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简直难以想象,中国是怎么把电运到一般人都不敢想的地方的?※←

2020-02-04 03:13:10浏览:2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不管是多么偏远的地区、不管只有几户人家,不管用多大的代价,中国的电网,一定会把电送到用户家里!//在这里,就让小赫兹给“
                                

//

不管是多么偏远的地区、不管只有几户人家,不管用多大的代价,中国的电网,一定会把电送到用户家里!

//

在这里,就让小赫兹给“简直难以想象,中国是怎么把电运到一般人都不敢想的地方的。”这个高赞评论一个回复:

以南方电网为例,

看中国是怎么把电运到

2012年10月30日,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内的最后一个“无电村”——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大水村正式通电。听说要通电,村民们自发点起小桔灯,为进村施工的南网人照亮山路。

说起丽江,很多人的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古城、民谣、风花雪月……

但是别忘了,除了旅游景点,更多的是群山环抱、地形险峻。

说起丽江,很多人的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古城、民谣、风花雪月……

但是别忘了,除了旅游景点,更多的是群山环抱、地形险峻。

光是看卫星图,就能感受到施工的难度。▲

当时的施工人员说:因为地形艰险,传统方式根本无法将水泥杆运进深山,不得不大量架设索道。在临近大水村的马支乌村,为通电而架设索道的成本就已经超过20万元。

人是这么进村的,电杆怎么进村,可想而知。(牛国栋摄)▲

巴晓华,其时作为南方电网云南丽江供电局宣传专责,曾跟随一根电杆“前往”大水村。

“先是用农电车、‘炮车’(一种像炮架一样的运输工具)在狭窄的山间土路上搬运,然后用拖船和铁浮桶在金沙江上拖行,之后再用索道从空中往山上拽,最后再用绞磨拖到目的地。一根1000元的电杆,经过一个星期的‘海陆空’旅程,到了目的地,成本已经超过8000元了。”巴晓华说。

由于工程艰难,当时还有施工队不惜交付违约金,甩手走人,临走时丢下一句话:“这根本不是人干的活。”

但最终,南网人克服各种困难,还是沿着金沙江边峭壁立起400多基电杆,点亮大水村70户人家的电灯。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

1000元的东西,用8000元的成本送到家,还不包括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

成本这么高,事情做不做?

南网人的回答是:

是南网身为央企的责任。

南方电网,就是在这样克服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为南方区域2.54亿人、8741万户点亮灯火。现在,只要你是南网区域内有用电需求的合法用户,南方电网都确保你一定有电用。

云南怒江独龙江乡,深处我国西南边陲,是4000多名独龙族同胞的聚居地。为了这4000多名同胞的用电问题,南网人在崇山峻岭中奔忙、架线。

当时央视报道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独龙江乡成为全国无电人口通电工程中风险最高,难度最大,户均成本最高的地方

当时独龙江的交通条件很差,桥上的小点,就是南方电网的施工人员。(牛国栋摄)▲

肖切村,位于独龙江边300多米高悬崖上,海拔近4000米,其时共有25户人家。但有人,就要通电。

央视报道中南网施工人员在肖切村通电的场景,两吨的电杆就这样人拉肩扛,花了整整两天才抬到村里。▲

施工现场,为了立杆、拉线,供电工作人员秦波和他的同事悬在空中,脚下300米的悬崖深处,是波涛汹涌的独龙江,村民伸长了脖子在悬崖顶上看,施工队长陈勇不停地喊:“退远点,退远点,很危险!”

“几百年来,还没有人到过悬崖上。”当时,村里的一位老人看得啧啧称奇,“他们比猴子还厉害。”他正上学的小孙子叫道:“他们就像蜘蛛侠!”

南网人与山猴子比攀岩,跟蜘蛛学溜索放线, 被独龙族人亲切称为“比山猴子还厉害”。(陈波 摄)▲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电,给独龙江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曾经这里靠柴火做饭、松明点灯。如今,独龙江乡实现了户户通电。

供电员工到独龙族老乡家进行农村安全用电检查。(叶琳 摄)▲

“现在好了,洗衣机可以用,水可以烧,电视可以放,方便太多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拉旺朵村村民说,“太阳会落山,月亮也会消失,只有南方电网的电一直在夜晚带来光明。”

独龙江全乡用电量从2012年98万千瓦时,到2018年增加至402万千瓦时。

目前,因为不舍老宅、不愿迁居或者搬迁后再次搬回旧居等情况,个别居民可能依然居住在供电条件较恶劣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南网人坚持“一个都不能少”:

哪怕只有一户,哪怕只有一人,也要尽力保障供电。为此——

南网人并非不计成本地“蛮干”,

只有一个人?给你“私人订制”!

