,而且我也不懂,还是实际测试一下来得直接。
提前把MacBook Air用到完全没电,测试充电数据,图中数据为19.52V/1.41A,基本达到20V/1.5A输出的满跑状态,27.58W的输出功率相对于30W而言,效率接近92%,GaN半导体的性能表现名不虚传。然后,在整个充电过程中我就一直盯着,每5分钟记录一下电量百分比,大约每十分钟测试下充电器侧面的温度。
从晚上9点开始充电,10点10分充到51%,11点28分充满,全程用时148分钟。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充电曲线,可以看到,MacBook Air使用Anker GaN PD充电器的充电曲线基本近似于一条直线,说明整个充电过程相当稳定。
再看看充电过程中,充电器自身的温度情况。
室温约25度的情况下,开始充电后一会儿,温度约36度,之后温度慢慢攀升至最高约46度。充至90%以后,温度开始回落,100%时温度约为41度,没拍但是记下了。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Anker GaN PD充电器发热情况也是低于普通的PD充电器的,正是因为自身发热损耗低,才保证了较高的充电效率。
充电功率的变化基本与温度下降时点一致,接近充满时,功率降至20W以下。
看看iPad Pro剩余电量25%时的充电数据,14.42V/1.98A 28.5W功率更高,不知道跟C2C、C2L线都是anker的,适配性更好有没有关系,不过单从Anker的C2L数据线 22AWG的导电材质的电芯面积大,电阻率低的特性来看,还是有可能的。但不管怎么说,用Anker GaN PD充电器给iPad Pro充电,同样达到接近满跑的状态。
最后,Anker GaN PD充电器给switch充电的数据为14.7V/1.07A 15.71W,与手里的黑色Anker PD充电器给switch充电的表现基本一致。
Anker的C2L数据线,除了实现对iPhone、iPad Pro等设备的高速充电之外,还可以在MacBook和iPhone、Ipad之间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一举多得。
综合感受
这是一次基于更小巧、更便携需求的剁手,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保证性能稳定。
从实际使用体验看,Anker GaN PD充电器在体积和重量上较MacBook Air的原厂充电器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性能上又完全不输对手,那么,我觉得我这次选择是蛮正确的。
此外,作为一名Anker粉,我从来不会回避Anker产品的价格偏高的现实,但不可否认品质也是相当过硬的,而对于Anker GaN PD充电器而言,虽然已经够小、够轻、够稳定、够快速,满足了我们对充电器的一切幻想,但我觉得它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插脚不可以折叠,也许是我太苛刻,可是如果插脚可以折叠的话,所需的收纳空间将更小,更加便于携带。
无论如何,GaN开始逐渐应用于充电器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意味着充电器将进入更轻、更小、更便携的新时代,我们一起期待着GaN充电器大范围普及的日子早日到来~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