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国产跑鞋的正名之作:LI-NING 李宁 烈骏智能跑鞋深度使用测评&烈骏智能跑鞋新旧款对比测评

2020-02-05 12:02:00浏览:4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零:前言。各位小伙伴好久不见,有看过我之前测评的可能记得我不久前写的烈骏智能版的测评,而今天要为各位带来的是,烈骏智能版
                     

零:前言。

各位小伙伴好久不见,有看过我之前测评的可能记得我不久前写的烈骏智能版的测评,而今天要为各位带来的是,烈骏智能版的新款的测评。

本次测评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除了从客观角度全面分析新款烈骏的材料科技面料等,还会将两代烈骏进行对比(有何变化),并且给出一些购买建议,(诸如此鞋定位,适用人群,推荐入手价格,以及很多看过上篇测评的小伙伴们关心的,新老款的烈骏,究竟哪个更具有性价比,哪个更值得买)。

第二部分则是从主观角度(个人感受为主)分析新款烈骏 快走&日常;慢跑;以及智能三个方面的表现。(智能为什么放到最后,之后会说)当然这一部分也不会少了和旧款烈骏的使用对比。

第三部分则是总结,会重新概括跑鞋定位,适用人群等(拯救了一大波懒癌晚期的小伙伴~),并且会谈谈对这双鞋子的个人看法,不足之处,改进建议以及对烈骏系列的展望。嗯也就是说如果你对这双鞋子的测评等长篇大论的部分没有太大兴趣而又需要一双跑鞋,请直接参考正文第一部分的选购建议和最后一部分的总结。(请特别关注尺码)

接下来切入正题: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给我个这么亮的颜色,宝宝又没有经纪人,宝宝心里苦)

烈骏系列可以称得上是李宁专业跑鞋的当家系列,定位缓震支撑,运用诸如云,bounse,足弓稳定片,双密度支撑,等多种李宁看家科技,而且价格自二代之后一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可以说是国产跑鞋中比较有诚意的系列(某61的据说聘请亚瑟士设计团队做的。。。售价八百四的鞋子我不想多说)。接下来简单谈一下这一系列的发展。

烈骏系列初款有兴趣可以参考下光年大大的测评https://post.smzdm.com/p/144048/

本站大神@光年我就不多做介绍了,但这里还是说一下,烈骏一代售价549,嗯万恶的549,我一直想问问李宁公司的定价部门是不是要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下水和王八嘴对嘴。这点在之前的全系测评里面有说,很多鞋子的定价过于不合理,这里不再赘述。全系简评链接如下https://post.smzdm.com/p/455015/

烈骏系列第二代现已更名为高科技减震支撑运动鞋(售价依然是万恶的549),窃以为是避免和智能版撞车,现在在售的智能版,包括这一双智能版的新款,都是从二代的基础上改进过来的,加了芯片还降低了价格,所以二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对智能版(旧款)有兴趣的可以看下不久前我的测评

https://post.smzdm.com/p/453359/

至于这双鞋子到底是叫烈骏智能版(升级款),还是叫烈骏三代,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要聊的话题了。


一、正文:李宁烈骏智能跑鞋(新款)

1.外观

总体概述:(再次强调这是概述,详细剖析见后)

首先新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更加炫(亮)酷(瞎)的配色,而且可以明显看出鞋头反光板更换位置(以前在外侧)并且大小再度削减(设计师也不容易,为了省钱无所不用其极),且鞋头部位大量采用热切贴膜,鞋帮的厚度也比较大。

鞋头面料主要为织物和热切贴膜,而鞋身则采用了颜色亮瞎的多层级设计(这玩意真的就薄薄的一层+内部支撑条,透气性看起来杠杠的,至于为什么是看起来。。。之后会专门说到透气),整体颜色则是(被官方称作荧光嫩绿/星空蓝/宝蓝色的)蓝配绿(终于摆脱红配绿了吗)。后掌外侧绿色的部分就是李宁当家科技云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缓震和回弹,类似于boost)


