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月11日(星期三)09时45分
地点:梨园大酒店四楼
内容:《湖北农民作家丛书》创作出版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昌宏
新闻发布词
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黄运全
2011年1月11日
刚才大家都看了一部专题片,这里我按照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介绍农民作家丛书创作出版的有关情况。尊敬的熊局长,尊敬的连胜部长,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让省作家协会向大家介绍《湖北农民作家丛书》创作出版的有关情况。我们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感谢省新闻办和记者朋友们。《湖北农民作家丛书》共有10部长篇小说,其作者与作品分别是:襄阳农民作家周春兰和她的《折不断的炊烟》;天门农民作家熊衍琨和他的《古河潮》;潜江农民作家余书林和他的《荒湖》;郧县农民作家朱雪和她的《梅花塘》;随州农民作家李旭斌和他的《布袋沟》;阳新农民作家王能明和他的《郝家祠》;宜城农民作家熊章友和他的《断碑》;房县农民作家张开宇和他的《马庄的风云人物》;应城农民作家李俊勇和他的《南来北往》;江陵农民作家肖吉芳和他的《风雨缪家庄》。10位农民作家中,8位男作家,2位女作家;年龄最长者已届七旬,最小者属"80后"。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又是梦想成真的作家。他们和耕耘土地一般笔耕不辍,又像陶冶子女那样打磨自己的作品。他们新作的字里行间,展露出恰似他们自身质朴而又富有内涵的本色。他们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
《湖北农民作家丛书》与读者见面,是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在有关方面热心支持下,省作协扶持农民作家创作取得的可喜成果。经过为期三年的努力,一次性集中推出10位农民作家,一次性出版10卷本农民作家作品,在我省还是第一次,也堪称全国第一和唯一。应该说这是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湖北文学发展繁荣的一个生动展示。回顾《湖北农民作家丛书》创作出版过程,可谓点点滴滴在心头。其中不少花絮,颇为耐人寻味。
一封发人深思的农民作家来信
几年前,襄阳农民作家周春兰给省作协主席方方写过一封信,她在信中倾诉了多年坚持写作的艰难,以及生活的困窘,特别是不被理解的苦闷。方方主席由此联想到省作协应该"为农民作家做点什么",并提议启动一项"湖北农民作家扶持计划"。 2009年元旦一过,省作协党组、主席团就专题研究确定了有关方案,并成立了5人工作专班。扶持工作由此一路向前推进。响应农民作家的呼声和诉求,正是这项活动缘起的初衷。
一期别开生面的农民作家培训班
对于农民作家来说,无论是出作品还是出人才,实实在在的培训是基础。多年久违的农民作家培训班,2009年4月在汉举办,由各市州作协推荐的32位农民作家参加学习,邀请"三农"问题专家、著名评论家、知名作家作了6场富有针对性、贴近性的专题讲座,还安排了文学编辑与农民作家座谈。并组织农民作家看光谷、江滩,观摩电影,向他们赠送《白鹿原》等经典图书资料。农民作家们深知机会难得,如饥似渴地听课、思考、交流,一个个收获颇丰。
一回筛选农民作家创作构思大纲的票决
在举办农民作家培训班的基础上,紧接着面向全省农民作家,公开征集到了41个长篇小说创作构思大纲。2009年8月,本着专业、公平的原则,由文学编辑、评论、教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征集来的创作构思大纲进行认真负责的评估、比较,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10个选题,正式确定为创作扶持项目。4:1的选取比例对农民作家来说是严酷的,然而入选的10位农民作家又是幸运的,他们三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心血终成正果。
一拨与农民作家面对面的辅导老师
10位农民作家,10位辅导老师,一对一、面对面,这是扶持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亮点。辅导老师中有大学文学院教授,有出版社、杂志社资深文学编辑,有省和武汉市作协懂行的工作人员。辅导结对是通过抽签确定的。辅导老师全程介入,从创作构思开始,一直到创作完成,针对辅导对象及时解决创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辅导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合力催生作品、打造佳作的过程。辅导者与创作者之间交流互动,不仅达成了创作上的种种共识,而且彼此结下了深厚情谊。中南民大教授杨彬"家访"辅导对象周春兰,并赠送一台电脑,被媒体誉为"美丽的相遇"。
一场乡土文学作品的朗读会
2010年4月,省作协召开农民作家年度创作总结座谈会。10位农民作家和10位辅导专家聚集一堂,面对面交流沟通,话题涉及创作的每个细节,从小说标题到立意、结构、人物、语言等等,气氛十分融洽。4月9日下午,"我们爱读书会"举办"春耕开始了--乡土文学作品朗读会"。农民作家登台朗诵自己小说文稿中的精彩片段,自豪感得以尽情挥洒和张扬。与朗诵会一样具有检验意味而方式不同的是,2011年4月至6月,专家小组对10部书稿进行了认真审读,并以实名方式对每部作品进行评分;2011年7月19日,集中进行书稿评审,拿出了定评意见;2011年国庆节前后,10部书稿改定,最终送到了出版社编辑的案头。
一趟湖北农民作家的"京城之旅
