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17年间3赴战“疫”前线 这位大夫认识一下

2020-02-03 18:33:36浏览: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  这几天,全国各地八方驰援武汉。  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180名队员驰援湖北武汉第七医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

  这几天,全国各地八方驰援武汉。

  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180名队员驰援湖北武汉第七医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他们分别在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等6个专业科室进行医疗援助。

  年近花甲 千里驰援

  △袁雅冬日常工作照

  来自河北的援鄂医疗队队长袁雅冬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呼吸科专家,在经历SARS、甲流期间,她带队救治危重病患,多次立功。

  今年57岁的她,再次挂帅,带领河北医疗队驰援武汉。

  袁雅冬女儿发在大年初二的这条朋友圈透露了母亲奔赴疫“前线”的匆忙与决绝。

  早上8点,袁雅冬准时出现在了武汉第七医院感染病区的医生更衣间,脱掉厚重的外套,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前胸后背上贴着两个“暖宝宝”来取暖。

  袁雅冬:太冷了,真的太冷了。我们的治疗区域,为了避免通过空调传染,所以空调全部都关了。另外一个也是为了通风,减少感染的机会,窗户总是开着,所以很冷。你穿上很厚的衣服,再穿上防护服,工作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只能里面穿得薄一点。

  疫情面前 总见她的身影

  2003年,SARS期间,她就曾指导河北全省SARS的治疗和会诊,组建河北医大二院SARS病房。

  2009年,H1N1“甲流”肆虐时期,她临危受命组建团队,挽救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2020年,大年初二,她又带领医疗队火速驰援武汉。

  听说袁雅冬医生要赶赴武汉战“疫”一线,不少认识她的朋友发来一条条饱含祝福和鼓励的短信↓

  △袁雅冬收到的短信

  袁雅冬:当我们接到这个通知以后,跟科里同事一说,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地报名。省内各家医院第一批抽调了150名医务人员来到这里。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呼吸科护士长 李岩:她57岁了,在我们队伍里大家都有一句话:她出来就妥了。因为从非典到SARS到甲流, 我们医院、我们省都是她亲自挂帅出征的。

  防护服上的名字

  穿上防护服后,同事之间也很难辨认清彼此的面貌,加上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医院,因此在防护服上写了各自的地区和名字,这也成了驰援期间医院里最大的特色。

  武汉第七医院是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定点接收医院。

  截至1月29日,这里的195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了被确诊的患者。

  住院楼共有四层,高负荷的工作让这里原本的医护力量压力倍增。河北援鄂医疗队到达后,主动承担起了3个楼层147名病患的治疗工作。

  因为病患人数多,重症监护室病床数量有限,很多重症病人不得不在临时改建的病房里接受治疗。袁雅冬每天都要挨个查完这些病房。

  确诊患者:我非常感谢,谢谢你们。

  袁雅冬:希望我们同舟共济,我们现在也是尽量让好了的病人就出院,好让另一些病人能收进来。

  确诊患者:谢谢。

  袁雅冬:应该的,应该的,也谢谢您对我们的理解。

  作为河北医疗队的队长,到达武汉后,袁雅冬每天坚持亲自查房、诊断病情,以及开具治疗方案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截至29日14点,已经有3位患者达到了出院条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 付学东:非常感谢他们,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无论从实际临床上面还是精神支持来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甘于奉献 性命相托

  又一次奔赴“前线”,袁雅冬的故事见诸于媒体,使更多人被她感动。

  甚至是一些平时不常联系的朋友,也忍不住发来信息,为她加油打气,嘱咐她注意安全。

  △袁雅冬收到的祝福短信

  袁雅冬: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既然选择了学医,我选择了做医生,我就选择了奉献。这个奉献不止是我们平时的奉献,还有大疫面前的奉献,这些都是奉献。如果作为医生来讲,生命相托,我们怎么能托住?健康所在,生命相托。我们不能光顾虑自己的安危,总要有些人去冲在前头,这就是生命相托,你得拖得住。

  看视频,了解袁雅冬医生作为一名抗疫“老兵”的果敢与奉献↓↓↓

  (总台央视记者 王宇 杨德才)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厂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uanzhou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injiang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zhongf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ongzi.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utai.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皮蓬奥尼尔相逢一抱泯恩仇 两人曾爆发网络骂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