可以看出鞋头采用热切贴膜的范围是比较大的(一直延续到侧边),这对于改善烈骏系列一向糟糕的透气性有不小的帮助。内外侧仍然没能摆脱掉一直延续的类似对称的设计,但可以看出这一代的鞋面设计除了颜色亮瞎之外,对前两代一直被诟病的透气性进行了改善尝试,并且采用多层级设计,想在透气性和包裹性以及支撑性之间做一个平衡。

银白色的支撑条+带花纹的eva的组合则是李宁的内侧双密度支撑科技,起稳定作用,用来纠正外翻,这个在鞋底部分会细说。

大面积织物+热切贴膜的鞋头设计,对透气性的改善和舒适度的提高有不小帮助(比前代的三明治网布+皮革支撑条要舒适太多)。


鞋头上翘属于正常水平,鞋头包裹了一圈反光皮革材料。

“云”字样表示这双鞋采用了云材料。(而且鞋底厚度感人。。。)


后跟处没有采用前两代的内置tpu支撑板,而是采用了镂空外置支撑的形式,从手感来说,硬度和前代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这里仍是借光年大大和猴王万寿无疆大大的电锯惊鞋的一张图

可以看到图三那块白色的超大块内置支撑板,超大号。。。(这张图是一代,但智能版仍是采用内置支撑板)

新款采用外置并且镂空,对重量的减轻有所帮助,(看上去)增加了通风面积而且增加了颜值,确实看着更有专业跑鞋的范了。


外观总结:不难看出本次新款将改进重点放在了广受诟病的透气性和重量两方面,通过对鞋面材料和布局的改进,提高透气性减轻重量,而鞋底,从外观来看,并无任何改动。

接下来进入各部分的具体分析



2.鞋面


鞋头大面积织物+热切贴膜,替代了原有的合成革+三明治网布的设计,目的在于改善透气性减轻重量。



鞋身采用了多层级设计,采用了类似于超轻十一代的网布(当然并不是,网眼比超轻十一大,并且手感和柔韧性也更好,毕竟不能开历史的倒车不是,超轻十一代的破网布广受诟病,配合内侧支撑条一起夹脚,穿着难受,看着透气其实透气性很糟糕,不结实,脆,硬。。。等等各种缺点,咳咳跑题了,但幸好这些并没有延续到烈骏上)

透过网布直接能看到里面绿色的鞋垫,网眼不小,橙色的为内侧支撑,橙色里面白色的为袜套结构(正是这一设计隔开了脚和内侧支撑条的直接接触,避免了支撑条夹脚的问题)嗯我是不会剧透说这个袜套结构似乎对透气性有影响

内侧鞋面同样是多层级设计,外侧为网布,内侧为红色支撑条。(关于多层级设计会在内部结构重点提及)

绿色的网布为套袜结构组成部分之一(并不是直接看到鞋垫),套袜结构和脚直接接触的是白色网布,内侧为避免支撑条夹脚又多了一层绿色的内衬,但厚度都很薄,手感很好。



后跟处的双三角支撑,在不太影响支撑的前提下,减轻了重量,(看上去)增加了通风面积,这一设计和超轻十二的支撑条+纱布的设计有些类似。(当然只是外观,超轻是真的透气。。。)


3.鞋带鞋舌和内部结构(重点)


运动鞋常见的带纹理的扁平鞋带设计。,这个颜色有点梦幻感,比旧款要好看很多


鞋舌比旧款要薄不少,但仍然较厚,包裹性自然不用说(这张是手机补拍的。。像素渣)

