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龍建宇/罷工違法?從《團體協約法》檢視空服員工會8大訴求

2020-02-04 06:54:22浏览: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法律白話文 PLM26 Jun, 2019WhatsApp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在討論罷工訴求是否合法前,我們要先了解罷工訴求的合法性要用那些法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討論罷工訴求是否合法前,我們要先了解罷工訴求的合法性要用那些法律規定來判斷。



不能罷工的事項:《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




  

    
  


  



  
  
  
  
  




首先是《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規定:「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不得罷工。」



所謂「權利事項勞資爭議」的意思是,勞工的訴求是主張雇主的行為違反法律或勞動契約的規定。也就是說,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其實就是「主張雇主違法的爭議」,進而產生「對錯是非」的爭議。例如僱主違法解僱或拖欠薪資等等事宜。



因此,勞資爭議處理法在立法取捨上認為,這種爭議應該要透過司法途徑加以釐清,不能透過罷工逼迫雇主接受勞工的主張,故而禁止勞工以罷工方式處理權利事項勞資爭議。



可以罷工的事項:《團體協約法》第12條



與權利事項勞資爭議相對的,就是「調整事項」勞資爭議。以法律術語來說,涉及勞動條件的維持或變更,就是調整事項。



舉例而言,勞工可能希望加薪或加發年終獎金,因為勞工的薪水該給多少,只要不低於基本工資,基本上無法透過法律判斷是非對錯,因此屬於調整事項。



此外,勞工也可能希望雇主改善工作環境設施,或提供法律並未強制要求設立的申訴機制等,只要這些訴求屬於「希望雇主做的比法律要求的更好」,例如雖然工廠本來的散熱設備已經能夠確保不會發生職災,只是不夠舒適,勞工希望更舒適,要求雇主強化散熱通風設備,這樣的要求就屬於調整事項,而能夠列入罷工訴求。



看起來,罷工訴求似乎蠻寬泛的,讓人覺得摸不著邊際,因此有學者認為,罷工的目標應該是要與雇主簽署「團體協約」,因此在概念上可以利用《團體協約法》第12條1來協助我們理解罷工訴求的範圍。



所謂「團體協約」是指,雇主或有法人資格之雇主團體,與依《工會法》成立之工會,以約定勞動關係及相關事項為目的所簽訂之書面契約。



團體協約與一般契約的差別在於,團體協約中約定的勞動條件,會直接對雇主及勞工產生效力。



例如某間餐廳本來只給工讀生時薪150元,工會透過團體協約約定時薪應該要調升為每小時200元,未來這間餐廳的工讀生即使不跟雇主重新簽約,也可以直接依據團體協約規定,要求雇主發放時薪200元的工資。透過團體協約,可以解決個別勞工難以獨自跟雇主議約的困境。



罷工的目的不是摧毀雇主,因為雇主倒閉對勞工也沒好處。勞動法學者大多認為,罷工必須以與雇主達成協議為目的,且終極目標就是簽署團體協約。《團體協約法》第12條規定協約可以約定的事項,只要屬於《團體協約法》第12條明列的事項,就一定可以是罷工訴求。至於不在該法第12條裡面的,則要個案判斷是否屬於合法的調整事項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必須曾於勞資爭議調解中提出



由於《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規定:「勞資爭議,非經調解不成立,不得為爭議行為。」而罷工屬於爭議行為的一種,因此比較常見的見解認為,調整事項必須在調解中曾經提出並且有機會討論,這樣程序上才有正當性。



因為罷工會造成社會重大成本負擔,雙方必須坐下來好好的談,談過後真的敲不攏,勞工才可以走上罷工的路。也因為罷工需要花很多時間調解,因此不少學者認為,當工會與雇主展開調解,甚至當調解正式宣告破裂,等於就預告了工會即將展開罷工行動,僱主對外有說明義務。是以,我國沒有再另外制定罷工預告期的必要。



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看這次長榮罷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所提出的訴求是否合法,也就是「是否屬於調整事項」?



但如同我們剛才所說,因為調整事項合不合理,基本上沒有一定的法律標準,如果勞資雙方都能接受,就是最合理的結果,所以我們只會討論「合法性」,「合理性」就留給大家自己思考。



空服員工會8大訴求違法嗎?



