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携程发布《2018国庆出境签证报告》:便利度史上最高

2019-10-11 11:48:06浏览:128评论:0 来源:配电柜厂家   
核心摘要:中新网9月11日电 近日,携程发布《2018国庆出境签证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各国欢迎中国游客,今年国庆签证便利度史上最高。签证

中新网9月11日电 近日,携程发布《2018国庆出境签证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各国欢迎中国游客,今年国庆签证便利度史上最高。签证市场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态势。国庆办签同比增长超五成,二线城市需求激增。由于“十一”前办理签证出现扎堆现象,建议有出境旅游需要的申请人,最好提前安排好签证申请时间,提交签证材料和预订旅游线路。

中国公民护照再升级,免签、落地签新增8个

截至9月,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落地签前往的国家或地区已增加到73个,创历史新高。包括13个可互免普通护照签证、13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47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

73个目的地可以“说走就走”,相比去年国庆的65个增加了8个。今年新增了卡塔尔、白俄罗斯、波黑、巴巴多斯、塞尔维亚、阿联酋等。

业内人士分析,免签落地签的增多,说明中国游客越来越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也说明出境游越来越可以“说走就走”。携程出境游预订数据显示,泰国、柬埔寨、印尼、马尔代夫、越南、埃及、阿联酋、毛里求斯等,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免签落地签目的地。

国庆旅游,哪些地方办签证最快?

如果现在决定国庆出境游,现在办签证来得及吗?哪些目的地还能够选择?哪些地方办签证最快?哪些国家办签证便利度更高?

日前,携程“全球签证服务中心”发布了《2018年国庆中国出境游签证便利度排行榜》。针对非免签、落地签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签证中心从材料便捷度、材料是否需要亲自送、是否开通电子签、领馆办理周期等客人最关注的角度进行测评,发布了便利度排名前25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马来西亚、土耳其、越南、柬埔寨排名领先。一些开放电子签证的国家,通过携程这类在线平台办签证最快只需要一分钟。

一般来说,通过网站和旅行社办理热门目的地的签证,从收齐制作材料、等待面试、领馆受理到出签配送,需要1到20多个工作日不等。游客可根据目的地签证办理周期办理好签证,确保国庆顺利出行。旅游者也可以选择加速办理服务。就最快证件办理时长而言,土耳其、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等只需要1个工作日,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只需要4到6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日本、新西兰、英国大概需要9个工作日左右。美国需要10个工作日,德国需要12个工作日。

担心拒签怎么办 可全额退费

国庆出境游先办签证还是先订行程,会不会拒签,预订的机票酒店、旅游产品会有损失?现在也有拒签退款的保障服务了。

近日郑女士一家13人准备国庆期间去美国游玩,由于材料和地区等原因,其中11人签证未通过,由于一行人在携程预订了符合拒签全退规则的机票,主动发起退款,共计退还签证费用13948元及16500元的机票退票费,订单费用无损失。

携程机票高级总监彭林介绍,此次携程“全球签证服务中心”联合机票部门,推出了签证&机票订单全额无损退还的机制。如在携程同时预订指定的机票和签证产品(旅游者需要注意选择大陆始发,且含“拒签全退”标签的机票),无不良出境记录,签证拒签即可享签证及机票订单全额无损退还。与此同时,单订签证还有“拒签退款”的保障。此次国庆在携程办签出行的游客都能享受到这些保障措施。

另外,携程“六重旅游保障”还全面实施“出境游拒签退款”,预订携程跟团游、自由行等打包产品并同时办理签证,按照要求提供材料,如果最终拒签无法出行导致退订费用损失,携程将通过“六重旅游保障”为游客们承担。与此同时,单订签证还有“拒签退款”的保障。国庆在携程办签出行的游客可享受到这些保障措施。办签证若被拒签,能得到签证订单全部退款,目前已覆盖众多热门国家。

国庆办签同比增长超五成,二线城市国庆办签需求激增

暑期出境游高峰结束后,国庆出行开始进入预订和办签证的高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国庆出行期间,全国在线提交的签证(通行证)订单同比增长了约五成。日本、美国、泰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的订单量排在前五位。

报告还指出,今年国庆二线城市的签证订单有了比较高的涨幅。其中南京、成都、苏州、杭州、天津的签证订单量位列二线城市的前五名。携程签证负责人黄卿表示:随着出境游越来越火热,相比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办签需求可能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截至9月初,同比去年,二线城市最高的涨幅达到了将近6成。

(责任编辑:配电柜厂家)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南京多行下调房贷利率 物价局:房价定价与地价无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