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經濟周報:5G先鋒vs.拍照天王...三星華為供應鏈,誰會先賺一波?

2020-02-04 01:12:41浏览:6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圖/路透、美聯社facebook蘋果春季發表會剛落幕,本周市場目光轉向非蘋大戰。南韓三星電子首款支援第五代通訊技術(5G)的手機G
                

圖/路透、美聯社
圖/路透、美聯社



蘋果春季發表會剛落幕,本周市場目光轉向非蘋大戰。南韓三星電子首款支援第五代通訊技術(5G)的手機Galaxy S10 5G即將在南韓開賣,且日前傳出南韓預定4月底推動5G網路服務商業運轉,可望揭開5G行動通訊時代的序幕。



上周美股先跌後漲,公債殖利率自谷底回升,紓緩市場緊張情緒,市場焦點轉向美中貿易談判最新進展,樂觀估計4月有望達成協議,為第2季帶來些許好兆頭。以下是本周財經大事:




推薦








# 5G手機現身 真能搶先機?


(關鍵事件:三星5G手機4月5日在南韓開賣、發布上季初估財測)



三星與華為是全球前兩大手機品牌,IDC統計,華為去年第2季出貨量市占率超越蘋果,與智慧手機龍頭三星只有5個百分點的差距,以全年來看,華為全球出貨量逾2.06億台,年增三成,躍居全球第三大廠商。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3月宣告,今年要一連超越三星、蘋果,問鼎全球智慧型手機龍頭。



今年初以來,從摺疊機到旗艦機,三星、華為力求創新與突破,隔空較勁,趁蘋果上半年新機空檔,分別端出旗艦機種Galaxy S10與P30系列,非蘋陣營的硬體規格與功能已凌駕蘋果之上,無論最後由誰勝出,這場非蘋陣營的逆襲,絕對是今年手機產業的精采大戲。



華為P30系列旗艦機種上周在巴黎亮相,最大賣點為華為與Leica聯合設計聚焦拍照功能,號稱可拍攝銀河系。P30 Pro是首款搭載「潛望式」鏡頭手機,支援10倍光學變焦技術,主要優點是節省手機內部空間,高倍變焦拍得更遠,並且保持畫面清晰。



P30系列產品的策略是「重新定義攝影的手機」,不過,身為全球5G大廠,4月上市的P30系列卻不打算支援5G,這是什麼原因呢?



華為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黃家文解釋,這不是硬體設計的問題,而是市場戰略考量,5G 要到 2020 年才會發光發熱,下一代 Mate 系列手機(可能是Mate 30)應會考慮支援5G。



倒是三星在5G手機搶得頭香。三星首款支援5G的手機Galaxy S10 5G,4月5日於南韓開賣,成為全球首家銷售5G智慧手機的公司,屆時將在三星官網、門市及各大電信業者的門市銷售。美國訂於下月11日由威瑞森電信販售Galaxy S10 5G。



南韓預定4月推出5G商業服務,KT、SK電信和LG Uplus等電信商都將搭配三星5G手機,推出5G服務,使南韓成為全球第一個5G商轉的國家。這些發展都宣告全球即將進入5G通訊時代。



各國陸續釋出5G執照,美國、南韓、日本、大陸等超過21個國家、近40家電信營運商,今年底前推出5G商用服務,且發出超過70張的商用合約,華為、諾基亞及愛立信等設備商陸續取得合約。



隨著各國發展5G,台灣5G供應鏈成為台股關注焦點。法人指出,下半年會是基地台、後置骨幹網路的建設高峰,今年底至明年路由器等用戶端設備拉貨潮可望啟動。



三星、華為先後推出話題旗艦機種,肩負帶動整體出貨的重責大任,也可望為公司帶來豐厚利潤。今年智慧手機大戰,「5G牌」和「照相牌」哪個較能打動消費者?不但是智慧手機一哥與二哥的面子與裡子之爭,也牽動台廠供應鏈的業績消長。



延伸閱讀》



經濟解析/供應鏈搶先卡位 5G手機大爆發仍有三難關要過



蘋果、非蘋較勁 台供應鏈股水漲船高



三星S10熱銷 供應鏈進補



全球首上市5G手機!傳三星S10 5G版3萬8起跳



華為看5G 未來20年主流



華為拉貨 台系鏈Q2大進補




美聯社
美聯社


# 特斯拉能贏回信任嗎?


(關鍵事件:特斯拉4月公布第1季產量和交車量數據、庫存汽車漲價3%)



今年的特斯拉,可說是跌宕起伏。最近幾個月,特斯拉電動車價格如月亮般初一、十五不一樣,令車主和潛在客戶感到不快,網友調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把車價玩成了期貨」。



