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知识你都应该了解

早期临床表现及排查措施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防护指南
WHO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南










科学防治 勿信谣言
这9个流传比较广的说法
统统都是谣言!
千万别信
↓↓↓








不信谣、不传谣
科学应对疫情
4
关于病毒的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认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儿童等年纪小的人不易感。

为了你我的健康
禁绝野味市场!
战斗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我们希望大家能给予他们
更多理解、最好的保护
向所有一线人员致敬!


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
每个人都不能成为移动感染源
图文:综合人民日报、健康中国
编辑:蒋周宏
责编:陈鑫漂
觉得好看,点朵小花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1、
2、
3、
4、
5、

精彩三门 一手掌握
你可以了解三门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新闻资讯、便民信息
投稿请联络:sanmen2015@163.com
我们为您准备了丰厚的稿酬
欢迎推荐优质文章
原标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些知识你都应该了解!勿信谣 勿传谣 科学防治是关键!》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