訴求1:日支費應調高為每小時新台幣150元,非會員不得比照適用



所謂「日支費」,可以說是員工出差到國外的膳宿雜費,也就是出差費的概念,因此這個訴求上屬於出差費的數額調整,屬於調整事項,並無違法疑慮。



至於引起比較多爭議的,則是「非會員不得比照適用」,這部分屬於《團體協約法》第13條所明文允許的禁搭便車條款。抗爭難免有「衝組」,如果大家都只想後人乘涼卻沒有人要出來種樹,永遠就不會有那棵樹了!為了確保工會團結,避免大家都想搭便車而不願加入工會行動,因此工會希望提升的日支費只有工會會可以享有,符合《團體協約法》第13條的規定,此訴求並不違法。



目前公司針對此訴求,提出願意以「飛安服勤獎金」每趟次200元取代工會訴求,但不願意同意禁止搭便車條款。公司的說法是一架飛機上大家拿的錢不一樣,會影響工作氛圍,進而影響飛航安全;但公司隱而不宣的,或許是不願意看到大家加入工會的結果。



訴求2:東京、北京、金邊、胡志明、哈爾濱、瀋陽、呼和浩特等9條航線改為過夜班



工會認為這些航線目前都屬於當天來回班,會造成工時過長的情況,因此希望能改為在當地過夜,讓空服員獲得休息後,隔日再服勤返台。此種對於工時、休時變動的訴求,屬於調整事項,沒有違法之處。



至於長榮公司目前對此提出的對案是, 將台北-北京的航線,一年中4個月安排過夜航班。桃園-東京的BR198航線,一年中安排5個月過夜航班。於5月29日協商後,BR198航線增加為6個月過夜班,其他疲勞航班可用「包月專飛」方案解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訴求3:開放本會參與會員的人評會等懲處機制,並有發言及表決權



目前長榮公司內部的員工懲處機制不讓工會參與,所以員工面對懲處程序上處劣勢,因此工會希望能進入「人事評議委員會」(簡稱「人評會」)等懲處機制,平衡勞資關係,也能讓公司以更全面的觀點理解違紀事件。這樣的訴求屬於《團體協約法》第12條第6款所稱的「獎懲事項」,屬於合法調整事項。



對此,目前長榮公司提出的對案是:讓遭受懲處的員工可以邀請1位陪同代表擔任觀察員,可提供當事人建議,隨時與當事人討論,由當事人在會議中發言。



訴求4: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例如工會參與推派獨立董事或增設勞工董事



工會提出此項訴求的原因在於,長榮公司屬於日式管理文化,上下階級關係嚴明,造成威權文化,進而傷害許多勞工權益,但勞工敢怒不敢言,因此希望能直接參與公司治理,由上而下讓公司文化變得更民主,進而更保護勞工權益。此訴求屬《團體協約法》第12條第5款的「參與企業經營與勞資合作組織之設置及利用」,屬於合法的調整事項。



長榮公司則認為,長榮航空屬於公開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公司機關設置必須遵守《公司法》及《證券交易法》的規定,因此無法答應勞工董事訴求,也認為這項訴求有違法疑慮而提起訴訟;並表示願意每月固定開勞資會議,每季工會也與董事長會面,每半年檢討空服員現行班表。



訴求5:國定假日出勤應給付2倍工資



按照勞基法第39條規定,僱主如果要求勞工於國定假日出勤,必須給付雙倍日薪,或透過挪移的方式事後補假,但因為空服員工作屬於排班性質,長榮都是將國定假日以挪移的方式處理。工會因此訴求,除了既有的挪移補休外,國定假日實際上有出勤的勞工,仍要給付雙倍日薪,也就是「補休」跟「雙倍薪」都要。此種訴求屬於「工資優於法令」的訴求,屬於合法的調整事項。



對此長榮公司認為,長榮空服員已有一年116天休假日,加上在外站完整日曆天(00:00 - 24:00),空服員休息日已達134天。且長榮的空服員屬於勞基法84-1條的責任制,因此無國定假日出勤應給付雙倍薪資的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訴求6:各航班派遣外籍組員不應超過2人



工會希望保障本國勞工權益,避免長榮航空利用雇用大量外籍勞工取代本國勞工的情況,因此希望約定各航班派遣外籍組員不應超過2人。



這樣的訴求雖然沒有明文訂在《團體協約法》第12條內,但該條第7款規定「其他當事人間合意之事項」,而一架飛機上的外籍組員到底應不應該多於2人,並不是可以用法律決定對錯的事情,因此應該屬於合法的調整事項。



對此,長榮航空認為,飛機上也會有其他國家的旅客,會依照各航線外籍乘客調整各航班本、外籍組員人數,因此不應該違反平等原則,而有本外籍勞工的差別差異。



訴求7:給予本會理監事、會員代表會務公假



這個訴求就跟前面的不太一樣,必須特別提到《工會法》的規定。



《工會法》第36條規定:「(第1項)工會之理事、監事於工作時間內有辦理會務之必要者,工會得與雇主約定,由雇主給予一定時數之公假。(第2項)企業工會與雇主間無前項之約定者,其理事長得以半日或全日,其他理事或監事得於每月50小時之範圍內,請公假辦理會務。」



然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不是企業工會,無法直接依《工會法》第36條第2項的規定請會務假,因此必須與長榮航空以特約的方式處理。《團體協約法》第12條也有規定:「(第4款)工會之組織、運作、活動及企業設施之利用」,因此這項訴求也應該是合法的罷工訴求。