特斯拉先是1月宣布降價,接著2月公布從實體門市撤移至電商的策略方向,並推出3.5萬美元平價版的Model 3,不到兩周後出現「髮夾彎」,改口保留多家實體店面。



3月24日又將新款小型休旅電動車Model Y的售價調高1,000美元;為了讓旗下門市持續營業,馬斯克宣布,4月1日午夜起,庫存車將漲約3%,價格將「恢復正常」,售價令人眼花撩亂。



有人推文問馬斯克,究竟是特斯拉很獨特地一直在變動價格,還是只是因為特斯拉是唯一被太過注意的車廠?馬斯克親自推文回覆:「每家汽車公司都在經常調整價格,只是沒人理會罷了。」



話雖如此,市場最關心的還是第1季交貨實績。與其他幾家汽車製造商不同,特斯拉沒有發表每月銷售報告,而在每季結束後幾天公布當季生產和交車數量。


特斯拉股價走勢圖 取自/CNBC
特斯拉股價走勢圖 取自/CNBC


特斯拉4月公布第1季產量和交車量數據,分析師預測第1季總銷量(包括Model S和Model X)7.7萬,低於2月底平均預估的8.1萬輛。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史派克上周下調特斯拉Model 3第1季交車量預測和特斯拉股票目標價,並看空今、明兩年營收。他將Model 3本季交車量預估值從5.7萬輛下修至5.25萬輛,將特斯拉目標價從每股245美元調降至210美元。



史派克看淡特斯拉的四個原因包括:主要市場需求放緩、反覆不定的經營策略、稍早車輛遭中國海關扣押、歐洲交車爭議等問題。特斯拉與監管當局之間衝突、還有及潛在的法律訴訟,都可能拉低電動車需求,使得投資人卻步。



歐洲和大陸是特斯拉今年布局的重心,主要是馬斯克看好Model 3在這二個市場的成長性,但車輛在美國製造,能否如期將車輛運往海外銷售將是關鍵,否則無法認列營收。



對此,馬斯克1月就說,「這是很大的挑戰,不是需求面,而是公司如何夠快夠多地將車輛運至該市場。」海外市場被視為特斯拉重要成長動能,向海外銷售車輛的能力究竟如何,第1季交車數據將見分明。



延伸閱讀》



又漲價了!特斯拉新車款Model Y要漲1,000美元



又一分析師看空特斯拉 下調Q1交車預估及目標價



成敗全靠它!為什麼Model Y是特斯拉最重要車款?



專家:特斯拉營運已上軌道 有沒有馬斯克無傷





圖為青島一處貨櫃碼頭。 法新社
圖為青島一處貨櫃碼頭。 法新社


# 美中貿易談判會有好消息?


(關鍵事件:劉鶴4月3日率團訪美進行第九輪高階貿易談判、美國失業率和非農就業人口變動4月5日發布)



美國與中國第八輪貿易磋商上周五在北京落幕,中國代表團本周將前往華府磋商,美方知情官員透露,雙方代表正「逐字逐句」審視貿易協議的文本細節,再呈送給美國總統川普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判進度顯示,雙方有決心達成協議,避免貿易戰升高。



彭博資訊報導,美方知情官員指出,美國財長米努勤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上周五在北京開會,部分目的是要確保雙方協議的中、英文版本文字不會因翻譯而出現歧異,並且平衡雙方互訪的會議次數。



官員說,美方之前對協議的中文版本感到不滿,認為對中方承諾的表達不夠到位或有所刪減,尤其是智慧財產權及科技議題,且雙方對特定用字的了解非常不同,這次會議也聚焦於協議內容的遣詞用字。



官員表示,隨著美中接近達成協議,雙方官員在意互訪的次數要相同。上次高階談判是在今年2月於華府,這次則在北京,副總理劉鶴本周率團再赴華府,將使美、中高階談判代表互訪的次數相同。由於雙方連外交細節都相當重視,顯示雙方有決心達成協議。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上周表示,雙方立場相當「接近」,但「還未達成協議」,美國願意繼續談判數周、甚至好幾個月,以達成一項重大的協議,「時間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政策及落實」。



他說,美國可能取消對部分中國產品加徵的懲罰性關稅,但不會全部取消。美國要求中國的重點包括加強保護智財權、擴大開放美企進入中國市場,並針對貿易協定的執行機制達成協議。美國主張雙方應定期開會,評估中方是否信守承諾;若中國未履行協議,美國將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國不得報復。



在此同時,貿易商透露,中國國有企業購買約150萬噸在7至8月從美國墨西哥灣港口裝運的黃豆,企圖表達誠意。分析師認為,目前看來4月底可望達成協議,只是就算達成協議,中美貿易戰也難以真的終結。



延伸閱讀》



從殖利率倒掛看明年美總統大選 川普要皮皮剉了?



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 白宮:取得進展 本周續談






            

了解更多请登录 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hann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weishan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anhaigu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aochangbanshichu.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motuo.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华安安益保本混合:招募说明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