鞋舌上密密麻麻的透气孔险些勾起我的密集恐惧症,嗯,但这玩意呢。。。上一代就是个样子货,

因为内部鞋舌没有像超轻系列一样开孔

接下来是鞋面结构的重点,也就是李宁所谓的多层级设计以及袜套结构

左边就是刚才鞋身内侧看到的绿色网布(就是我强调不是直接看到鞋垫的部分),用来隔开脚和支撑条,白色部分就是袜套结构。比较薄,手感不错

我这是拉开拍的,正常情况下(鞋舌在的时候)鞋舌会配合袜套结构直接挡住所有支撑条,就是说支撑条是不会和脚直接接触的,解决了支撑条夹脚的问题。

白色袜套部分直接和鞋舌以及鞋身连接在一起,就是说,一般不会存在鞋舌跑偏等问题,而半袜套结构可以很好的提高包裹性和舒适度。(但影响透气,影响透气,影响透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窃以为袜套结构和内衬可以采用更大网眼的网布)

至于鞋面外侧的多层级设计则有效提高了支撑性,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因足部扭转造成的损伤。

4.中底和大底(重点部分)

白色部分为低密度eva中底,没什么多说的,绿色部分为能提供良好缓震和回弹的云材料(其实也只是一种特殊的eva)

顺便提一句鞋子外侧的英文“Furious Rider”烈骏,配上外侧多层级设计的亮瞎配色,的确很有点桀骜不驯的的感觉。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云材料的分布范围,即后掌外侧绿色部分,一直延续到中掌足弓支撑片的位置。




内侧普通白色仍然是eva中底,银白色部分为延伸整个鞋底的足弓支撑片的一部分。(其实就硬塑料)

A字型的银白色支撑条和带花纹的白色中底一起组成了双密度支撑,用以提供内侧支撑,防止外翻。(这里要强调带花纹部分的eva不仅是颜色花纹和其它部分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是硬度,整个花纹部分硬度非常大,用力都很难压下去,这也是相对于上一代的一个改进,上一代只有银白色支撑条下方的eva是高密度,支撑条上部和迷彩色中底是连在一起的,为同一种材料,只是单纯的染色而已。)

(支撑条以上部分和中底连在一起,这就导致了所谓的双密度支撑只有银白色支撑条以下部分是高密度,对于支撑的强度是有所折扣的。当然旧款染成黑色给人一种高**黑科技的感觉。。。)

银白色部分为从中足开始,延伸到后掌处的足弓支撑片,连接前后掌,提供稳定性用的。

中足的足弓支撑片与鞋内侧的足弓支撑条是一体的,结合上面两张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者连为一体,为鞋子提供了很好的稳定性和防扭转性。(比起一代的分体式稳定片设计不知道强了多少)

全掌橡胶覆盖,防滑和耐磨性自然不用说

后掌tuff os耐磨橡胶,硬度很大,压不动。

前掌最前部分仍为tuff os高硬度耐磨橡胶,判断依据除了按压手感就是延续前代设计,等下会说。

中掌是FOAMRB LITE轻质橡胶,名字不重要,就是重量比较轻,但是没后掌和最前掌的橡胶耐磨而已。

从手感可以明显感觉出后掌和最前端橡胶硬度大,中掌橡胶硬度低。跑鞋常见的橡胶设计,和上一代一样,不过旧款橡胶颜色区分度比较大,新款橡胶颜色比较贴近,但本质没变化。

接下来是重点部分中底和大底的重点部分。前掌bounse

图中深蓝色部分虽然这一代没有提及,但看过上篇测评的小伙伴一定记得,这部分重点提过,这就是前掌内置bounse所在的位置(是内置bounse所在的位置,不是说这一块都是bounse)一代的时候bounse厚度很大并且在整个前掌延伸,所以前掌回弹十足。

(此图引用自光年大神电锯惊鞋众测)

整个前掌都是bounse,蓝色部分,一直延续到中掌

(顺便说下bounse,其实就是一种高回弹的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回弹,一般都放在前掌。)

智能款旧版将bounse改为内置并且缩减厚度和大小,导致鞋子不再适合前掌跑,并且鞋子过渡不顺。因为后掌是低密度eva和较软较弹的云材料,前掌直接变为普通eva和薄的可怜的bounse,前后脚感差异很大,导致过渡不顺畅。

