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了解到,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并非SARS、MERS病毒。目前初步调查显示,该病毒人际间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较SARS弱,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那么,我们个人应如何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根据中疾控和世界卫生组织各方专家的观点,公众预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勤洗手。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二是主动防护。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
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三是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四是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据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冠状病毒知多少
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不过,对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世卫组织近日在相关公告中称其为“2019-nCoV”,意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根据世卫组织2015年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世卫组织还说,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也没有可用疫苗。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据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箱厂家 http://www.bidaec.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ongshan1.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ebi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dingzhou.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bado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iguai.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zhangxian.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