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月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温州市核心片区江滨单元(0577-WZ-HX-04)控制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温州市核心片区江滨单元,东至灰桥浦,南至黎明西路,西至环城东路及飞霞北路、北临瓯江,总用地面积约为187.70公顷。本单元居住人口容量控制为7.5万人。
该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87.70公顷(2816亩),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77.86公顷,特殊用地0.35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9.49公顷。
该单元功能定位为温州市核心片区重要组成部分,集时尚商业、商务与品质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江综合居住片区。
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点击上面看大图)
用地布局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
本片区内规划快速路为江滨西路,宽度50米。主干路为黎明西路和环城东路,宽度28-32米。次干路为瓯江路和江浦路南段,宽度24-30米。
本次规划以九山斗城的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等自然山体为背景,瓯江及塘河水系为骨架,整体形成“山水相拥、宜居门户”的空间意向。以滨江绿化带和塘河绿化带为依托构筑起沟通山水的环状公共开放空间。
片区风貌控制上,关注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现状,塑造山、江、城、河相互关联的风貌景象,并注重建筑色彩的相互协调。
结合瓯江路、环城东路、永楠路、江滨西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及沿河绿化带等,塑造宜人慢行空间。
02
温州古城以东,大南门与江滨路之间,这样的核心地段,对温州人来讲总有抹不去的回忆。
在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温州人熟悉的白鹿影城消失了,变成绿地,作为视觉廊道和公共空间,连接公园路与黄垟河。
白鹿影城。来源:温州商报 陈佳 摄
温州灯具市场、温州装饰城、大华文具/家电总汇等市场相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住宅用地,以及一所中小学。
温州第二职业中专规划搬迁至瓯江口新区,温州技师学校也已搬迁至滨海,两处老校区在规划中也都将被替换成了住宅。与之同时消失的,还有黎明西路沿线的那些老式商务楼,仅有较高的电信大楼和国贸中心保留。
温州第二职业中专。来源:学校官网
当然,也有一些亮点。欧洲城这个商住一体的项目,在规划中以住宅用地出现,但欧洲城向东、向西沿城市主干道的地块,均规划为商业用地。
将来,这里有望形成以欧洲城为中心的商圈。不过,欧洲城内部当前稍显混乱,今后该商圈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欧洲城的运营能力。
欧洲城夜景。 来源:温州日报 杨冰杰 摄
黄垟河沿岸均为绿地,东段矮凳桥路以南、垟儿路以北,则出现了商业、体育、文化等多功能用地,有望打造滨水街区。
关注“楼市温州”
阅读更多原创爆文
03
这一片是城市核心地段,但江滨西路以南区域,其形象与地段本身不符,或许主干道两侧形象还过得去,像矮凳桥路、垟儿路这些次干道沿线环境不是很好,这一轮“大拆大整”也绕开了这里。
同时,这里的几个老市场,大多由仓库改造,也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设计落后、硬件老化、土地利用率低、停车难等现象,发展受到制约,确实有外迁扩建的必要。
矮凳桥实景图。来源:百度全景
此前,就有网友在楼Sir一篇文章下面留言,称“大拆大整”的资金应该全力投入在黎明西路这样的城市核心地段,这样才能更快地出城市形象。
楼Sir认为这有一定道理。这一回,从规划看,这一片的拆迁势必会启动,但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
这个规划对片区当前唯一在售的新盘——奥园大发·宸央,确实是个重大的利好,因为片区环境将重塑,这对该项目是重大的支撑。同时,根据这回的规划来看,增加了大量住宅用地,预计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多个新建商品住宅小区。显然,这对老城区有情结的土豪们,今后选择余地会大大的增加。
大华文具/家电总汇。来源:百度全景
同时,东明路、江浦路、十八家支路、欧中路等断头路会陆续打通,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缓解黎明西路、江滨西路等主干道的压力。
但是,欧中路这条下穿欧洲城的道路,如今成了个停车场,哪怕还原为城市道路,边上还有多个停车场入口,今后如何管理,还有待考验有关部门的管理。
04
城市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内部也同时启动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我们记忆中的事物,都将不断消失。
黎明西路部分老式商务楼。来源:百度全景
在楼Sir看来,像白鹿影城,以及黎明西路沿线部分老商务楼,其实非常具有年代感,并不影响城市形象,只需重新修整,反而会增加年代记忆,不至于在城市印记中出现年代断层。事实上,很多省会城市,这样的建筑也大量保留。
当然话说回来,白鹿影城这样孤立存在的电影院,与城市综合体内部的电影院相比,确实缺乏竞争力。
黎明西路部分老式商务楼。来源:百度全景
温州灯具市场的仿古建筑也非常有特色,在温州很少见,其实比较适合改造成一座美食城,把温州地道的传统美食纳入其中。
毕竟,当前温州还缺乏这么一个地方,而这里也规划为商圈。然而根据规划,温州灯具市场也将拆迁后作为住宅用地。
温州灯具市场。来源:百度全景
本次规划西面以环城东路为界,并未提及沿线山脚下的米丽莎公寓、原九中等地块的规划,毕竟它们在古城范围内。
楼Sir认为,今后在具体拆迁、建设时,这些建筑是否能同步拆迁,打造成绿地,甚至有可能的话恢复古河道,是否更恰当?
从规划来看,大部分是住宅,不可避免。但在这片与历史街区相连的核心地段,其建筑能否更具特色,与历史街区更协调,更好地提升温州核心地区的特色与品质,这还需在今后土地出让时,制定更为具体、细化的要求。
本稿为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有侵权,一律追究! 更多原创深度爆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扩展链接跳转原文哦! ↓ ↓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