但这次上脚新款,最大的感觉就是前掌有了弹性,不再是旧款硬梆梆的感觉,前后掌过渡明显顺畅自然,没有那么大的脚感差异,感觉很好。个人猜测应该是bounse的厚度大小改变或者材料更新,要么就是鞋垫的改善(这点感觉不太可能)所以猜测新款改善了bounse 的材料或者重新启用大块bounse,当然不管是怎么样,不能否认的是,鞋子脚感变得更好,过渡更加顺畅。

(这块我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因为没有电锯来拆鞋(其实是没钱),所以不太清楚这一代的内置bounse有没有变化,但脚感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而我能想到的三种可能,bounse的改善,鞋垫的改进(似乎也有可能),前掌eva的硬度降低(这个最不可能)。所以推测是bounse或者bounse和鞋垫的共同作用。但无论如何更好的脚感和更顺畅的前后掌过渡是客观存在的。这一部分如果有问题还是欢迎懂得的小伙伴指出错误)

至于新款能不能适应前掌跑,会在后面的实际使用部分提到。

5.鞋垫和内部结构

绿色网布用来吸汗防滑

黄色发泡塑料用来缓震,鞋垫多开孔,但鞋底没开孔,对透气性帮助不大。


鞋垫前部厚度和重量较前一代有所缩减,但仍较厚,并且脚感变得更好,后部能提供一定的包裹性。




内部走线比较工整,芯片没有盒子,直接放在鞋底芯片槽了,不知道是因为测试产品的原因还是什么。

还有就是芯片槽终于没有上一代那么紧了,上次把芯片没垫绳子放了进去,后来再也取不出来了。。。没办法用刀撬出来。。。心疼鞋

6.透气性

这个不用多说,烈骏系列糟糕的透气性在这一款上有太过明显的改善,不管是鞋头由三明治网布+皮革支撑条变为织物+热切贴膜,还是鞋身采用多层级设计,单层超透气网布+支撑条+内衬的设计,都体现出了新款的改进方向,对透气性的改善。但实际体(吐)验(槽)在后面实测部分


7.重量

烈骏广受诟病的,除了透气性自然就是重量,旧款42码320g的重量,让不少小伙伴在买鞋之前纠结不已,毕竟连李宁自己的超轻系列,42码都可以做到185。。。320g的确有些夸张。

但新款针对鞋面的改进,使用了更轻更透气的热切贴膜,单层网布等,除了提高透气性,也是为了减轻重量。而且前面提到的把沿用数款的后跟内置支撑板改为外置并且镂空,增加了(看起来的)透气面积,减轻重量。

整个鞋面在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太影响包裹性和支撑性的前提下增加透气性和减轻重量,这也是新款和旧款最大的不同

在写文章的同时我咨询了官网客服。。。我不想多说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李宁不告诉我这个被他们列为商业机密的单只重量,然后牛逼的客服不理我了。。。所以并没能拿到重量的官方数据。在这里也和各位说声抱歉。。。所以想看重量的可以参考下其他人的测评,家里的体重秤完全没用。。。不过预估重量下三百了,算是有不小的进步。(考虑入手一个电子秤,有不错产品推荐的小伙伴可以@我,多谢啦~)

8.反光

这个对于夜跑族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经常公路夜跑还是推荐诸如反光腕带,带大面积反光条的速干衣等等,鞋子的反光只能是一个辅助。更多的作用大概是光线不太亮的时候突然晃一下闪瞎队友。。。

鞋头一块(比旧款缩水好多。。。)

logo自然不用说

嗯。。。然后就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后跟处的反光标(旧款还有)就这么没有了

我不知道鞋头那个反光板除了晃瞎队友还能干嘛,但对于夜跑鞋最重要的后跟处的反光标,没有了。

我不知道李宁这是要干嘛,这个改动可以说是莫名其妙的改动,前面的改动,包括对透气性和重量和改善,都直击上一代痛点,但这个反光标志的削减,恕我接受不了。尤其是。。。从一代的八块削减到二代的三块到二代新款的两块。。。

