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吉姆·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以奖励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发现。

01
先了解一下天体物理徐,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s)既是天文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它是利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物理条件、化学组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天体物理学分为: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恒星天文学、行星物理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宇宙化学、天体演化学等分支学科。另外,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高能天体物理学也是它的分支。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s)既是天文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它是利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天体的形态、结构、物理条件、化学组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02
诺贝尔关注天体物理学,因为世界各国都在围绕天体物理学展开研究,都在抢占太空资源,抢占科技高地。
中国:2004年开始启动嫦娥工程,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不负众望,成功的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业内专家指出,这是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规划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测领域,将把十几吨的航天器送到地球轨道,2020年前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将实现“回”地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
美国:2019年3月11日,美国国防部公布2020财年国防预算。2020财年研发预算创历史新高,总额达1040亿美元,比2019财年高90亿美元,将增加航天及高超声速武器的经费。并提出增强太空能力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航天局10月6日,国际空间站的2名美国宇航员当天完成了约7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计划在3个月内进行10次复杂的太空行走,出舱频率创国际空间站2011年完成组装以来的纪录。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推进,美国内部也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声音,并且美国登陆火星计划也出现明显的提速现象。
印度:2019年3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罕见的全国直播中宣布,印度成功进行了反卫星武器测试,印度已跻身太空强国之列。今年9月份,印度“月球二号”登月失败!但其2022年计划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时间并没有变化;
其它:
人类登陆#火星计划#的最终时间越来越近,荷兰“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让志愿者登陆火星、建立人类聚居地的计划,2013年该机构将通过电视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愿者。荷兰非营利团体“火星一号”2014年1月2日宣布,已经从20万报名者中初选出1058人,允许他们参加第二阶段的移民火星训练。而这1058人经过多次淘汰后,将最终筛选出24名“地球壮士”,并于2024年分成6个批次前往火星。
03
天体物理学的重视,说明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尖端战场。随着“Z中”“M美”科技战争的爆发,要快速提升自己国家的科技实力,抢占科技主导者的形象,不单单需要在5G等具体应用领域强化宣传、强化落地,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上也要做好引导。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而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正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焦灼期后完成的。

04
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什么会颁给天体物理学家,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跟《流浪的地球》为什么火!道理其实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