2011年新年伊始,《湖北农民作家丛书》欣然面世,其首发式定于全国书市期间在北京举行,10位农民作家以主角亮相。出发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亲切看望和欢送农民作家。尹汉宁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农民作家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北京首发式上,湖北农民作家及其丛书受到媒体和文学界的极大关注,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给予了高度称赞。作为首发式之余的活动安排,农民作家结伴喜游天安门、故宫、长城,第一次的印象无疑将留给他们永远的记忆。
一番呵护农民写作的接力行动
省委宣传部对农民作家创作扶持计划非常重视、非常关心。尹汉宁部长充分肯定这些农民作家处在精神高地,占据着精神高地;他们的作品对外传播了农村人文世界和农民精神世界,向广大文艺工作者传递了坚持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导向这一重要信息。他指示全省"两会"期间把农民作家丛书送到代表、委员手中。陈连生部长及时了解扶持工作的总体进展,经常帮助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省新闻出版局将农民作家丛书出版列入重点资助项目。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从编辑力量到出版经费,给予了大力支持。《湖北日报》先后就农民作家介绍、农民作家创作巡礼、农民作家散文作品、农民作家丛书评介,推出了4个专版。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摄制了《泥土芬芳入卷来》的电视专题片。中央在鄂新闻单位,湖北卫视、经视直播、都市频道、楚天卫星广播、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农村新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荆楚网、火凤网、湖北作家网、现在网等数十家媒体作了大量报道。而投向扶持计划的第一笔社会资金,来自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还有不少恐未提及的人和事。在此,我谨代表省作家协会,向关心、支持《湖北农民作家丛书》创作出版的所有单位、所有领导、所有朋友,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一次服务农民作家的创新实践
实施农民作家创作扶持计划,是创新作协服务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从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启示:一是农民作家确实需要扶持。方方主席说:"湖北有着广阔的乡村田园,湖北的乡村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那些散布在平原和山间的村庄里,有着相当多的文学爱好者。"农民作家是底层作家,他们从事的是底层写作,他们的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写作中赢得尊严。无论作为社会群体还是作家群体,他们是生活上的弱者又是精神追求上的强者。能够给他们一点创作扶持和帮助,怎么也不为过。二是扶持农民作家要有一定载体。这次对于农民作家创作,"扶持计划"四个字就是载体。从实际出发,遵循文学规律,尊重农民作家的首创精神,尽可能把扶持工作项目化、工程化,做到长计划、短安排,特别注重抓好培训、辅导、写作、推介等关键环节,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农民作家扶持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虽然开始这样做了,还应该不断探索,继续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作家的服务。尤其是要举一反三,努力创新活动方式、服务方式,建设服务型和谐作协。
龙年春节将至,衷心祝福朋友们、同志们新年愉快,身体安康,合家幸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黄主席给我们介绍这个情况,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议程,就是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同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同志向省两位的代表委员赠送《湖北农民作家丛书》。
我们请省人大熊主任,省政协的熊秘书长代表委员来接受证书。再次感谢10位农民作家,你们这一套丛书就是刚才陈部长讲的,是发给参加省人大、省政协会议的所有代表,每一个代表都是一套丛书,相信这次会给我们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带来惊喜、带来温暖、带来亲切,下面我们进行第三项议程,就是省委宣传部向10位农民作家颁发奖金,应该说省委宣传部尹汉宁同志非常关心农民作家,非常支持农民作家的创作,非常重视这一次湖北农民作家创作图书的出版,元月8号尹汉宁部长专门与10位作家进行了座谈,并且送10位作家到北京出席首发式,尹部长在座谈会上专门强调,全省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弘扬我们农民作家这种执着与创作的精神,然后要在社会上宣传他们的精神,宣传他们的作品,同时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下面我们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代表省委宣传部为10位农民作家颁发奖金,我们有请10位农民作家到前台。
请10位农民作家就坐,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个议程,就是请我们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1 2 下页 末页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柜 http://www.bida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