對此,長榮航空表示,願給桃空職工的理監事(限制名額8位),每年每位皆可申請25天的會務假。



訴求8:變更空服員現有勞動條件與工作規則,應事先與本會協商



按照勞基法的規定以及目前的實務見解,雇主擁有片面更改工作規則的權利,且雇主給予新進員工的勞動條件未必需要與既有的老員工相同,這項訴求的目的,便是希望長榮航空未來如果變更勞動條件或工作規則,必須先跟工會協商,以聆聽勞工訴求。這項約定屬於優於法律的約定,也算是《團體協約法》第12條「其他當事人間合意之事項」的調整事項。



對此長榮表示,在不牽涉公司的管理權責之下,與空服員工作相關的議題,未來皆可透過與公司建立的溝通平台提出意見,進行交流。



以上我們快速看完工會的8大訴求以及公司提出的8大對案,我們也逐一檢視了每項訴求合法性的問題。至於是否合理,就讓勞資爭議當事人自己決定,這樣才能讓罷工早日落幕。畢竟最後不論罷工結果為何,都是要由勞資雙方一起承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龍建宇,交大科法所碩士生,律師高考及格。
  • 更多:FB|IG|Web



▲ 喜歡法律白話文的文章嗎?點圖加入法白募資計畫,你的贊助,讓我們在法律白話文的路上不寂寞!




  • 《團體協約法》第12條規定,團體協約得約定下列事項:
    1. 工資、工時、津貼、獎金、調動、資遣、退休、職業災害補償、撫卹等勞動條件。
    2. 企業內勞動組織之設立與利用、就業服務機構之利用、勞資爭議調解、仲裁機構之設立及利用。
    3. 團體協約之協商程序、協商資料之提供、團體協約之適用範圍、有效期間及和諧履行協約義務。
    4. 工會之組織、運作、活動及企業設施之利用。
    5. 參與企業經營與勞資合作組織之設置及利用。
    6. 申訴制度、促進勞資合作、升遷、獎懲、教育訓練、安全衛生、企業福利及其他關於勞資共同遵守之事項。
    7. 其他當事人間合意之事項。
    8. 學徒關係與技術生、養成工、見習生、建教合作班之學生及其他與技術生性質相類之人,其前項各款事項,亦得於團體協約中約定。

                    

            
            
            
            nclick="javascript:saveNews();">
            
            
        

        
                                

                
                                                罷工
                                                時事觀察
                                                法律白話文 PLM
                                                勞基法
                                                法律評論
                            

                    


                
        

                



    


                 
        

                

            
延伸閱讀

            

                                                

                    
                        長榮空服員罷工:資方屢控工會違法,何以荒謬?
                    
                    
                

                                                                                            

                    
                        空服員罷工,為何「禁搭便車」勞資雙方寸步不讓?
                    
                    
                

                                                                                            

                    
                        罷工怒火為何再起?未能從勞資爭議成長的長榮公司
                    
                    
                

                                                                                            

                    
                        限制重重的罷工權,華航罷工還需「預告期」?
                    
                    
                

                                                                                            

                    
                        不是你的,就不要拿——華航案與禁搭便車條款
                    
                    
                

                                                                                            

                    
                        華航機師罷工:工會欠人民一個預告嗎?
                    
                    
                

                                

        

        
                        

            
作者其他文章

            

                                

                    李柏翰/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構成「國際公衛緊急事件」?規定怎麼說?
                    
                

                                

                    楊雅安/假新聞狂潮襲來,《數位通訊傳播法》是解藥還是毒藥?
                    
                

                                

                    許珈熒/來不及三讀的《糾纏行為防制法》,可以終結恐怖情人嗎?
                    
                

                                

                    王鼎棫/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下):權利保障的突破
                    
                

                                

                    王鼎棫/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中):民主浪潮的反思
                    
                

                                

                    王鼎棫/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上):法治觀念的變革
                    
                

                                

                    林誠澤/國家機器動得非常厲害?國家使用GPS追蹤庶民合法嗎?
                    
                

                                

                    李柏翰/甘比亞訴緬甸案:世界人權日,看翁山蘇姬為「種族屠殺」辯護
                    
                

                                

                    江鎬佑/民主的陽光尚未普照——香港區選落幕後,台灣選舉的反思
                    
                

                                

                    王鼎棫/結論不服,理由不論?太陽花國賠案作為法律意識的試金石
                    
                

                                

                    陳玠宇/居住正義呼聲下,「囤房稅」可能面臨的現實問題
                    
                

                                

                    王鼎棫/是怎樣的孤立無援,讓整座城市變成製造「小丑」的化學池?
                    
                

                                

                    李柏翰/脫歐插曲:強森策動關閉英國國會,為何「於法不合」?
                    
                

                                

                    林楷軒/《難民法》草案怎麼「撐香港」?我國獨特的難民庇護體制
                    
                

                                

                    徐書磊/虛假訊息的張狂時代,法律與事實查核如何扮演守門員?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aobeidi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ianjiang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ianghu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uchi.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ahekou.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杨幂初中无人敢表白,当看了初三照片,网友:这长相换我也不敢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