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磁产业发展论坛
磁学又称为铁磁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磁学是研究磁、磁场、磁材料、磁效应、磁现象及其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若是将磁学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对于磁性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则像是这棵大树上的众多分支之一。
本次第二届中国磁产业发展论坛有幸邀请到侯仰龙、车声雷这两位在磁性材料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以及沈宝龙这位在磁学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作为会议的特邀嘉宾,期待这几位嘉宾在论坛现场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启发。
1. 侯仰龙(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工程中心副主任。现任Scientific Reports(NPG)、Advanced Science(Wiley)、Science China Materials、Rare metals等期刊编委,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主要从事多功能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纳米生物医学与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研究。发展了单分散磁性纳米材料的通用制备方法,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纳米耦合磁体化学制备新策略、探索了磁性纳米颗粒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应用。正主持或参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等课题。迄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为Wiley等出版社撰写中英文章节9篇,在国际和各类双边会议上作大会或分会邀请报告30余次,发起/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分会10余次。
研究室目前共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磁性)纳米材料;2)生物医学材料;3)新能源材料。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磁性材料与异质复合多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生长机理、自组装及其在生物医学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2. 车声雷(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浙江省磁性材料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磁性材料与器件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磁性材料及器件》及《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编委,“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评审专家,多种省级项目和奖励的评审专家,中国材料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日本磁性学会会员,日本陶瓷协会会员,日本粘接磁体协会会员,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联谊会新材料分会常务副会长。
在研课题集中在高性能磁性材料,塑性复合功能材料,功能粉体材料等领域,兼顾学术研究和产业化、重视产学研合作,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在磁性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并有多项重要产品在日本和中国投入规模生产。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30多项,其中55项已获得专利授权。
3. 沈宝龙(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凝固分会常务理事,美国化学会会员(物理化学Division),国际电子电工学会(IEEE)会员(磁学分会),特聘二级教授。
研究方向为铁磁性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无序、不均匀)及相关性能(软磁、磁热、力学、化学)研究。
作为课题负责人,相继承担了日本学术振兴会基盘研究及文部省特定领域研究、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面上、重点)、中科院项目(重要方向性项目、科研装备研制计划项目)、JWKJW前沿科技创新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并牵头申报成功浙江省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磁性材料科技创新团队等平台及团队项目。在Nature Mater.,Advanced Mater., Appl. Phys. Lett.,Acta Mater.,J Mater. Chem. A, Phys. Rev. B, Corros. Sci.及a Mater.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ESI被引4300余次(两篇论文被引超过300次,5篇论文被引超过100次),H指数33,参编专著4部(英、日文各2部)。获日本科研成果奖2项(1项为第一完成人)。申请日本发明专利9项(7项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项(14项已获授权),相关科研成果成功实现技术转移。相继入选中科院、浙江省、江苏省、及国家级人才计划。
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本次论坛!
↑↑ 请扫描以上二维码报名 ↑↑
■ 本文来源|DT新材料
END
NingboThre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