9.简单总结

新款烈骏在鞋底方面改善了前掌的弹性,应该是对前掌的bounse和鞋垫进行了改进,子脚感更佳,过渡更顺畅。鞋面则是用织物+热切贴膜;单层超透气网布+支撑条+内衬两种结构取代了旧款的三明治网布+合成革。透气性有了明显提升,重量明显减轻,支撑性和舒适度反而有所上升。  而且鞋垫较上一代薄和轻了,上一代鞋垫我有说过,虽然厚,但不软,脚感并不太好,这一代的鞋垫虽然薄了,但弹性和脚感更好了。

简单来说这一代的改进主要集中在鞋面,并对前掌弹性材料进行改善,云材料从脚感判断并没有更新换代(官方也没提,应该是没有)


10.选购建议及推荐入手价格及吐槽

(1)选购建议:

这个说了太多次,简单来说就是对缓震支撑有一定需要的, 大体重或者正常体重的,低足弓或者正常足弓的人士。其实前面都是废话,就是不适合高足弓人士,因为过于追求包裹性,加上鞋子款式偏小,高足弓会勒死的。。。(并且高足弓一般属于内翻,而这双鞋主要是纠正外翻,不能选购合适的鞋子不仅不能帮助你纠正错误姿势甚至会加重伤害)

本来这双鞋子的旧款是不适合前掌跑法的,但新款对前掌的改动使前掌获得了良好的弹性,加上重量也有所减轻,就是说,哪怕你是前掌跑法,这双鞋子一样是可以尝试的。至于后掌跑法。。后掌的云和那么厚的低密度eva自然不是吹的。等什么,买买买

当然鞋子的内侧双密度支撑+足弓稳定片的设计对纠正外翻有很大作用。 引用一段材料原文“外翻的脚足弓塌陷,缺乏稳定性,不适合单纯的缓震跑鞋,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稳定性的鞋子。”而这双鞋子能够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撑以及稳定性。

尺码:此鞋尺码偏小,建议有条件去实体店试穿或者根据脚型胖瘦买大2/3或3/4个码。

前面提到过这双鞋由于追求包裹性的原因,款式偏小,其实就是鞋子偏厚,因此需要买大。如果你是正常脚型甚至偏瘦,选大2/3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你怕买小或者是较胖脚型,4/3可能正合适

本人正常脚型,平常穿41,旧款买42又1/3有点大,众测申请41又2/3,大小还好,能稍微大一点最好(我是不是有点难伺候。。。)

(2)推荐入手价格:

官网现在398,前两天下单还送一个卖69的腰包,鞋子自带售价69的芯片(不过估计等到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腰包肯定是不送了,价格应该会恢复399)

也就是说,平常价格399,送一个69的芯片,等于裸鞋330.看过前面测评的小伙伴应该对这双鞋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说比得上次顶级有点夸张,但不输很多我想是没什么疑问的。

毕竟所说的国外次顶级不过是多段鞋面+后跟硬支撑板+前掌回弹,后掌缓震+中足足弓稳定片+全掌耐磨橡胶的设计。(个人之见,欢迎和我讨论并且指出错误之处)

新款烈骏完全做到了上述方面。多段鞋面自然不用说,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复杂的一款国产跑鞋的鞋面,运用织物+热切贴膜(这个很常见),单层超透气网布+支撑条+内衬+袜套结构(这个不多见)

而能把两者结合在一双跑鞋上,国内大概是极少见的

后跟外置镂空硬质支撑板你们看图就行

前掌bounse回弹不用多说,脚感很棒

后掌云材料缓震用过的都说好

足弓稳定片+内侧双密度支撑,并且两者直接连接在一起,这个稳定性和支撑性无需多言,还可以有效避免外翻问题。

全掌耐磨橡胶还用说?采用了两种不同硬度和重量的橡胶进行拼接,易磨损位置(后跟,前掌前端)采用硬质耐磨橡胶,不太磨损的地方采用轻质橡胶。

我完全有理由认为烈骏不输国外次顶级很多,而且去掉芯片330,还不用考虑邮费关税的价格,我觉得也是良心无比。以前说烈骏不输次顶级总有人喷我,这次如果还要喷,请拿出充足的理由。

