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我们应该怎么办?
30日,中国科协发布“科学流言榜”,揭开谣言伪科学的面纱。
1.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的利器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电子烟可以替代传统卷烟,其产品“健康无公害”,具有“无二手烟”“杜绝焦油等致癌物”“帮助戒烟”等效果,值得推广。
2.喝“千滚水”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开水房电开水器里的水由于反复煮沸,会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喝这样的“千滚水”,会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3.孕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
流言简介: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孕期女性的抵抗力减弱,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增加,但有流言称孕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会伤及宝宝。
4.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能预防流感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如维生素C片、维生素C泡腾片)可预防流感。
5.“洗血”可美容养颜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洗血”作为一种医疗美容项目是驻颜逆龄的神奇之术。从身体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通过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使血液的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就是血液得到净化的明证。将“净化”过的血液输回体内,可美容养颜。
6.饥饿能够“饿死”肿瘤,延缓衰老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自己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吃素或少吃饭可以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
7.洗牙会造成牙缝变大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洗牙会让牙缝变大,牙齿会变成“梳子”一样。
真相解读:洗牙不会造成牙缝变大。洗牙之前过多的牙石以及牙龈发炎导致的肿胀会填塞牙缝,洗牙之后牙石被清理掉,炎症也逐渐消退,本来被填塞的牙缝就显得比洗牙之前大了一些,牙齿的轮廓也会显得更加清晰,看起来就像牙齿变长了一样,会给人造成一种牙缝变大的错觉。
8.科学家已确认发现外星人信号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科学家探测到了一种宇宙神秘信号,经过“专业”分析,发现这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热心网友疾呼“不要回答”!
真相解读:科学团队在发表的论文中并未给出任何与外星生命相关的推测。流言中的这一研究指的是由加拿大科学家领导的科学团队探测到了重复爆发的快速射电暴,它产生于15亿光年之外的遥远宇宙。
2019年1月9日,关于这一发现的两篇论文在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探测到重复的无线电爆发,第一次发生在2015年。一些流言认为这可能是外星生命的证据,将重复性的无线电波解读为外星文明发出来的信号,甚至猜测有没有外星文明可以几年时间飞跃几十亿光年。
但是原论文仅表示发现一个重复性爆发的快速射电暴,意味着这种现象很可能并不像之前想象得那样罕见。关于重复爆发的快速射电暴和外星人的可能联系的最初流言,是来自于个别天文学家的猜测,绝大部分天文学家们都认为快速射电暴是自然现象,和外星人没有什么关系。
而这个流言所谓的“几年时间飞跃几十亿光年”,则是把几个来自宇宙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几个毫不相干的快速射电暴误认为是旅行的外星人先后发出的信号,完全是张冠李戴。
9.食物清洗变色是添加了人工色素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如果食物在清洗时会变色,那就意味着被添加了人工色素。
真相解读: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食物变色、褪色的现象基本都是天然色素不稳定或溶解造成的。人工色素稳定性好,反而不容易褪色。常见的天然色素包括四吡咯色素(血红素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多酚类色素(如花青素)、甜菜色素等。
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多酚类色素和甜菜色素都属于水溶性色素,它们遇水溶解,就会发生“掉色”现象,如桑葚、草莓、蓝莓、樱桃、杨梅、紫甘蓝、紫薯等食物中所含的花青素,在水洗的时候造成细胞破损,花青素溶出而掉色是很正常的。红甜菜、红苋菜、红火龙果的红色是甜菜红素,它们在水洗、水煮时,色素也会溶到水中。
有些食物虽然含有花青素类物质,但细胞结构比较紧密,所以短时间冲洗并不掉色,但长时间浸泡的时候,外层细胞逐渐吸水,紫红色或蓝紫色的花青素也会慢慢溶出,如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黑大豆等食物均有这种现象。不同品种的外层细胞紧密程度影响其掉色程度。
还有很多天然食物有变色现象,这是因为天然色素往往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到酸、碱、热、氧化剂、氧化酶等都会发生变化。
人工色素在开发筛选的时候,就以着色力强、稳定性好为筛选标准,相比天然色素更加不容易褪色。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添加的人工色素,其安全性是可控的。
10.癌胚抗原(CEA)指标异常即患癌
流言简介:有流言称癌胚抗原(CEA)指标高于正常值即代表患上了癌症。
真相解读: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中,CEA值通常会升高。
但该指标除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会升高外,在吸烟、妊娠期人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如肠梗阻、胆道梗阻、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结肠息肉等)等患者中,血清CEA值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辅助价值。
生活中的谣言远不止这些
但我们想说今天起
请勇敢对谣言说不!
编辑:张亚男
来源:人民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