71岁的雷庆权,是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伶俐镇沱江村望塘坡五保户。从1956年起,他就独自居住在深山里,一间破旧的泥瓦房作伴。当地政府曾经多次动员他迁居,但他不愿。

卫星图上可以清晰看出雷庆权老人的居住环境。南方电网供电范围内多丘陵、高原等复杂地形,为供电带来不小的难度。▲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为解决老人的用电问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老人家离最近的村,也有六个山头,单独拉线不划算,怎么办?经过论证,他们决定在此建设南宁网区的第一个扶贫光伏供电项目,用独立的光伏发电系统为老人供电!

项目建成,当屋里的照明灯亮起时,雷庆权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扶贫光伏电,赞!(马华斌 摄)▲

84岁的田阿婆常年独居在贵州省印江县罗场乡靛厂村敖家湾组的山顶,因为割舍不了老房子,她不愿搬进移民安置房。1999年,为了解决老人的用电问题,当地供电所克服困难,在通往她家的羊肠小道上,架起10基杆、1.4公里的特别线路。2018年时,考虑雷雨季节影响到线路安全,供电所又免费为田阿婆定制了1千伏的光伏发电系统,确保阿婆家的电灯和电视不会因为恶劣天气而断电。

电灯再次亮起,老人哽咽地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体验太阳能发电的高科技。(田桂兰 饶昌勇)▲

南方电网人早已开始新的征程——

通上电了,还得通大电。

用上电了,更得用好电!

【为了天坑里6户村民用上优质电,供电员工用滑轮吊装电杆】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白垛乡白垛村山洞组四面绝壁,从坑沿到坑底的距离达600余米。一根电杆长达9米,重约0.5吨,无法用人工搬运。为了让山洞组的6户村民能在春节 前用上更优质稳定的电力,供电员工想出了大招:利用滑轮向天坑吊下24根电杆,成功安装!(蔡兴文 雷光杰)▲

4月22日,南方电网云南楚雄鹿城供电局苍岭供电所的供电人员,到苍岭镇果琅村对低保居民用户宣传每月减免15千瓦时的免费电量政策,发现66岁五保户范显贵老人独居,为了省钱,至今在家中不用电。供电人员立刻详细地向老人介绍居民用电报装和电价政策,收集资料,当日便为老人进行现场勘查和装表接电,并帮助安装好家用节能灯,看着家里变的亮堂堂的,再也不用摸黑做事了,可以用电煮饭吃了,老人的心里暖暖的。能为贫困户做点好事、实事,让独居老人用上幸福电,我们心里也踏实了!(向铃 杨若岚)▲

【为了4户人家,深山徒步一个多小时】

12月7日,南方电网广东茂名电白供电局霞洞供电所的马亚金带着年轻徒弟徒步一个多小时深入大山,守护山上仅剩四户人家的光明。图为两师徒在上山的途中稍作歇息。(王励志) ▲

【1个电表,让8户村民少走无数山路】

云南镇雄县五德镇大锅圈距离镇雄县城51公里,是国内有名的天坑,里面住着8户32口人,过着半隐居的世外桃源生活。虽然电通了,但由于村里没有动力电,无法使用大功率农业机械,居民还是要背着收获的苞谷来回走近两小时的山路去山外加工。

大锅圈的地形正如其名,像一口大锅。村民出门,要先爬到山上,然后再下山。▲

云南昭通镇雄五德供电所了解到情况后,就主动同8户村民商量,同意将三相电安装在村民申时义家,按照业扩报装规定为大锅圈村民尽快安装动力电表。

供电所安装小队,扛着电表、材料和施工设备,从山顶往下沿着陡峭的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了大锅圈谷底。

在装表接电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给村民进行了安全用电知识和微信缴电费宣传,让村民足不出户便可缴电费。

"真是难为你们呀,没想到我们这里只有几家人也能免费安装三相电了,总算是摆脱了背苞谷出去磨面的日子了……。”2018年4月20日下午,申时义的妻子看着家里墙上刚刚装上的动力电表,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王春华)▲

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建成投产中央投资农网项目9080个、“小康用电示范县”项目6105个、“中国特色小镇”项目436个,全面实现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全面满足了农村新时代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来源:南网50Hz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10张图带你感受日本遗孤的中国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