(3)不足:

当然,这是众测文章,缺点自然不能少,我说过,所有的改动都是为了增加透气性和减轻重量服务,我都可以理解甚至很认同,但你去掉后掌的反光标是要干嘛?一块反光标能要多少钱?这点实在是理解不了,为了省钱,有些夸张。

还有,虽然前面说到李宁用了很多新思路改进透气性和减轻重量,重量的确轻了不少,但依旧属于大重量范畴,透气性的改善。。。。 o(︶︿︶)o 唉后面实测慢慢分析

第三吧。。各位应该有发现我全篇都没有怎么提及智能。。。

至于智能。。。下面的实际体验会提到,不说出门不带手机还(只)能计步(也许这还算个好消息?)。就这个十公里能少计两公里的芯片,加上一直在各种还算空旷的地方丢星并且没办法自动连接的小米运动,(哦不得不说如果你绕着操场之类的地方跑,小米运动绝对是少算里程的)再加上被众多大神吐槽过准确度的前掌率和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步频,咦冲着智能来的你们看到这还不死心?一定要让我残忍的贴出小米和nike的对比图才死心吗。。。 那你们继续往下看。。。

我也是头大。。。这是旧款烈骏对芯片的评价,至于新款。。。哦呵呵哒


二、实际体验

这一部分偏主观,可能因为身体素质,水平,穿过鞋子的多少等等原因有差异,因此选鞋请尽量结合自身情况,不要以这个为主要参考。

1.快走&日常


我也不知道我这货为啥显示晨跑。其实这部分应该是没必要上图的。。。上图只是为了证明不是在这空口无凭瞎扯淡,我这是一本正经的瞎扯淡。

十三公里,走的不算太快,但感觉新款在改进了前掌弹性之后,前后掌过渡非常的顺畅自然,走起来跟吃了炫迈一样完全停不下来。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

长时间长距离快走中有感觉到云材料的明显衰减,前掌回弹也没有太明显变化,脚感很好,路感不明显,走在人行道和盲道上的区别都不大,应该是鞋底太厚的缘故。但较强的包裹性和双密度支撑的存在(不会难受,但能明显感受到支撑),以及鞋子经过削减仍然较大的重量还是让我没办法像穿休闲鞋一样轻松愉快,尤其是。。。这个经过了改进但是透气性仍然不适合夏天穿着的鞋面,以及袜套结构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这是一双专业的运动鞋,而非日常穿着的休闲鞋。

简单来说,缓震材料衰减问题不明显,透气性和重量不适合做一双快走鞋。而对于日常穿着来说,过强的包裹性,双密度支撑,袜套结构等等专业跑鞋的设计,让这双鞋并不适合日常穿着,穿上无法像休闲鞋一样感觉到放松随意。


2.跑步

本次测评的重头戏


刻意后掌着地时候能感觉到云材料开挂一样的回弹,感觉整个人要飞起来(但我是前掌跑。。。)前后掌过渡顺畅自然,前掌的回弹虽然没有云材料一样明显,但也足够,前掌跑法也同样可以尝试这双鞋。

足弓支撑全程稳健,不会太过明显到硌脚,但能时刻感觉得到。

鞋头的织物+热贴膜富有弹性,十分舒适,但透气性仍然不太好。

鞋身的多层级设计的提供的支撑比较明显,但透气性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好。。。

总的来说缺点仍然是透气性不太好和重量偏大。(但对比前代已然有太多改善)

