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南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某班班主任汤老师向班上11名家长借了17.6万元,不久后,该名班主任辞职,联系不上,学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借钱是老师的个人行为,学校之前并不知情,而且这位汤老师已经被学校解聘了。——新闻89评论员朱成方
事件似乎并不复杂:一个40岁的资深班主任老师,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分别向班上的11位家长共借了17.6万元,然后就突然“失联”了。
其实,借钱不还的人多了去了,这汤老师总共也只欠了17.6万元,之所以会引起众人关注,那就是她的职业——老师。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老师这个职业还是有点分量的,特别是对那些家长来说,对老师的感觉更为复杂:这里头有尊重,还有点“怕”,怕什么呢?你看,如今最难的是能借到钱,但汤老师向家长开口借钱,那些家长“多多少少”都会借个一二万给她的,为什么呢,除了对汤老师在正规学校就职,有固定的收入有信心之外,最大原因还是担心,若是不借钱给老师,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在学校受委屈。
这只能说明,“师德”这个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尚位置,早已悄悄地在往下降。你看看,老师开口借3万,家长只掏出1万。那些家长并不是掏不出3万元,而是对老师借钱这事不认可,对汤老师来说, 借到手的是钱,丢失的却是家长和学生对“师德”的敬重。
那么,这事校方有没有责任呢,是不是就如同学校声明的:借钱是老师的个人行为,且由于借钱的行为,学校已与之解聘了,就没有任何瓜葛了呢?我看也不见得。因为,学校的负责人承认 ,汤老师平时教学一直很认真,属于比较优秀的老师。那么,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经济上遇到突然的困难,校方理应努力了解情况,能帮的话也要帮她一把,毕竟17.6万元,对一所学校来说,也不是一个大数目。然而遗憾的是,校方对汤老师的“难言之隐”似乎不感冒,只是简单的与之解聘而告终。假如校方通过垫付、补助甚至全校师生募捐的方式来解决汤老师的燃眉之急,是不是更加有人情味呢?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箱厂家 http://www.bidaec.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inche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dongl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huangzhuzhe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ongli.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ife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ifeng2.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