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重磅!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怎么建?干货来了

2020-02-04 10:41:24浏览:6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  12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开始向社会公示。“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

  12月30日,《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开始向社会公示。“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 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建设总量”“老城不能再拆,坚持‘保’字当头”……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要怎样建?一起来看!


  1.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范围


  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两个行政区,总面积92.5平方公里。


  2.东、西城区作为一个功能区开展规划编制


  东城区和西城区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类似,为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功能优化提升,将两个城区作为一个功能区统一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一个功能区可以由多个行政区组成。


  3.三大战略定位


  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


  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4.规划有何特点?


  一是突出中央政务功能保障。


  二是突出民生改善。


  三是突出老城整体保护。


  四是突出空间魅力塑造。


  五是突出非首都功能疏解。


  六是突出街区保护更新。


  5.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


  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


  ——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


  ——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


  ——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


  ——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


  6.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建设总量


  调整优化用地结构:


  适度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比重。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比重由现状11.1%提高到12.2%。


  大幅提高公共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公共空间面积占比由现状34.4%提高到38.9%。


  严格控制建设总量:


  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着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严格控制建设总量,形成适宜的建设密度。


  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利用。


  7. 城市空间结构:两轴、一城、一环


  “两轴”指中轴线及长安街。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展示传统文化精髓,体现现代文明魅力。长安街以国家行政、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


  “一城”指北京老城。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建设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


  “一环”指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建设展示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公园环。


重磅!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怎么建?干货来了


  空间结构规划图


  8. 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营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


  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营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


  保障中央政务功能高效运行,形成优质完善的政务配套设施。


  9. 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


  划定古都风貌保护区、古都风貌协调区和现代风貌控制区三类分区。


  严格管控建筑高度,强化老城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加强街巷环境治理,形成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特色风貌街巷。


  推动公共空间精细化与艺术化塑造。


  10. “老城不能再拆”,坚持“保”字当头


  要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坚持“保”字当头,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实施老城整体保护,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11. 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五性: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


  这些指标很关键:


  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5%以上


  公交车站300米半径人口和岗位覆盖率达到100%


  地铁车站800米半径人口和岗位覆盖率到达到95%以上


  平均通勤时间减少至45分钟以内


  基础医疗卫生机构15分钟可达基本全覆盖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分钟可达基本全覆盖


  公共文化设施15分钟可达基本全覆盖


  全民健身设施15分钟可达基本全覆盖


  人均公共绿色空间面积增长25%以上


  12. 进一步划分183个街区


  依托东城区17个街道和西城区15个街道进一步划分183个街区,每个街区面积大约0.4-1平方公里,大约涉及2-4个社区。


重磅!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怎么建?干货来了


  街道街区划分示意图


  13. 鼓励教育、养老、医疗资源在全市均衡布局


  通过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内外联动、合作示范机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机构养老设施、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外布局,提升优质资源均衡化水平。


  14. 逐步推动申请式退租,改善居住条件


  加强平房区公房产权管理,逐步推动申请式退租,改善居住条件。


  15.逐步完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整治


  推进老旧小区申请制、订单制改造,逐步完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整治菜单。


  16. 划定步行区、无机动车区、步行和自行车优先区等区域


  依托蓝网绿道拓展健步悦骑(步行与骑行)空间,结合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功能区划定步行区、无机动车区、步行和自行车优先区等区域。


  17.保护老城整体格局


  将老城空间格局的核心构成,即两轴、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六海八水、九坛八庙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两轴:中轴线、长安街。


  ——四重城廓:勾勒清晰可辨的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


  ——通过对四横两纵城市干道的林荫化改造,强化老城棋盘式道路网格局。


  ——推动历史水系恢复与滨水空间建设,营造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水系格局。


  ——九坛八庙:九坛包括天坛(内含祈谷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内含太岁坛)、社稷坛、先蚕坛。八庙包括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已无存)、历代帝王庙、孔庙。


  18. 串联老城地标,形成集中展示老城文化


  以西单北大街一线、平安大街、东单北大街一线、两广路四条规划林荫道为核心骨架,串联老城内重要的公共空间、历史节点和城市地标,形成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间。


  19. 优化道路断面,弱化小客车交通功能


  优化道路断面,弱化小客车交通功能,强化生活功能,并以历史景观恢复、地面标识、数字影像等多种手段强化重要历史地标的场所感。


  20. 建设10条精品探访线路


  (1)中轴线文化探访路;


  (2)玉河—什刹海—护国寺—新街口文化探访路;


  (3)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地坛文化探访路;


  (4)东四—南新仓—日坛文化探访路;


  (5)月坛—白塔寺—西四文化探访路;


  (6)皇城文化探访路;


  (7)环天安门广场—前门大栅栏文化探访路;


  (8)新文化(行情300336,诊股)街—宣南文化探访路;


  (9)天坛—先农坛—天桥文化探访路;


  (10)白云观—三里河路—北京展览馆探访路。


重磅!首都功能核心区未来怎么建?干货来了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ingyu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dongmi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anglinweizhe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dachu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ongshu.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支付宝、微信支付突发声明:不支持虚拟货币交易!币安为何明知故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