关于配速(对于我个人而言)配速在五分左右感觉最好,四分左右(最快圈)已经感觉到鞋子有点力不从心,回弹不是太迅速,而且并不算低的重量让我实在飞不起来。。。

简单来说,这双鞋子比较适合配速五分钟左右的慢长跑,完全不适合竞速跑。不存在明显缓震衰减问题,只要你体能跟得上,想跑多远都没问题。

3.智能

简评一下智能吧,其实前面也说了,只能测一个简直在搞笑的前掌率和步频,出门还要带手机(反正我跑步从来不带,这几次都是为了测评才带手机),简单来说有用的就是跑鞋里程统计(其实也不太准),能给更换跑鞋提供一定参考吧,前掌率建议是有了,不准的问题从去年就一直没变过,至于步频,(小米给出的建议是180步/分最好,也就是小步快跑,这应该属于常识。。。因为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裆)其他的配速里程什么的,其他软件都能测,而且比小米准的多。

说实话,智能就当个跑鞋的添头吧,还是那句话,冲着智能来的死心吧,就当买鞋送了个可以玩玩的芯片而已。仅此而已。


三、总结

这部分内容基本是前面的总结和概括

(1)定位和适用人群:

缓震支撑系跑鞋,前掌回弹,后掌缓震,中足足弓稳定片和内侧双密度支撑甚至后跟处外置支撑板和多层级设计都只在做两件事,缓震和支撑。

所以适用对象自然是对缓震支撑有一定需要的人群,后掌最好,前掌也行。但前提是你能接受大约300g的重量和不是特别好的透气性(已经有明显改善)另外此鞋不适合高足弓,并且尺码偏小,其他的就没太多需要注意的了(前面的选购建议都说过了)

(2)展望:

我觉得这双鞋算是对得起这个标题了,多层级鞋面,外置镂空支撑板,前掌缓震,后掌回弹,足弓稳定片,足弓支撑条,新款烈骏具备了一双跑鞋该具备的大多数性能,而且价格能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说实话,这大概是我穿过的最好的国产跑鞋之一。

但烈骏的重量虽然有所精简,但仍居高不下,就像大神光年建议过的那样,可以考虑出小体重的精简版,毕竟在不削减材料和科技的前提下,对鞋面等等的改进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鞋子的重量很难产生质变,当然不能否认的是鞋子本身就定位于顶级缓震支撑,所以大重量也是在情理之中。

另外透气性虽然这次进行了针对性的改善,但这次的内衬和袜套结构使得多层级部分的透气性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透气性依然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难题,想在不太影响包裹和支撑性的前提下使得鞋子透气性得到显著改善的确很难。有得必有失,就像超轻十二和十三为了透气和轻量直接取消了后跟处的支撑板,透气性是上来了重量也减轻了,但支撑性自然要打折扣。所以如何权衡透气性和包裹性、支撑性之间的关系,是个问题。

说完了不足,再来谈谈我的一点不切实际的建议。(我听说李宁会看众测文章,当然只是听说,但我真的想说几句)

为什么不考虑把后掌低密度eva直接用云材料取代? 后掌全掌使用云材料,前掌恢复一代的bounse设计,加上用于超轻系列的FoamEVA lite轻量eva,整个鞋子会获得难以想象的缓震回弹性能,如果能合理组合,未必不能超过次顶级,甚至看到追逐顶级的希望,这对于国产跑鞋来说将会是一次难以想象的改变,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就随便一说,各位随便一听。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乌托邦吧,希望有一天各位小伙伴都能穿着不输国外旗舰款的国产顶级跑鞋,这样各位买鞋也不用那么麻烦的海淘,支付不菲的运费的并且等待较长时间了不是?

当然这么沉重的话题还是少说比较好,毕竟我又不做鞋。。。

还是祝各位小伙伴能跑的开心,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咯~

那,感谢每一位能听完我唠叨的小伙伴,我们,下期见咯~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ejina.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funi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inxi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chenbaerhu.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jinzhou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inxing.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山东青岛:停课不停学,南京路小学用行动展现担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